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汉书新注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汉书新注 作者:施丁主编


  &【说明】本志与《史记·天官书》一脉相承。两者都是分经星、五纬(五星)、二曜(日、月)、异星、望气、候岁、总论等七个部分,只是《天文志》有所修补和调整,如调整五星次序及二曜位置。《天官书》的五星次序是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天文志》则将太白和辰星调到填星之前。《天官书》说“月行中道”,以月为主。《天文志》说“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以日为主,有了进步。《天官书》记异星在二曜之后;《天文志》记异星则提到五星之后、二曜之前。《天文志》的序言和总论部分,都强调了天人感应论,“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是全篇主旨,为当时的天文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这比《天官书》还显得严重些。本卷非班固手笔,而是其妹班昭和马续的续作。

  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1),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2),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3)。其伏见(现)蚤(早)晚(4),邪正存亡(5),虚实阔狭(6),及五星所行(7),合散犯守(8),陵历斗食(9),彗孛飞流(10),日月薄食(11),晕适背穴(12),抱珥虹霓(13),迅雷风袄(14),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影)之象形,乡(响)之应声。是以明君睹之而寤(悟),饬身正事(15),思其咎谢(16),则祸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

  (1)天文在图籍:谓天文学图书。(2)经星:即恒星。常宿:常见的列星。中外官:王先谦曰:《开元占经》引有石氏中官、石氏外官、甘氏中官、甘氏外官、巫咸中外宫,志中官外,以东、西、南、北四官为外官也。”(3)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王先谦曰:“州国,谓星所分十二州、诸侯国;官,如三公藩臣;宫,如紫宫、关道;物类。如枪棓、矛盾、龟鱼、鸡狗之属,皆是。”古人迷信,常把天象与人事联系起来,以为有密切相关。(4)伏现:隐没、出现。伏现早晚:指五里而言。(5)邪正存亡:孟康曰:“日月五星下道为邪。存,谓列宿不亏也,亡,谓恒星不现。”(6)虚实:泛指星宿情况。阔狭:指星际间距离的度数。(7)五星:岁星(木星)、荧惑(火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8)合:谓同舍。散:谓不相从。犯守:古人观测天象时的术语。甲星光芒触及乙星,曰犯。甲星停留在乙星所在的位置,曰守。(9)陵:突掩为陵。历:经过;运行。斗:谓两星相撞。食:星月相陵,亏蚀谓食。通“蚀”。(10)营(huì)李(bèi):即彗星。环绕太阳运行或行经太阳附近的云雾状天体。接近太阳时,彗星结构分为彗头和彗尾。彗头又分为彗核、彗发和彗云三部分。彗尾形如扫帚,故彗星又俗称为“扫帚星。”飞流:谓彗星,拖着光尾飞驰。(11)日月薄食:日月相掩食。(12)晕:日月周围的光圈。適:通“谪”。云气变化。昔:谓日月两旁外向之气。穴:多作“鐍(juě)”,谓日两旁之气形如玉鐍(孟康说)。或谓有气刺日为鐍(如淳说)。(13)抱:谓气在外如半环向日。珥:谓日月两旁内向之气。虹: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的七色光带。虹出现时,其外侧常同时出现霓(ní)。霓的色彩比虹淡些。(14)袄:地面的反常变异现象。通“妖”。(15)饬(chì):谨慎。(16)思其咎谢:谓认识过错与谢罪。

  中宫天极星(1),其一明者,泰(太)一之常居也(2),旁三星三公(3),或曰子属(4)。后句(勾)四星(5),未大星正妃(6),余三星后宫之嘱也。环之匡卫十二星(7),藩臣,皆曰紫宫(8)。

  (1)中宫:“宫”乃“官”之误。后文的“东宫”、“南宫”、“西宫”、“北宫”之“宫”亦为“官”之误。(王念孙说)古人把北极星所在的天区视为天之正中,故将北极星当作中官。天极星:即北极星,也叫北辰、天枢。《晋书·天文志》云:“北极五星,勾陈六星,皆在紫宫中。”今言北极星,即“小熊星。星”,中名“勾陈一”,距北天极最近的亮星。(2)太一:天帝的别号。太一常居中宫,是人间帝玉居宫廷的套用。(3)旁三星:指北极星旁的三颗星。三星三公:谓三星象征着人间的三公(周代之太师、太傅、太保,汉代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二公)。这三星是太子、庶子、后。绝不是紫微垣或太微垣的三公(陈遵妫说)。(4)子属:谓太子、庶子之属。(5)后勾四星:指勾陈四明星,今属小熊座。(6)末大星:指四星中之末大者。正妃:正妻。(7)环:周围。匡卫:辅助,守卫。十二星指西藩的右枢、少尉、上辅、少辅、少卫、上丞,东藩的左枢、上宰、少宰、上粥、少弼、少卫。西藩的上卫,东藩的上卫、少丞,因是五、六等小星,故不计在内。(8)紫宫:即“紫微垣”、“紫微宫”之简称。星官名,也是天区名。我国古代三垣中之中垣。位于北斗七星东北。按唐代王希明《步天歌》,主要由15颗星组成,分东西两区,以北极星为中枢,成屏藩之形状,犹如两弓合抱成垣。紫微宫为皇宫之意。

  前列直(值)斗口三星(1),随北湍锐(2),若见(现)若不见(现),曰阴德(3),或曰天一(4)。紫宫左三星曰天枪(5),右四星曰天棓(6)。后十七星绝汉抵营室(7),曰阁道(8)。

  (1)值:当也。斗口:谓北斗星之口。(2)随:通“隋”、“坠”。下垂。湍:通“端”。前端。锐:尖锐。(3)阴德:星官名。共二星。在北斗斗口附近,皆五、六等星。(4)天一:亦作“天乙”,属紫微垣。即天龙座之星。(5)左:当帝星过子午圈时,居北极之上,则天枪三星在帝星之左,天格五星在其右。天枪:星官名。又名“天锁”共三星。(6)四星:《史记》作“五星”。天棓:星官名。桔:通“棒”。(7)十七星:“十七”疑为“六”之误(齐召南说)。《天官书》为“六星”。绝:直渡曰绝。汉:天汉,即银河。抵:至也。营室:星官名。古时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室宿和壁宿。后来专指室宿。(8)阁道:星官名。共六颗星。属奎宿。通过银河而达紫微垣,犹飞阁之道。

  北斗七星(1),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2)。杓携龙角(3),衡殷南斗(4),魁枕参首(5)。用昏建者杓(6);杓,自华以西南(7)。夜半建者衡(8);衡,殷中州河、济之间(9)。平旦建者魁(10),魁,海岱以东北也(11)。向之气斗为帝车(12),运于中央(13),临制四海(14)。分阴阳(15),建四时(16),均五行(17),移节度(18),定诸纪(19),皆系于斗(20)。

  (1)北斗七星:亦称“杓星”、“犁星”、“斧头星”。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七星是大熊座最为显著的亮星。中名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前四星列成方形,叫“斗魁(亦称“璇玑”);后三星成斗柄形,叫“斗杓”(亦称“玉衡”)。七星距离北天极不远,容易辨认,常用作指示方向和识别其它星座的标志;斗魁中天枢(a)和天璇(b)两星为指极星。我国古代还根据斗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2)“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见《尚书·尧典》。旋(通“璇”)玑玉衡:历来有两说。一说是天文仪器;一说是天象“北斗七星”。天文仪器说者中也有不同观点。以齐七政:观北斗七星的方位,可以知四时,定节气,从北斗的转移,可以齐日月五星和定年月日时诸纪。(3)杓:即斗杓。携:连也。龙角:即角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七宿之第一宿。(4)衡:指北斗之中央。殷:正当。南斗;即斗宿。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第一宿。包括六颗星。今属人马座。(5)魁枕参首:谓魁枕于参宿之首。参: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七宿。包括七颗星,今属于猎户座。(6)用:以;于。昏:黄昏。建:北斗星的个柄所指曰建。我国古代以斗建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古人将地面分成十二个方位,按顺时计方向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正北为子,正东为卯,正南为午,正西为西等。夏正十一月(冬至所在之月)黄昏时斗柄指北方子,故历法十一月建子。杓:指北斗的第七星。(7)华:西岳华山。杓为北斗第七星,主杓,斗之尾。孟康口:“尾为阴,又其用昏,昏阴,位在西方,故主西南。”(8)夜半:指子时。衡:指北斗的第五星。(9)中州:古时指豫州(因其处于九州之中央)。河:黄河。济:济水。(10)平旦:指寅时。魁:北斗的第一星。(11)海:东海。岱:泰山之别名。孟康曰:“魁,斗之首;首,阳也,又其用在明,阴与明,德在东方,故主东北方。”(12)帝:谓天帝。(13)运:运转。中央:谓天之中央。(14)临制:居高临下地统制。四海:谓四方。(15)阴阳:谓昼夜。(16)四时:春、夏、秋、冬四季。(17)均:调节。五行:渭金、木、水、火、土。(18)移:改变。节度:二十四节气的度数。(19)诸纪:谓岁时、历数等等。(20)系:归属,依据。

  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宫(1):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禄,六曰司灾(2)。在魁中(3),贵人之牢(4)。魁下六星两两而比者(5),曰三能(6)。三能色齐(7),君臣和;不齐,为乖戾。柄辅星(8),明近,辅臣亲强(9);斥小,疏弱(10)。

  (1)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宫:谓文昌宫(星官名,属紫微垣)的六颗星列成筐形,戴于斗魁。(2)五曰司禄,六曰司灾:《天官书》作“……五曰司中,六曰司禄。《索隐》引《元命包》云:“上将建成武,次将正左右,贵相理文绪,司禄赏功进士,司命主灾咎,司中主佐理。”(3)魁:斗魁。“在魁中”之上疑有缺文“天理四星”。(4)贵人之牢:谓主贵人牢,为执法官。(5)比(bì):并列。动词。(6)三能(tái):星官名。即三台。上台起文昌,中台对轩辕,下台抵太微,三台各二星,相距不及半度(7)。色齐:指亮度正常。(8)柄:斗柄。辅星:星名。在北斗第六星(开阳)旁。六等星。(9)明近,辅臣亲强:言辅星明亮而接近于北斗,则辅臣亲近而强大。(10)斥小,疏弱:言辅星远于北斗而弱小,则辅臣疏远而弱小。斥:远也。

