&一、本书正文以中华书局校点本为底本,直接采用它的成果,故本书不再标出它校勘中使用的()、〔〕等括号及校勘记。偶有己见新意,则另行处理,或加注说明。
二、本书注释广泛地参考了古今中外名家的研究成果。主要的参考书是:颜师古《汉书注》、王念孙《读书杂志》、周寿昌《汉书注校补》、王先谦《汉书补注》、杨树达《汉书窥管》、陈直《汉书新证》、施之勉《汉书补注辨证》、吴恂《汉书注商》,以及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因参考的著作很多,故不一一列出。
三、本书注文力求简要、通俗。但遇有疑难问题,宁可审慎地征引诸说,而不作无根据的新解。
四、本书采用简化字排印。对于个别可能引起误会的专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仍采用繁体字。对于原文使用的古体字和异体字,一律改为现在的通用字。对于原文中使用较多的通假字,一般是在其后加括号(),写出现在的常用字,而不烦琐地加注说明。
五、本书根据结构与篇幅,精装本分四册出版,第一册是纪、表,第二册是志,第三、四册是传。
六、本书之末附录几种献资料,还列了几个有关时、地、人、事、字的表,以供读者参考。
二、本书注释广泛地参考了古今中外名家的研究成果。主要的参考书是:颜师古《汉书注》、王念孙《读书杂志》、周寿昌《汉书注校补》、王先谦《汉书补注》、杨树达《汉书窥管》、陈直《汉书新证》、施之勉《汉书补注辨证》、吴恂《汉书注商》,以及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因参考的著作很多,故不一一列出。
三、本书注文力求简要、通俗。但遇有疑难问题,宁可审慎地征引诸说,而不作无根据的新解。
四、本书采用简化字排印。对于个别可能引起误会的专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仍采用繁体字。对于原文使用的古体字和异体字,一律改为现在的通用字。对于原文中使用较多的通假字,一般是在其后加括号(),写出现在的常用字,而不烦琐地加注说明。
五、本书根据结构与篇幅,精装本分四册出版,第一册是纪、表,第二册是志,第三、四册是传。
六、本书之末附录几种献资料,还列了几个有关时、地、人、事、字的表,以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