  构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1);一外为盾,天锋(2)。有句(勾)圜(园)十五星(3),属杓(4),曰贱人之牢。牢中星实则囚多(5),虚则开出(6)。

  (1)内:谓近。予:天矛星。又名招摇星。在斗杓摇光南约十度。(2)外:谓远。盾:天盾星,又名天锋星,即梗河星。在斗杓摇光南约二十度。(3)勾园十五星:勾,指七公星,包括七颗星;园,指贯索星,包括九颗星,其中一星常隐而不现,故古人以为十五星。(4)属:连也。(5)实:充满。(6)虚:空也。开出:释放。

  天一、枪、棓(棒)、矛、盾动摇,角大,兵起(1)。

  (1)角:芒角。兵:战争。王先谦曰:“此数星,或动摇,或有芒角及大,皆兵起之象。《占经》引《黄帝占》云:天一星,地道也,欲其小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天一星大而盛,水旱不调,五谷不成,天下大扰,人民流亡去其乡。”

  东宫苍龙(1),房、心(2)。心为明堂(3),大星天王(4),前后星子属(5)。不欲直(6);直,王失计(7)。房为天府(8),曰天驷。其阴(9),右骖(10)。旁有两星曰衿(11)。衿北一星曰■(辖)(12)。东北曲十二星曰旗(13)。旗中四星曰天市(14)。天市中星众者实(15),其中虚则耗(16)。房南众星曰骑官(17)。

  (1)东宫:当作“东官”。说见前。东官包含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在十二次为寿星、大火、析木。苍龙:我国天文学中“四象”之一。四象即我国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西、南、北四大组星象的四组动物。它将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个地平方位、四种颜色、四组动物形象相配,即东方苍龙,青色;北方玄武(亦称“龟蛇”),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鸟(亦称“朱雀”),红色。这是以古代春分前后黄昏时的天象为依据,这时朱鸟七宿正在南中夭,其东面为苍龙七宿,北面(北方地平线以下)为玄武七宿,西面是白虎七宿。(2)房、心:皆星宿名。东方七宿之第四、五宿。心,意谓苍龙的心脏。房宿包括四颗星,心宿包括三颗星,今皆属天蝎座。房、心二宿居东官正中,是七宿的总纲,是代表东方的主星。(3)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处。(4)天王:原称周王为天王,后来泛指帝王。廷:朝廷。(5)子属:谓太子、庶子。(6)直:指心宿三星排列为直线。心宿三星,中央大星,前星在其西南,后星在其东北,不是一条直线,稍有弯曲。(7)失计:失策。(8)天府:房宿四星在心宿西面,古人以心为明堂,而其旁为天府。(9)阴:北边。(10)右骖(cān):《史记志疑》以为当作“左、右骖”。左骖、右骖,都是星名。今星图,房北无右骖,但房北左右各有四星,称东咸、西咸,应即左骖、右骖。(11)衿:通“铃”。当作“钩铃”。星官名。属房宿,为房宿的辅官,共两星。(12)■:晋灼说“古‘辖,字”。陈遵妫作“牵”、此星后称键闭。(13)旗:天旗。星官名。即指天市垣东藩的宋、南海、燕、东海、吴越、齐南星和西藩的韩、楚、梁、蜀、周、河中六星。(14)旗中四星:似指天市垣的宗正一、斛二、帝座、候。(陈遵妫说)《天官书》于此下有“中六星曰市楼”六字,此处夺文。(15)实:谓岁实,丰收。(16)虚:谓岁虚、歉收。陈遵妫曰:“市楼六星,正在天汉中,微星密集,肉眼观之,似隐似现,故有虚实之称。”(17)骑官:星官名。共二十七颗星。在房、氏二宿之南。

  左角(1),理(2);右角,将。大角者(3),天王帝坐(座)廷(4)。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勾)之(5),曰摄提(6)。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7)。亢为宗庙(8),主疾(9)。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10)。氏为天根(11),主疫。尾为九子(12),曰君臣;斥绝,不和(13)。箕为敖(傲)客(14),后妃之府,曰口舌(15)。火犯守角(16),则有战。房、心(17),王者恶之。(18)。

  (1)角:角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七宿之第一宿。共两颗星,今属室女座。(2)理:法官。(3)大角:星名。即“牧夫座a星”。全天第四位亮星,北天第一亮星,天空最亮的红巨星。(4)天王:即帝。廷:朝廷。大角在紫宫帝垦之南,心大星天王之北,太微五帝座之东,天市帝座之西,故称天王帝廷。(5)鼎足:比喻三方鼎立。勾:弯曲。(6)摄提:星官名。属亢宿,共六星,左摄提三星(在大角东南),右摄提三星(在大角西南)。(7)摄提格:摄提星随着斗柄指向寅位乃一年之始。格、始也。(8)亢:亢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七宿之第二宿,共四星,今属室女座。宗庙:《天官书》作“疏庙”,是也。疏庙,外朝。(9)主:掌管。疾:疾疫。(10)南门:星官名。属角宿,共两星。(11)氐:氐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七宿之第三宿,共四垦,今属天秤座。氏宿四星在亢东房西,跨黄道南北,叫做天根。(12)尾:尾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七宿之第六宿。共九星,今属天蝎座。九子:指尾之九星。尾宿九星弯曲如尾状,在心宿的东南,是为后妃嫔妾之属。(13)斥绝,不利:谓星象相距远绝,则君臣不和。(14)箕:箕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七宿之第七宿,共四星,形状如箕,在尾宿之东。今属人马座。傲客:拨弄是非之人。(15)口舌:口角;争吵。(16)火:火星。又名荧惑。(17)“房,心”上省略了主谓语“火犯守”。(18)恶(wù):厌恶。

  南宫朱鸟(1),权、衡(2)。衡、太微,三光之廷(3)。筐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4);中,端门(5);左右,掖门(6)。掖门内六星,诸侯(7)。其内五星,五帝坐(座)(8)。后聚十五星,曰哀乌郎位(9);旁一大星,将位也(10)。月、五星顺入(11),轨道(12),司(伺)其出(13),所守(14),天子所诛也(15)。其逆入(10),若不轨道(17),以所犯名之(18);中坐(座)(19),成形(20),皆群下不从谋也(21)。金、火尤甚(22)。廷藩西有随星四(23),名曰少微(24),士大夫。权,轩辕,黄龙体(25)。前大星,女主象(26);旁小星,御者后宫属(27)。月、五星守犯者,如衡占(28)。

  (1)南宫:当作“南官”。代表南官的是朱鸟,包含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鸟嗉囊,翼为鸟羽,其次即鹑首、鹑火、鹑尾。鹑即朱鸟,和长蛇座几相一致。(2)权、衡:皆星官名。权,又称轩辕,共十七星。衡,又称太微,共十星。(3)衡、太微:衡是井列于权东的大星座,是天帝的南宫,乃三光(日、月、五星)入朝的宫廷。其中央有五帝座,其前后左右有大臣、大将、执法官、诸侯、藩臣等座。因权、衡众星居南官七宿之中央,故太微为指示南方的主星。(4)藩臣:藩臣十二星,是指太微西垣的两上相、西次相、西上将、西次将四星,东垣的东上相、东次相、东上将、东次将四星,及在其南的左执法、右执法四星。(5)端门:正门。(天之门名)(6)掖门:旁门。(天之门名)(7)诸侯:星官名。“六”疑作“五”。其五星在太微西北垣内。(8)玉帝座:星官名。五星居太微的中座。王先谦曰:“《晋志》:黄帝座在大微中,含枢纽之神也。四帝星夹皇帝座:东方苍帝,灵威仰之神;南方赤帝,赤熛怒之神;西方白帝,白招矩之神;北方黑帝,叶光纪之神。”(9)曰哀乌:“曰”字当在“哀乌”下(王念孙说)。哀乌:众星相聚之貌。郎位:星官名。(10)将位:星名。即位十五星在五诸侯的后面,都是五、六等小星,所渭将位大星也只是一颗五等星。(11)五星:指五大行星。顺入:谓从西入太微廷。(12)轨道:循常行之道。(13)伺:观察。出:谓从太微廷经过五帝座而东行。(14)所守:谓被月或五星所占位置的星辰之所象征的官员。(15)诛:责也。(16)其逆入:谓从东入太微廷。(17)若:或者,选择连词。不轨道:不循常行之道。(18)以:根据。所犯:指被月或五星侵犯了的星辰之所象征的官员。名:通“命”。给定罪名。(19)中座:犯帝座。“中座”之上省略了主谓语。(20)成形:谓祸福之形已现。(21)群下不从谋:《天官书》无“不”字,是也。群下从谋:谓群下相从而谋犯上作乱。(22)金、火尤甚:由于金星、火星最近地球,人们看到的顺逆留守现象更为显著,故曰“金、火尤甚”,这是古人实际观测的经验之谈。(23)廷藩:指作为太微廷藩臣之各星官。随:随下之意。四:《天官书》作“五”,误。(24)少(shào)微:星官名。在太微西,共四星。(25)黄龙体:谓状似黄龙。(26)女主:谓皇后。象:象征。轩辕十四为其主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27)御者:指后宫侍女。(28)占:预测吉凶。

  东井为水事(1)。火入之,一星居其左右,天子且以火为败(2)。东井西曲星曰戉(钺)(3);北,北河(4);南,南河(5);两河、天阙间为关梁(6)。舆鬼(7),鬼词事(8);中白者为质(9)。火守南北河,兵起,谷不登(10)。故德成衡(11),观成潢(12),伤成戉(钺)(13),祸成井(14),诛成质(15)。

  (1)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一宿,共八星,今属双子座。为水事:井宿八星,列为“井”字形,据井之意义,占为水事。(2)火入之等句:沈钦韩曰:“此三句,《史记》所无,盖本下文晋灼解福祸成井语而错入之。”火:火星。(3)钺(yuè):星名。在井宿之西,其北为北河三星。其南为南河三星。(4)北河:星官名。属井宿。共三星。(5)南河:星官名。属井宿。共三星。(6)两河:指北河星、南河星。天阙:星官名。共两星。关梁:两河、天阙间是日、月、五星的通道,故称关梁。(7)舆鬼:即鬼宿。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二宿。共四星,今属巨蟹座。在北河东南轩辕之西。(8)鬼:“为”字之误(王先谦说)。祠事:祭祀之事。(9)质:星名。在鬼宿四星之中。又称“积尸”或“积尸气”。即著名的蜂窠星团。(10)火守南北河等句:谓火星侵占南河、北河星的位置,则战争爆发,五谷歉收。(11)德成衡:谓帝王德政先从衡星上显示征兆。衡能平物。(12)观成潢:“潢”当是“权”之误。谓帝王游观从权星上显示征兆。权为秤锤。

  (13)伤成戉:谓帝上缺德先从钺星显示征兆。钺为武器与刑具。(14)祸成井:谓帝王有祸先从井宿显示征兆。井宿主水事。(15)诛成质:谓帝王行诛先从质星上显示征兆。质,通“锧”,为杀人所用的砧板。

  柳为鸟喙(1),主木草。七星(2),颈(3),为员宫(4),主急事(5)。张(6),嗉(7),为厨,主筋客(8)。翼为羽翩(9),主远客。

  (1)柳: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三宿。共八星,今属长蛇座。柳宿八星在黄道南,赤道北。喙:“啄”之误(王念孙说)。(2)七星:即星宿。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四宿。共七星,在柳宿东南,今属长蛇座。(3)颈:朱鸟颈。星宿七星形如北斗而微小,相当于朱鸟之颈。(4)员宫:《天官书》作“员官”。王先谦以为作“员官”为是,或以为作“员宫”为是。员官:喉咙。(5)主急事:物在喉咙难以久留,故占主急事。(6)张: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五宿,共六星,在星宿东,翼宿西,今属长蛇座。(7)嗉(sù):嗉翼。(8)觞(shāng):盛酒的杯。觞客:以酒食待客。(9)翼: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六宿,共二十二星,在张宿之东,太微之南,今分属巨爵座与长蛇座。羽翩(hé):鸟的翅膀。

  轸为车(1),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2),星星不欲明(3);明与四星等,若五星入轸中(4),兵大起。轸南众星曰天库(5),库有五车(6)。车星角(7),若益众,及不具(8),亡(无)处车马(9)。

  (1)轸(zhěn):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第七宿,共四星,在翼宿东,今属乌鸦座。轸象车,车行速则生风,故占主风。(2)长沙:星名。(3)星星:微明。(4)若:如果;假如。五星:谓水、火、木、金、土五星。(5)天库:星官名。共六星。《天官书》“天库”下有“楼”字。楼:天楼。星官名。共四星。(6)五车:星官名。指库楼内外的五柱。今分属御夫座和金牛座。(7)角:芒角。(8)不具:分散五处而不整齐,如车马散处,故称“不具”。(9)无处车马:谓占当无以安排车马。

  西宫咸池(1),曰天五潢(2)。五潢,五帝车舍(3)。火入,旱(4);金,兵(5);水,水(6)。中有三柱;(7)柱不具(8),兵起。

  (1)西宫:“宫”当作“官”。咸池:星官名。西官咸池含有奎、娄、胃、昂、毕、参、觜七宿。在十二次为降娄、实沈、大梁。或以白虎象西官,这是对东方苍龙、南方朱鸟而言,然由于白虎的主要部分为参,觜相当于虎首,参觜居西官边隅,不在正位,《志》是以正位代表五官座位,故西官用咸池而不用参觜。(2)此句疑有缺文。(3)五潢,五帝车舍:咸池为天五潢,五潢为五帝车舍,即今之五车,咸池三小星,天潢五小星,均在五车中,故以咸池为西方正位。上文以库楼内外的五柱为五车,故此以五车为五潢,以示区别。(4)火入,旱:谓火星入五潢,而致旱灾,(5)金,兵:谓金星入五潢,而致兵灾。(6)水,水:谓水星(又名辰星)入五潢,而致水灾。(7)中有三柱:五潢中有三柱九星。(8)柱不具:三柱九星分布于三处而不整齐,故曰“柱不具”。

  奎曰封稀(1),为沟渎。娄为聚众(2)。胃为天仓(3)。其南众星曰廥()积(4)。

  (1)奎:一称天豕,又名封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一宿,共十六星,今分属于仙女座和双鱼座。(2)娄: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二宿,共三星,今属于白羊座。(3)胃: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三宿。共三星,今属于白羊座。(4)积:星官名。胃南为刍藁众星,刍藁积为,故称积。

  昴曰旄头(1),胡星也(2),为白衣会(3)。毕曰罕车(4),为边兵,主弋猎(5)。其大星旁小星为附耳(6)。附耳摇动,有谗乱臣在侧(7)。昂、华间为天街(8)。其阴,阴国(9);阳,阳国(10)。

  (1)昴(mǎo):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四宿。有较亮的星七颗。它为一著名的星团,称为“昂星团”,俗称“七姊妹星团”。今属于金牛座。(2)胡星:象征胡人之星。胡,古时对我国北方和西方各族的通称。或谓胡星言星之奇异不常。(3)白衣会:说法下一。有说白衣谓丧服。有说形容望之如白气之状。(4)毕:毕宿。又名天浊、罕车。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五宿。共八星,今属于金牛座。毕宿八星位于五车西南,其状如叉,毕星象旗,插在车上,故称罕车。(5)弋(yì):以绳系箭而射。(6)大星:即毕宿五(金牛座a星),是红色一等星。附耳:星名。五等小星。(7)谗乱:以谗言扰乱是非。(8)天街:昴在黄道北,毕在黄道南,其间正是日月五星的要道,故称天街。(9)其阴,阴国:天街(星官名)二星,在北者为阴国,象征河山以北之国。(10)阳,阳国:天街二星中南边一星为阳国,象征河山以甫之国。王先谦引《正义》:“天街二星,在昂、毕间,主国界也。街甫为华夏之国,街北为夷狄之国。”

  参为白虎(1)。三星直者(2),是为衡石(3)。下有三星,锐(4),曰罚(5),为斩艾(刈)事(6)。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小三星隅置(7),曰觜觿(8),为虎首,主葆旅事(9),其南有四星,曰天厕(10)。天厕下一星,曰天矢。矢黄则吉;青,白、黑、凶(11)。其西有句(勾)曲九星,三处罗列:一曰天旗(12),二曰天苑(13),三曰九斿(14)。其东有大星白狼,狼角变色(15),多盗贼。下有四星曰弧(16),直(值)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17)。老人见(现),治安;不见(现),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南郊(18)。

  (1)参(shen):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七宿。共七星。相当于今猎户座。(2)三星:谓参之三小星。(3)衡石:古代对衡器的通称。衡,秤。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4)锐:上小下大谓锐(形也)。(5)罚:星名。或作“伐”。(6)刈(yì):割;杀。(7)隅置:谓排列于角落。(8)觜觿(zīxī):即觜宿。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之第六宿,共三星(位在参两房的上面),今属于猎户座。(9)藻旅:说法不一。有说采摘野生植物。有说保守军旅。(10)天厕:星官名。共四星。位在参宿的南方。(11)天矢:星名。矢,通“屎”。这是变星,所谓黄、青、白、黑之色变,足证古人观测之精细。(12)天旗:星官名。(13)天苑:星官名。属昂宿,共十六星。如环状。(14)九斿:星官名。亦作“九游”。共九星。在玉井西。(15)狼:天狼。星名。即大犬座a星。主星是全天最亮的恒星,其色青白,光强眩目,似有芒角,故称“狼角”,其由地平线初升时,常现出似虹的各色,故称“变色”。(16)弧:即弧矢。又名“天弓”。属井宿,共九星。在天狼星东南,八星为弓形,外一星象矢。(17)南极老人:星名。又名寿星。天空次亮的恒星。今属于船底座。(18)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秋分日在亢,寅时老人星正南中,故称“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北宫玄武(1),虚、危(2)。危为盖屋(3);虚为哭泣之事。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4)。军西为垒(5),或曰戊(钺)(6)。旁一大星,北落(7)。北落若微亡(8),军星动角益稀(9),及五星犯北落(10),入军,军起(11)。火、金、水尤甚(12)。火入(13),军忧;水,水患;木、上,军吉(14)。危东六星,两两而比,曰司寇(15)。

  (1)北宫:“宫”当作“官”。玄武:四象之一。由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组成。占人把它们联想为龟和蛇,色黑,故名。在夏历春分前后的黄昏观察天象时,玄武七宿正在北方(地平线以下),故亦称北方七宿。(2)虚: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第四宿。共二星,今分属宝瓶座和小马座。危: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第五宿,共二星,今分属宝瓶座和飞马座。由于虚、危居北官的中央,故为北方的正位。(3)危为盖屋:危宿三星在赤道南北,上一垦高,旁二星下垂,形似盖屋。(4)羽林天军:星官名。共四十五星,皆为五等以下小星。(5)垒:即后世所谓垒壁阵。王先谦曰:“《宋志》:垒壁阵,一作垒壁阵(一作垒壁),十二星,在羽林北羽林之垣,垒主天军。”今分属摩羯座、宝瓶座、双鱼座。(6)戊:即后世所谓铁钺,和羽林军相近。(7)北落:星名。是羽林军南的南天一等大星。(8)北落若微亡:北落星近地干线时受蒙气影响,好似隐而不现。(9)星动角益稀:谓众小星动摇芒角,星光不齐,显得稀小。(10)五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北落为月道所必经,故五星都犯之。(11)入军,军起:羽林军占黄道南一度到十六度,故五星都能犯之。(12)火、金、水尤甚:谓火星、金星、水星入,尤为严重。(13)火入:《天官书》无“入”字。张文虎曰:“上言入军,此‘入’字赘,当即‘金’字之误。”(14)木、土,军吉:谓木星、土星入北落,军则吉。(15)危东六星:当指司命、司禄、司危各二星。故“东”当改为“西”,“司寇”乃“司命”之误。

  营室为清庙(1),曰离宫、阁道(2)。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梁(3)。王梁策马(4),车骑满野(5)。旁有八星,绝汉(6),曰天横(7)。天横旁,江星(8)。江星动,以入涉水(9)。

  (1)营室:即室宿。北方七宿之第六宿。共二星,即飞马座a、b两星。清庙:帝王诸侯祭祖之祠庙。室宿二星与壁宿二星形成大方形,似清庙外形。(2)离宫:星官名。共六星,靠近室宿一。阁道:星官名,在营室之北。(3)王梁:星名。《天官书》作“王良”。王良,原是春秋时晋国一个善于驭马者之名。(4)策:鞭策。又是星名(在王良、阁道间)。(5)车骑满野:王良、策星附近小星密布,故占为“车骑满野”。(6)旁有八星,绝汉:天潢八星与江星一星,后世合称天津九星,其第四星在天汉分道处,故称“绝汉”。(7)天横:星名。《天官书》作“天潢”。(8)江星:星官名。又名天江。共四星。(9)以:衍字。《天官书》无。人:星官名。共四星。人星近江,又离天汉不远,故占为涉水。

  杵、臼四星(1),在危南(2)。匏瓜(3),有青黑星守之(4),鱼盐贵。

  (1)杵:星官名。共三星,在人星旁。臼:星官名。共四星,在杵星下。(2)危南:实在危北,而非危南。(3)匏瓜:星官名。共五星。在天津南、女宿北,河鼓东、虚宿西。(4)青黑星:指客星。

  南斗为庙(1),其北建星(2)。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3),其北河鼓(4)。河鼓大星(5),上将;左(6),左将;右(7),右将。婺女(8),其北织女(9)。织女,天女孙也(10)。

  (1)南斗:即斗宿。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首宿。共六星(在箕东),今属于人马座。庙:谓朝堂。(2)建星:星官名。共六星。在斗北,都在黄道附近。黄道贯穿斗建之间,据推算公元前1224年,冬至点在此位置。(3)牵牛:即牛宿。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第二宿,共六星(在斗东、女西),今属于摩羯座。牺牲:古代供祭祀用之牲。(4)河鼓:星官名。共三星,今属于天鹰座。在牵牛垦北面。(5)河鼓大星:即河鼓三星最大之星。(6)左:河鼓大星之南一星。(7)右:河鼓大星之北一星。(8)婺女:即女宿。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第三宿。共四星(在虚西、牛东),今属于宝瓶座。(9)织女,星官名。共三星,一大二小,今属于天琴座。它在牵牛西北,与河鼓隔着银河相对。(10)天女孙:“孙”疑作“名”。《索隐》徐广曰:“孙,一作名。”案:本志言二十八宿,缺了北方七宿的壁宿,疑北官部分有脱文。

  岁星曰东方春木(1),于人五常仁也(2),五事貌也(3)。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现)岁星(4)。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超舍而前为赢(5),退舍为缩(6)。赢,其国有兵不复(7);缩;其国有忧,其将死(8),国倾败。所去,失地;所之,得地。一曰,当居不居,国亡;所之,国昌;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安静中度,吉。出入不当其次,必有天袄见其舍也。

  (1)岁星:木星。太阳系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九大行星中亮度仅次于金星,通常比火星、天狼星还亮。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公转周期为11.86年,自转在太阳系中为最快者。有光环。有稠密的大气,大气中的云有色彩。东方春木:据五行说,古人将五行与四季、四方配合,故有东方春木,南方夏火,西方秋金,北方冬水,中央季夏土之说。(2)五常:仁、义、礼、智、信。(3)五事:貌、言、视、听、思。(4)仁方貌失……罚见岁星:王先谦曰:《占经》引《洪范五行传》曰:岁星去,于五常为仁,恩德孝慈;于五事为貌,威仪举动,仁亏貌失,逆春令,则岁星为灾。”(5)超舍而前为赢:谓运行超前(即出现早)为赢。赢:谓进。(6)退舍为缩:谓运行落后(即出现晚)为缩。缩:谓退。(7)不复:谓败散不还。(8)将:将领;将帅。

  岁星赢而东南(1),《石氏》“见彗星”(2),《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彗,本类星,未类彗,长二丈”(3)。赢东北,《石氏》“见觉星”(4),《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棓,本类星,未锐,长四尺”。缩西南(5),《石氏》“见欃云,如牛”(6),《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枪,左右锐,长数丈”。缩西北,《石氏》“见枪云,如马”,《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欃,本类星,末锐,长数丈”。《石氏》“枪、欃、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余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7)。至日行一尺(8),出二十余日乃入,《甘氏》“其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出而易,“所当之国,是受其殃”。又曰“袄星,不出三年(9),其下有军,及失地,若国君丧”。

  (1)岁星赢而东南:孟康曰:“五星东行,天西转。岁星晨见东方,行疾则不见,不见则变为妖星。”(2)《石氏》:即《石氏星经》。战国时代魏人石申著,原名《天文》,共八卷,西汉以后被尊为《石氏星经》。原书已怯,但有不少材料为唐朝《开元占经》所辑录。(3)《甘氏》:天文学著作。战国时代齐人甘德作。原名《天文星占》,己怯。(4)觉星:即天棓(棒)。(5)缩西南:孟康曰:“岁星当伏西方,行迟早没,变为妖星也。”(6)欃(chán)云:彗星现象。(7)凶:此字衍(王先谦说)。暴疾:谓疫。(8)日行一尺:言其迟。(9)三年:宋祁曰:“‘三年’当作‘五年’。”

  &荧惑曰南方夏火(1),礼也(2),视也(3)。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现)荧惑(4)。逆行一舍二舍为不祥(5),居之三月国有殃,五月受兵,七月国半亡地,九月地太半亡(6)。因与俱出入(7),国绝祀(8)。荧惑为乱为贼,为疾为丧,为饥为兵,所居之宿国受殃。殃还(旋)至者(9),虽大当小;居之久殃乃至者,当小反大(10)。已去复还居之,若居之而角者(11),若动者(12),绕环之,及乍前乍后,乍左乍右,殃愈甚。一曰,荧惑出则有大兵,入则兵散。周还(旋)止息,乃为其死丧(13)。寇乱在其野者亡地,以战不胜。东行疾则兵聚于东方,西行疾则兵聚于西方;其南为丈夫丧(14),北为女子丧。荧惑,天子理也(15),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

  (1)荧惑:即火星。太阳系九天行星之一。星火红色。由于它荧荧如火,位置和亮度又常有变化,令人迷惑,故占称其为荧惑。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有大气,水汽数量很少。尘暴是火星大气中独有的现象,形状如黄色的云。火垦表面有环形的山,火山和峡谷。(2)礼:谓于人五常为礼。(3)视:渭于人五事力视。(4)礼亏视失……罚见荧惑:王先谦曰:“《占经》引《五行传》曰:荧惑于五常为礼,辨上下之节;于五事为视,明察善恶之事也。礼亏视失,逆夏令,则荧惑为旱灾,为火,为疾,为乱,为死丧,为贼,为妖,言天怪也。”(5)逆行:谓由东向西行。五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的,跟黄道斜交。观测者在地球上视之、会产生视差。通常视之由西向东运行,谓“顺行”;有时视之山东向西运行,谓“逆行”。有时视之好像停留,乃谓“留守”。因为窥测者视之“逆行”、“留守”的时间短,以为变异现象,便当作不祥的灾祸的预兆。(6)太半:大半。亡:亡地。(7)因与俱出入:谓至九月后,因止不去,时隐时没。(8)绝祀;断绝祭礼。谓亡国。(9)还:通“旋”。疾也。(10)居之久殃乃至等句:意谓徵验利在早日兑现。(11)角:芒角。(12)动:动摇。(13)其:此字疑衍。(14)丈夫:男子。(15)理:理官,执法之官。

  太白曰西方秋金(1),义也(2),言也(3)。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现)太白(4)。日方南太白居其南,日方北太白居其北,为赢,侯王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方南大自居其北,日方北太白居其南,为缩,侯王有忧,用兵退吉进凶。当出不出,当入不入,为失舍,不有破军,必有死王之墓,有亡国。一曰,天下匽(偃)兵,野有兵者,所当之国大凶。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匽(偃)兵,兵在外,入。未当出而出,当入而不入,天下起兵,有至破国(5)。未当出而出,未当入而入,天下举兵,所当之国亡。当期而出,其国昌。出东为东方(6),入为北方;出西为西方,入为南方。所居久,其国利(7);易(8)其乡凶。入七日复出,将军战死。入十日复出,相死之。入又复出,人君恶之。已出三日而夏微入,三日乃复盛出,是为耍而伏(9),其下国有军,其众败将北。(10)。已入三日,又复微出,三日乃复盛入,其下国有优,帅(率)师虽众,敌食其粮,用其兵,虏其帅。出西方,失其行,夷狄败;出东方,失其行,中国败。一曰,出蚤(早)为月食,晚为天祆及彗星,将发于亡(无)道之国。

  (1)太白:即金星。又称“启明”、“长庚”。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除日、月外,是天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它是地内行星,故有时为昏星,有时为晨星,常能看到。有较密的大气层。半径为地球的95%,约为6050公里。公转周期约为225天。其自转为逆向,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独有的现象。自转周期约为243±1天。其表面温度高达摄氏465度以上,基本上无地区、季节和昼夜的区别。(2)义:谓于人五常为义。(3)言:谓于人五事为言。(4)义亏言失……罚见太白:王先谦曰:“《占经》引《五行传》曰:太白于五常为义,举动得宜;于五事为言,号令民从。义亏言失,逆秋令,则太白为变动、为兵、为灾。”(5)至:《天官书》无“至”字,《占经》引《石氏》同。(6)出东为东方:谓太白出现于东方,占验即在东方。以下三句类推。(7)国:疑作“乡”。《天官书》作“乡”。地方;处所。(8)易:疾过。(9);耎(ruǎn):软弱。(10)北:疑”死”之误(王先谦说)。《占经》引《石氏》作“其将死”。

  太白出而留桑榆间(1),病其下国(2)。上而疾(3),未尽期日过参(三)天(4),病其对国(5)。太白经天(6),天下革(7),民更王(8),是为乱纪,人民流亡。昼见与日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

  (1)太白出而留桑榆间:太白于傍晚出现,正常现象是在视平线上,而出现于桑榆之顶,乃是早现。(2)病:损害。(3)上而疾:升的快速。(4)参(三)天:三分之一的天空。此戌西之间(晋灼说)。(5)对国:相对之国。(6)经天:说法不一。有说经过天空。有说过午为经天。有说昼见午上为经天。(7)革:谓革政。即改朝换代。(8)更:改换。

  太白,兵象也。出而高,用兵深吉浅凶(1);埤(卑)(2),浅吉深凶。行疾,用兵疾吉迟凶(3);行迟,用兵迟吉疾凶。角,敢战吉,不敢战凶;击角所指吉,逆之凶(4)。进退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静凶。圜(圆)以静,用兵静吉躁凶(5),出则兵出,入则兵入。象太白吉,反之凶(6)。赤角,战(7)。

  (1)深:周密深入。浅:轻率冒进。(2)埤(pí):低下。通“卑”(3)疾:疾行。迟:慢行。(4)角,敢战吉等句:王先谦曰:“《占经》引《石氏》云:太白赤角,用兵敢战,吉;不敢战,凶。顺角所指击之,吉;逆之,凶。”(5)躁:急躁;不静。(6)象太白吉,反之凶:《天官书》无此七字。(7)战:《天官书》作“有战”。

  太白者,犹军也,而荧惑,忧也。故荧惑从太白,军忧;离之,军舒(1)。出太白之阴,有分军(2);出其阳,有偏将之战。当其行(3),太白还之(4),破军杀将。

  (1)舒:“郤”之误(王先谦说)。(2)分军:分大军。(3)其:指荧惑。(4)还:“遝”(同逮)”之误。逮,及也。

  辰星(1),杀伐之气,战斗之象也。与太白俱出东方,皆赤而角,夷狄败,中国胜;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角,中国败,夷狄胜。

  (1)辰星:水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利;积于西方,夷狄用兵者利。辰星不出,太白为客;辰星出,太白为主人。辰星与太白不相从,虽有军不战。辰星出东方,太白出西方。若辰星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1),野虽有兵,不战。辰星入太白中(2),五日乃出,及入而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辰星来抵(3),太白不去,将死。正其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4)。视其所指,以名破军。辰星绕环太白,若斗,大战,客胜,主人吏死。辰星过太白,间可椷(含)剑(5),小战,客胜;居太白前旬三日,军罢(6);出太白左,小战;历太白右(7),数万人战,主人吏死(8);出太白右,去三尺,军急约战(9)。

  (1)格:阻隔。(2)辰星入太白中:谓辰星被太白所遮掩。(3)抵:靠近。《天官书》“抵”下有二个“太白”。(4)正其上出,……客亡地:几句,跟上文似乎重复,疑是衍文。(5)间(jiàn):中间。椷(hān):通“含”。容纳。(6)旬三日:王先谦曰:《天官书》无“旬三日”三字。《占经》引《石氏》与此同;有‘出太白后,兵起’六字”。(7)历:“摩”之误。王念孙曰:“《说文》:‘历,过也。’言过太白右,则与下文‘出太白右’无异。‘历’当为‘摩’字之误也。摩,谓相切摩西而过也。《天官书》正作“摩太白右”,《占经》、《五星占》引《石氏》同。(8)主人吏:主军之将校。(9)约战:预先挑战。

  凡太白所出所直(值)之辰,其国为得位,得位者战胜。所直(值)之辰顺其色而角者胜,其色害者败(1)。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右肩,青比参左肩,黑比奎大星(2)。色胜位(3),行胜色(4),行得尽胜之(5)。

  (1)害:妨碍。(2)太白白比狼等句:王先谦曰:“《晋志》:凡五星有色,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顺时应节,色变有类,凡青皆比参左,赤比心大量,黄比参右肩,白比狼,黑比奎大星,不失本色,而应其四时者吉,色害其行凶。故下文‘行胜色’也。五星色比同,不独太白。”(3)色胜位:有色胜得位。(4)行胜色:谓太白得度,胜有色。(5)行得尽胜之:意谓行重于色,行得则胜于色得。

  辰星曰北方冬水(1),知(智)也(2),听也(3)。知(智)亏听失,逆冬令,伤水气,罚见(现)辰星(4)。出蚤(早)为月食,晚为彗星及天妖。一时不出(5),其时不和(6);四时不出,天下大饥。失其时而出,为当寒反温,当温反寒。当出不出,是谓击卒(7),兵大起。与它星遇而斗(8),天下大乱。出于房、心间,地动。

  (1)辰星:即水星。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与太阳的角距最大不超过28°。由于它常在太阳附近移动,故平时难于观测到。公转周期88天;自转周期为58.65天,为公转周期的2/3。水星有凌日现象,体积小于地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的光。表面很像月亮,有极稀薄的大气,昼夜温度相差很大。水星有磁场。(2)智:谓于人五常为智。(3)听:谓于人五事为听。(4)知亏听失…罚见辰星:王先谦曰:“《古经·辰星占》引《五行传》曰:辰星于五常为智,乱权贪道(有误),于五事为听,不惑是非,智亏听失,逆冬令,则辰星为变怪,为水灾,为四时不和。”(5)时:谓季节。(6)不和:谓晴雨寒暑不调和。(7)击卒:伏击之士兵。王先谦曰:“《占经》引《石氏》云:辰星当出而不出,谓之击卒,伏而待兵大起,豪杰发。”(8)它星:有说指彗孛之类,有说指五星。

  填(镇)星曰中央季夏土(1),信也(2),思心也(3)。仁义礼智以信为主,貌言视听以心为正,故四星皆失,填(镇)星乃为之动(4)。填(镇)星所居,国吉。未当居而居之,若已去而复还居之,国得土,不(否)(5),乃得女子。当居不居,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国失土,不(否),乃失女,不(否),有土事若女之忧(6)。居宿久,国福厚;易(7),福薄,当居不居,为失填(镇),其下国可伐;得者,不可伐。其赢,为王不宁;缩,有军不复(8)。一曰,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其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失次而上一舍三舍(9),有王命不成(10),不(否),乃大水;失次而下二舍,有后戚,其岁不复,不(否),乃天裂若地动。

  (1)填(镇)星:即土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与木星同属巨行星。体积为地球的740倍,质量为地球的95倍。在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绕太阳公转一周约29.5年,自转速度很快。有大气,有磁场和辐射带,并有美丽的光环。季夏:夏季之末月。(2)信:谓于人五常为信。(3)思心:谓于人五事为思心。(4)四星皆失,填星乃为之动:王先谦曰:“《占经》引《五行传》云:镇星于五常为信,言行不二,于五事为思心,宽容受谏,若五常、五事皆失,镇星为变动,为土工,为女主,为山崩,为地动。”(5)不:通“否”。不然。(6)不,乃得女子等句:王先谦曰:“‘不’即‘否’字。‘不,乃得女子’,不得上,乃得女子也。反是,不失土,必失女。又不然,则有土事,及女之忧。”(7)易:犹轻速。(8)复:还也。(9)失次而上,一舍三舍:谓赢。(10)不成:不奉行;不贯彻执行。

  凡五星,岁与填(镇)合则为内乱,与辰合则为变谋而更事(1),与荧惑合则为饥,为旱,与太白合则为白衣之会,为水。太白在南,岁在北,名曰扎牡(2),年谷大孰(熟)。太白在北,岁在南,年或有或亡(无)(3)。荧惑与太白合则为丧,不可举事用兵;与填(镇)合则为忧,主孽卿(4);与辰合则为北军(5),用兵举事大败。填(镇)与辰合则将有覆军下师(6);与太白合则为疾,为内兵(7)。辰与太白合则为变谋,为兵忧。凡岁、荧惑、填(镇)、太白四星与辰斗,皆为战,兵不在外,皆为内乱。一曰,火与水合为淬(8),与金合为铄(9),不可举事用兵。土与金合国亡地,与木合则国饥,与水合为雍沮(10),不可举事用兵。木与金合斗(11);国有内乱。同舍为合,相陵(凌)为斗(12)。二星相近者其殃大,二星相远者殃无伤也(13),从七寸以内必之(14)。

  (1)与辰合:谓岁星与辰星会合。下类推。更事:改变工作。(2)牝牡:雌雄;阴阳。晋灼曰:“岁,阳也,太白,阴也,故曰牝牡。”(3)年:年谷:年成。(4)主:关系;注重。孽卿:庶子为臣者。(5)北:败军为北。(6)覆师:覆灭之军;全军覆灭。《天官书》无“下师”二字,疑衍。(7)内兵:内部战乱。(8)淬(cuì):火入水曰淬。(9)钎(shuò):熔也。(10)雍沮:湿润之意。或“雍”通“壅”,壅沮:谓水阻塞而不流。(11)合斗:相合以至于牛。(12)凌:侵犯;遮掩。(13)殃无伤:疑作“殃小无伤”。王先谦曰:“《占经》引《海中占》作‘其殃小无伤’。”(14)七寸以内:指观测者所见两星距离。必之:谓必然有祸。

  凡月食五星(1),其国皆亡(2):岁以饥(3),荧惑以乱,填(镇)以杀,太白强国以战,辰以女乱(4)。月食大角,王者恶之。

  (1)月食星:月掩星,星灭,为月蚀星(孟康说)。(2)其国:谓其分野之国。(3)岁以饥:此承接上句,省略了主谓结构“月食”。下几句类推。(4)女乱:指由后妃引起的变乱。

  凡五星所聚宿,其国王天下(1):从岁以义(2),从荧惑以礼,从填(镇)以重(3),从太白以兵,从辰以法。以法者,以法致天下也。三星若合,是谓惊立(位)绝行(4),其国外内有兵与丧,民人乏饥,改立王公。四星若合,是谓大汤(荡)(5),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6),小人流(7)。五星若合,是谓易行(8):有德受庆,改立王者,掩(奄)有四方(9),子孙蕃昌;亡(无)德受罚,离其国家,灭其宗庙,百姓离去,被满四方(10)。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其事亦小也。

  (1)王:称王。作动词用。(2)从岁:谓五星从岁,下几句类推。(3)重:厚重。谓厚重之德。(4)惊:有兵、丧,故惊。立:古“位”字。绝:改换王公,故曰绝。(5)荡:荡涤。(6)君子:古代指统治阶级。(7)小人:古时指民众。(8)易行:改变行为。(9)奄:包括。(10)被满:遍布。

  凡五星色(1):皆圆(环)(2),白为丧为旱,赤中不平为兵,青为忧为水,黑为疾为多死,黄吉;皆角(3),赤犯我城(4),黄地之争,白哭泣之声,青有兵忧,黑水。五星同色,天下匽(偃)兵,百姓安宁,歌舞以行,不见灾疾,五谷蕃昌。

  (1)色:颜色。(2)圆:通“环”。环绕。(3)角:芒角。(4)我城:我国。

  凡五星,岁,缓则不行,急则过分(1),逆则占(2)。荧惑,缓则不出,急则不入,违道则占。填(镇),缓则不建(3),急则过舍,逆则占。太白,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逆则占。辰,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非时则占。五星不失行,则年谷丰昌。

  (1)缓、急:谓政治的宽猛。下几句类同。王先谦曰:“缓急,以政治言。《占经》引《荆州占》云:‘君治急,岁星行疾;缓,则行迟’。即其义也。”(2)逆则占:谓五星逆行乃用占。(3)建:“逮”之误,逮,及也。(杨树达说)

  凡以宿星通下之变者,维星散(1),句(勾)星信(伸)(2),则地动。有星守三渊(3),天下大水,地动,海鱼出。纪星散者山崩(4),不(否),即有丧。龟、鳖星不居汉中(5),川有易者(6)。辰星入五车(7),大水。荧惑入积水(8),水,兵起;入积薪(9),旱,兵起;守之,亦然。极后有四星,名曰句(勾)星。斗杓后有三星,名曰维星。散者,不相从也。三渊,盖五车之三柱也。天纪属贯索(10)。积薪在北戍西北(11)。积水在北戍东北。

  (1)维星:《志》以斗杓后三星为维星。散:谓不相从。(2)勾星:或说紫微垣之钩陈星,共六星。信:通“伸”。舒展。(3)三渊:星名。即三柱。(4)纪星:即天纪星。属天市垣,共九星,今分属于北冕座和武仙座。(5)龟、鳖星:皆星官名。王先谦曰:“《占经》引《石氏》云:龟五星,在尾南;鳖十四星,在南斗。”汉:银河。(6)川有易:谓河水改道,或溢或竭。(7)五车:星官名。属毕宿,共五星,今分属于御夫座和金牛座。(8)积水:星官名。有二。一属胃宿(一星)、今属英仙座。一属井宿,即御夫座65号星。(9)积薪:星官名。属井宿,一星,即双子座K星。(10)贯索:星宿名。属天市垣,共九星。(11)北戍:即北河(星官名,属井宿,共三星)。

  角、亢、氏,沇(兗)州(1)。房、心,豫州(2)。尾、箕,幽州(3)。斗,江、湖(4)。牵牛、婺女,扬州(5)。虚、危,青州(6)。营室、东壁,并州(7)。奎、娄、胃,徐州(8)。昂、毕,冀州(9)。觜觿、参,益州(10)。东井、舆鬼,雍州(11)。柳、七星、张,三河(12)。翼、轸、荆州(13)。

  (1)角、亢、氏,兗州:这节是谈二十八宿与分野的对应关系。兗州:古州名。汉代兗州约当今山东省西南部。(2)豫州:古州名。汉代豫州约当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3)幽州:古州名。汉代幽州约当今河北省北部、辽宁大部及朝鲜北部。(4)江、湖: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汉代为九江、庐江、豫章、丹阳等地。(5)扬州:古州名。汉代扬州约当今安徽南部、江苏省南部及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区。(6)青州:古州名。汉代青州约当今山东省北部。(7)并州:古州名。汉代并州约当今山西省大部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8)徐州:古州名。汉代徐州约当今江苏省北部及山东省东南部。(9)冀州:古州名。汉代冀州约当今河北省中南部及山东、河北部分地区。(10)益州:古州名。汉代益州约当今四川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及甘肃、陕西、湖北等部分地区。(11)雍州:古州名。汉代改名凉州,约当今甘肃、宁夏,及陕西省西部、青海东部。(12)三河:指河南、河东、河内三郡,约当今河北省北部,及山西省东南部。(13)荆州:古州名。汉代荆州,约当今湖北、湖南,及广东、广西、贵州等部分地区。

  甲乙,海外,日月不占(1)。丙丁,江、淮、海、岱(2)。戊己,中州河、济(3)。庚辛,华山以西。壬癸,常山以北。一曰,甲齐,乙东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己韩,庚秦,辛西夷,壬燕、赵,癸北夷。子周,丑翟,寅赵(4),卯郑,辰邯郸(5),已卫,午秦,未中山,申齐(6),西鲁,戌吴、越:亥燕、代。

  (1)甲乙,海外,日月不占:此节言日时与各地占之关系。甲乙:谓日时。晋灼曰:“海外远,甲乙日时,不以占之。”(2)丙丁,江、淮、海、岱:谓江、淮、海、岱(泰山),丙丁日时不占。下几句类推。(3)中州:指令河南省境。河:黄河。济:济水。(4)寅赵:或作“寅楚”。王念孙曰:“邯郸即赵也。“辰为邯郸’,则寅非赵矣。隋萧吉《五行大义》引此作‘寅楚’,是也。《天文训》及《广雅》作‘寅楚’。”王先谦曰:“《占经》作‘寅为赵’。注云:一云‘丑魏、翟、梁。’《荆州占》‘寅为楚’。”(5)辰邯郸:或作“辰晋”。王先谦闩:“《天文训》作‘辰晋’。《占经》引《石氏》亦作‘辰为晋’。”(6)申齐:或作“申晋”。王先谦曰:“《占经》注一云:‘申为晋、为魏’,《荆州占》‘申为晋’。”

  秦之疆(1),候太白,占狼、弧(2)。吴、楚之疆,侯荧惑,占鸟、衡(3)。燕、齐之疆,侯辰星,占虚、危。宋、郑之疆,候岁星,占房、心。晋之疆,亦候辰星,占参、罚。及秦井吞三晋、燕、代(4),自河、山以南者中国(5)。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阳则日、岁星、荧惑、填(镇)星,占于街南(6),毕主之(7)。其西北则胡、貉、月氏放裘引弓之民(8),为阴,阴则月、太白、辰星,占于街北(9),昴主之(10)。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11),首在陇、蜀(12),尾没于勃海蝎石(13)。是以秦、晋好用兵(14),复占太白。太白主中国,而胡、貉数侵掠,独占辰星。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其大经也(15)。

  (1)疆:国界;国土。(2)占狼、弧:狼、弧与太白,皆西方之星,故秦占候。(3)鸟衡:星名。即柳星。柳星与荧惑,皆南方之星,故吴、楚占候。(4)三晋:战国时韩、魏、赵三国。燕代:先秦时二国名。(5)河:黄河。山:华山。或指秦岭山系。(6)街:天街星。街南:指华夏之国。(7)毕:星名。主国界;主阳。(8)貉、月氏:古时东北、西北方之族名。旃裘:即毡裘。皮毛所制的衣服。引弓之民:指以狩猎与畜牧业为生的民族。(9)街北:指夷狄之国。(10)昂主之:昂星主阴。(11)维:系统;脉络。(12)陇:陇山。蜀:古国名。汉为蜀郡。(13)勃海:即今渤海。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14)秦晋好用兵:韦昭曰:“秦、晋西南维之北为阴,与胡、貉引弓之民同,故好用兵。”(15)大经:大致轮廓之意。

  凡五星,早出为赢(1),赢为客;晚出为缩(2),缩为主人。五星赢缩,必有天应见(现)杓(3)。

  (1)早出:指超舍而前的现象。(2)晚出:指退舍以下的现象。(3)杓:斗杓。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1)。岁星正月晨出东方,《石氏》曰名监德(2),在斗、牵牛。失次(3),杓(1),早水(5),晚旱(6)。《甘氏》在建星、婺女。《太初历》在营室、东壁。

  (1)太岁: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与岁星(木星)相应。又称岁阴或太阴。占代认为岁星十二年一周天(实为11.86年),因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以岁星所在的部分作为岁名。但岁星运行自西而东,与黄道十二支序次方向相反,又假设太岁作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而运行、以每年太岁所在的部分来纪年。如太岁在寅叫摄提格,在卯叫单阔等。摄提格:万物秉承阳气兴起。(2)监德:即正月间每晨现于东方的。岁星之特定名称。下文“降入”、“青草”等名与此类似。(3)次:星次。即黄道十二次。(4)杓:谓应(占验)见于杓。下类同。(5)早:岁早。指一年的前半段。(6)晚:岁晚,指一年的后半段。

  在卯曰单阀(1)。二月出(2),《石氏》曰名降入,在婺女、虚、危。《甘氏》在虚、危。失次,杓,有水灾(3)。《太初》在奎、娄(4)。

  (1)在卯曰单阏(chán yān):谓大岁在卯曰单阔,省略主语。下类推。单阏,阴气尽上之意。(2)二月出:谓岁星二月晨出东方,有所省略。下类推。(3)失次,杓,有水灾:此六字当在“《甘氏》在虚、危”之上。(4)《太初》:《太初历》。

  在辰曰执徐(1)。三月出,《石氏》曰名青章(彰)(2),在营室、东壁。失次,杓,早旱,晚水,《甘氏》同。《太初》在胃、昴。

  (1)执(蛰)徐:蛰伏的动物皆散舒而出之意。(2)章:通“彰”。

  在已曰大荒落(1)。四月出,《石氏》曰名路踵(2),在奎、娄。《甘氏》同。《太初》在参、罚。

  (1)大荒落:万物勃兴活跃之意。(2)路踵:《天官书》作“跰踵”。

  在午曰敦牂(1)。五月出,《石氏》曰名启明(2),在胃、昂、毕。失次,杓,早旱,晚水。《甘氏》同。《太初》在东井、舆鬼。

  (1)敦牂:万物皆盛壮之意。(2)启明:《天官书》作“开明”。

  在未曰协洽(1)。六月出,《石氏》曰名长烈(2),在觜觿、参。《甘氏》在参、罚。《太初》在注、张、七星。

  (1)协洽:万物和合之意。(2)长烈:《甘氏》、《天官书》皆作“长列”。

  在申曰涒滩(1)。七月出。《石氏》曰名天晋(2),在东井、舆鬼。《甘氏》在弧。《太初》在翼、轸。

  (1)涒滩:万物吐秀倾垂之貌。(2)天晋:《甘氏》作“大晋”,《天官书》作“大音”。

  在西曰作詻(1)。(《尔雅》作作噩。)(2)八月出,《石氏》曰名长王(3),在柳、七星、张。失次,杓,有女丧、民疾。《甘氏》在注、张。失次,杓,有火。《太初》在角、亢。

  (1)作詻:万物零落之意。《尔雅》作“作噩”,《天官书》作“作鄂”。(2)《尔雅》作作噩:疑非班氏自注,乃后人误加,当删去。(3)长壬:《天官书》、《占经》作“长王”。

  在戌曰掩茂(1)。九月出,《石氏》曰名天睢,在翼、轸。失次,杓,水。《甘氏》在七星、翼。《太初》在氐、房、心。

  (1)掩茂:万物隐蔽之意。《天官书》》作“阉茂”。

  在亥曰大渊献(1)。十月出,《石氏》曰名天皇,在角、亢始。《甘氏》在轸、角、亢,《太初》在尾、箕。

  (1)大渊献:万物深藏以迎阳之意。

  在子曰困敦(1),十一月出,《石氏》曰名天宗(2),在氏、房始。《甘氏》同。《太初》在建星、牵牛。

  (1)困敦:万物混饨,刚刚萌发之意。(2)天宗:《天官书》作“天泉”。

  在丑曰赤奋若(1)。十二月出,《石氏》曰名天昊(2),在尾、箕。《甘氏》在心、尾。《太初》在婺女、虚、危。

  (1)赤奋若:阳气摧起万物而顺其天性之意。(2)天昊:《天官书》作“天晧”。

  《甘氏》、《太初历》所以不同者,以星赢缩在前,各录后所见也(1)。其四星亦略如此(2)。

  (1)录后所见:谓在所见之后记录。(2)四星:指火星、土星、金星、水星。

  古历五星之推,亡(无)逆行者,至甘氏、石氏《经》,以荧惑、太白为有逆行。夫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无)有逆行。日不食朔(1),月不食望(2)。”夏氏《日月传》曰(3):“日月食尽,主位也;不尽,臣位也。”《星传》曰(4):“日者德也,月者刑也,故曰日食修德,月食修刑。”然而历纪推月食,与二星之逆亡(无)异。荧惑主内乱,太白主兵,月主刑。自周室衰,乱臣贼子师旅数起,刑罚失中,虽其亡(无)乱臣贼子师旅之变,内臣犹不治,四夷犹不服,兵革犹不寝(5),刑罚犹不错(措)(6),故二星与月为之失度,三变常见;及有乱臣贼子伏尸流血之兵,大变乃出。甘、石氏见其常然,因以为纪,皆非正行也。《诗》云:“彼月而食,则惟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诗传》曰:“月食非常也,比之日食犹常也,日食则不臧矣(7)。”谓之小变,可也;谓之正行,非也。故荧惑必行十六舍,去日远而颛(专)恣。太白出西方,进在日前,气盛乃逆行。及月必食于望,亦诛盛也。

  (1)朔:农历每月初一。(2)望:农历每月十五日。(3)夏氏《日月传》:古代天文学家夏氏的著作。王先谦曰:“《占经·日占》引夏氏《日晕图》及《月占》,并引夏氏说,即其人也。《星占》也间引之,不著其名。”(4)《星传》:不知作者。汉初已有此书。(5)寝:止息。(6)错:通“措”。停止。(7)《诗传》等句:《补注》引陈乔枞《齐诗遗说考》云:此《齐诗传》也。

  国皇星(1),大而赤,状类南极(2)。所出,其下起兵。兵强,其冲不利(3)。

  (1)国皇星:星名。(2)南极:即南极老人星。(3)冲:犹向。所向。

  昭明星(1),大而白,无角(2);乍上乍下。所出国,起兵多变。

  (1)昭明星:星名。又称笔星。(2)无:疑“有”之误。《补注》引《占经》、《隋志》作“有”。

  五残星(1),出正东,东方之星。其状类辰,去地可六丈(2),大而黄(3)。

  (1)五残星:星名。又称五锋星。(2)可:大约。(3)大而黄:《天官书》无此三字。《占经》等亦无“黄”字。

  六贼星(1),出正南,南方之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

  (1)六贼星:《史记》作“大贼星”。六贼,即贼星之异名。

  司诡星(1),出正西,西方之星。去地可六丈,大而白,类太白。

  (1)司诡星:星名。《天官书》作“司危星”。

  咸汉星(1),出正北,北方之星。去地可六大,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

  (1)咸汉星:星名。一名狱汉星。《占经》引《黄帝占》及《隋志》并云类辰星。

  此四星所出非其方(1),其下有兵,冲不利。

  (1)四星:指五残星、六贼星、司诡星、咸汉星。

  四填星(1),出四隅(2),去地可四丈。地维臧(藏)光(3),亦出四隅,去地可二丈,若月始出。所见(现)下(4),有乱者亡,有德者昌。

  (1)四填星:星名。(2)四隅: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位。(3)地维:星名。臧:通:“藏”。藏光:隐藏着光芒。(4)所见下:所出现的底下。

  烛星(1),状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见(现)则灭(2)。所烛(3),城邑乱。

  (1)烛星:星名。(2)见(现)则灭:渭一现即灭。(3)烛:照也。动词。

  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1)。归邪出,必有归国者(2)。

  (1)归邪:类似彗星的天体之称。(2)归国者:回归本国之人。或是归降者。

  星者,金之散气,其本曰人(1)。星众,国吉,少则凶。汉者,亦金散气,其本曰水(2)。星多,多水,少则旱(3),其大经也。

  (1)人:《大官书》作“火”,是也。此谓星球是金属之体,本质有热能。(2)汉者……其本曰水:此谓银河是金属众星的液体。(3)旱多,多水,少则旱:谓银河中星多少的占验。

  天鼓(1),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2)。其所住者(3),兵发甘下。

  (1)天鼓:星名。(2)音在地:“地”应作“天”。张文虎《校刊史记》改“地”为“天”。(3)住:《天官书》作“往”。

  天狗(1),状如大流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坠及(2),望之如火光炎炎中天(3),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锐,见(现)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1)天狗:星名。实力陨星。(2)坠及:坠落之处。(3)中:《天官书》作“冲”。

  格泽者(1),如炎(焰)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锐。其见(现)也,不种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客(2)。

  (1)格泽:星名。(2)大客:宾客。《天官书》作“大害”,误。

  蚩尤之旗(1),类彗而后曲,象旗。见(现)则王者征伐四方。

  (1)蚩尤之旗:星名。

  旬始(1),出于北斗旁,状如雄鸡。其怒(2),青黑色,象伏鳖(3)。

  (1)旬始:星名。(2)怒:谓芒角刺出。(3)鳖(biē):甲鱼。

  在矢(1),状类大流星,蛇行而仓(苍)黑(2),望如有毛目然。

  (1)枉矢:星名。(2)蛇行:婉蜒行进。

  长庚(1),广如一匹布著天(2)。此星见(现),起兵。

  (1)长庚:星名(非金星)。(2)著(zhuó)天:挂在天空,著。通“着”。

  星坠至地(1),则石也(2)。

  (1)星坠:星体陨落。(2)石:陨石。

  天暒(晴)而见(现)景星(1)。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1)暒:通“晴”。雨止,天空无云。景星:也称德星、瑞星。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1)。

  (1)日: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月:月亮。旧称“太阴”。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均为27.3天,因此它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此《志》以日为主,以月为次。较《天官书》为进步。

  中道者,黄道(1),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2);立八尺之表(3),而晷景(影)长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影)长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分日至娄、角(4),去极中,而晷中(5);立八尺之表,而晷景(影)长七尺三寸六分。此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影)长短之制也。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影)。晷景(影)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为寒暑。一曰,晷长为潦(6),短为旱,奢为扶(7)。扶者,邪臣进而正臣疏,君子不足,奸人有余。

  (1)黄道:古人认为太阳绕地而行。人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球上移动一圈,称其移动的路线为黄道。实际上,黄道是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圈,即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路线在夭球上的路径。(2)晷(guǐ):影,日影。(3)表:亦称“竿”、“臬”、“碑”、“高表”等。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早期用竹、木或石制成,直立于平地,以观太阳照射的表的投影,量度正午表影的长度,可以测定方向、推定二十四节气、测定时刻和确定回归年长度等。汉以后以铜制表,高一般为八尺。(4)春秋分:春分、秋分。(5)而:当作“故”(王先谦说)。(6)潦:雨水大貌(7)奢:过分。扶:附也(晋灼说)。

  月有九行者:(1)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决房中道(2)。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

  (1)九行: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月亮运行的轨道,视为九道。即黄道、内黑道、外黑道、内赤道、外赤道、内白道、外白道、内青道、外青道。(2)房:房星。

  凡君行急则日行疾(1),君行缓则日行迟。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2)。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氏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故过中则疾,君行急之感也;不及中则迟,君行缓之象也。

  (1)疾:速也。(2)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

  至月行,则以晦朔决之(1)。日冬则南,夏则北;冬至于牵牛,夏至于东井。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

  (1)晦:夏历每月之未。朔:夏历每月初一。

  箕星为风,东北之星也。东北地事,天位也(1),故《易》曰“东北丧朋”(2)。及《巽》在东南(3),为风;风,阳中之阴,大臣之象也,其星,轸也。月去中道(4),移而东北入箕,若东南入轸,则多风。西方为雨;雨,少阴之位也。月去中道,移而西入毕,则多雨。故《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5),言多雨也。《星传》曰“月入毕则将相有以家犯罪者”(6),言阴盛也。《书》曰“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7),言失中道而东西也。故《星传》曰“月南入牵牛南戒(8),民间疾疫;月北入太微,出坐(座)北,若犯坐(座),则下人谋上。”

  (1)东北地事,天位:孟康曰:“东北阳,日、月、五星起于牵牛,故为天位。坤在西南,纽于阳,为地统,故为地事也。”(2)“东北丧朋”:见《易·坤卦》。朋:有二解。一曰友也。一曰十贝曰朋。(3)《巽》:《易》卦名。(4)月去:王先谦认为“失去”之误。可疑。前后两个“月去中道”,并不矛盾。(5)《诗》云等句:引诗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离:犹“历”,经过。俾:犹“则”。滂沱:雨大。(6)《星传》:书名。王先谦曰:“《占经》引刘向《洪范传》云:月入毕中将若相有以家事坐罪者,近期百二十日,远期十月。或《洪范传》言星者,即称《星传》邪?”(7)《书》曰等句:引文见《尚书·洪范》。(8)南戒:“南戍”之误。王先谦曰:“《占经》引《洪范传》云:‘月入南河戍门,民疾疫。,南河戍门,即南戍也,此‘南戒’当为‘南戍’。”

  一曰月为风雨,日为寒温。冬至日南极(1),答长,南不极则温为害(2);夏至日北极(3),暑短,北不极则寒为害(4)。故《书》曰“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也(5)。政治变于下,日月运于上矣。月出房北,为雨为阴,为乱为兵;出房南(6),为旱为夭丧。水旱至冲而应,及五星之变,必然之效也。

  (1)日南极:太阳至南回归线。(2)南不极:渭太阳运行不到南回归线。(3)日北极:太阳至北回归线。(4)北不极:谓太阳运行不到北回归线。(5)《书》曰等句:引文见《尚书·洪范》。(6)出:其上省略“月”字。

  两军相当(1),日晕等(2),力均(3);厚长大,有胜;薄短小,亡(无)胜(4)。重抱大破亡(无)(5)。抱为和,背为不和(6),为分离相去。直为自立(7),立兵破军,若曰杀将。抱且戴(8),有喜。围在中(9),中胜(10),在外(11),外胜(12)。青外赤中,以和相去;赤外青中,以恶相去。气晕先至而后去(13),居军胜(14)。先至先去,前有利,后有病;后至后去,前病后利;后至先去,前后皆病,居军不胜。见(现)而去(15),其后发疾(16),虽胜亡(无)功。见(现)半日以上,功大。白虹屈短(17),上下锐,有者下大流血(18)。日晕制胜(19),近期三十日,远期六十日。

  (1)相当:敌对。(2)日晕:太阳周围有时出现彩色光圈,时或有通过太阳的白色光带(古人称“白虹贯日”)。(3)力均:势均力敌。(4)厚长大,有胜;薄短小,无胜:谓厚胜薄、长胜短、大胜小。(5)重、抱、大、破、无:指日晕的变化过程。重,云气生成。抱,云气绕日。大,云气扩大。破,云气散开。无,云气消失。(6)背:谓光带离去。

  (7)直:谓光带直立。自立;独立。(8)戴:谓云气在太阳之顶。(9)围在中:指云气在光环之中。(10)中:指围城中之军。(11)在外:指云气在光环之外。(12)外:指围城外之军。(13)气晕:指日晕之光环、光带。(14)居军:驻守之军。

  (15)见(现)而去:既现而速去。(16)后:此字衍。《天官书》无“后”字。疾:速也。(17)白虹:白色光带。屈:曲也。(18)有者下:谓白虹出现的下方。(19)制胜:克制对方而取胜。

  其食(1),食所不利;复生(2),生所利;不然,食尽为主位(3),以其直(值)及日所蹿加日时(4),用名其国。

  (1)其食:指日食。(2)复生:日光复原。(3)食尽:日全食。为主位:占验在君主。(4)值:当也。其值:日食所当之处。日所躔(chán):指太阳运行的度次,并据以确定分野。日时:日食之日期与时辰,并以其与分野对应。

  凡望云气(1),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余里,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属(瞩)地者居三千里(2)。云气有兽居上者,胜。

  (1)望云气:亦称望气。观察云气,附会人事,预测吉凶。这是古代占卜法之一。(2)居:此字衍。《天官书》无“居”字。

  自华以南(1),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2),气正赤。常山以北(3),气下黑上青。勃、碣、海、岱之间(4),气皆黑。江、淮之间,气皆白。

  (1)华:华山。(2)嵩高:即嵩山。三河:指河南、河东、河内三郡。(3)常山:恒山。(4)勃:勃海。碣:碣石山。岱:泰山。

  徒气白(1)。土功气黄(2)。车气乍高乍下(3),往往而聚,骑气卑而布(4)。卒气抟(5)。前卑而后高者,疾;前方而后高者(6),锐;后锐而卑者,却。其气平者其行徐(7):前高后卑者,不止而反(返)。气相遇者(8),卑胜高,锐胜方。气来卑而循车道者,不过三四日,去之五六里见(现)(9)。气来高七八尺者,不过五六日,去之十余二十里见(现)。气来高丈余二丈者,不过三四十日,去之五六十里见(现)。

  (1)徒气:预兆服役之气。(2)土功气:预兆兴修工事之气。(3)车气:预兆车战之气。(4)骑气:预兆骑战之气。(5)卒气:预兆步卒战争之气。抟(tuan):团聚。(6)方:平正。(7)徐:缓也;(8)遇:王念孙曰:“遇本作禹,禹读为偶,谓两气相敌偶也:(偶、禺,古字通)《史记》作‘遇’,《索隐》曰:‘遇音偶,《汉书》作禺。’据此,则小司马所见本正作‘禹’。”(9)气来卑而循车道者等句:意谓此气出现的三四天内,在距离其五六里内所预兆的事件会出现。以下两句类推。

  捎云精(青)白者(1),其将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绝远者(2),战。精(青)白,其芒低者(3),战胜;其前赤而卬(仰)者,战不胜。陈(阵)云如立垣(4)。杼云类杼(5)。柚云抟而湍(端)锐(6)。杓云如绳者(7),居前竟夭(8),其半半天(9)。霓云者,类斗旗故(10)。钩云句(勾)曲(11)。诸此云见(现),以五色占。而泽抟密(12),其见(现)动人(13),乃有占;兵必起,合斗其直(值)(14)。

  (1)捎云:飘拂的云。精:同“青”。(2)其大根:云的粗大的基部。(3)芒:《天官书》作“前”。(4)阵云:状似战阵之云。立垣:耸立的城垣。(5)杼(zhù)云:状似织梭之云。杼:织布之梭。(6)柚(zhú):通“轴”。杼柚。织机上用以绕经线的圆轴。而:“两”之误。《天官书》作“两”。抟:团聚。(7)杓云:状似杓子之云。(8)竟天:谓整个天空。《天官书》作“亘天”。(9)半天:半个天空。(10)斗旗:战斗之旗。(11)钩云:状似钩之云。钩:古代兵器。似剑而弯曲。(12)泽:谓云气润泽。(13)动人:引人注意。(14)合斗其值:交战其所。

  王朔所候(1),决于日旁。日旁云气,人主象(2)。皆如其形以占。

  (1)王朔:汉代人,擅长占候望气。(2)人主象:君主的象征。

  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1),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2)。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墟),下有积泉金宝(3),上皆有气(4),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5),广野气成宫阙然(6)。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7)。故候息耗者(8),人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整治(9),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10),次至车服畜产精华(11)。实息者吉,虚耗者凶。

  (1)北夷:指北方民族。穹(qióng)闾:即穹庐。古代游牧民族的毡帐。(2)南夷:指南方民族。幡旗:直挂的长方形旗。此指帆。(3)下:谓地下。泉:古代钱币曰泉。(4)上:天上。(5)蜃气:蜃景。通称“海市蜃楼”。(6)宫阙:指宫殿。成宫阙然:形成宫殿的样子。此意谓广野(实是沙漠地区)也有“海市蜃楼”景象。(7)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谓云气是其下山川形势和人民气质的积累与象征。(8)息耗:谓盈虚消息。息:生长。耗,虚损。(9)封疆:疆域。田畴:耕种的田地。麻田曰畴。整治:谓划界分明、田地耕种。(10)润泽:整洁之意。(11)精华:精美。此指车服精美、牲畜肥壮。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1),萧索轮囷(2),是谓庆云(3)。庆云见(现),喜气也。若雾非雾,衣冠不濡(4),见(现)则其城被(披)甲而趋。

  (1)郁郁:繁盛貌。(2)萧索:云气飘浮貌。轮囷(qún):高大貌。(3)庆云:五色云。古代以为祥瑞之气。(4)濡(rú):沾湿。

  夫雷电、霞虹、辟历(霹雳)、夜明者(1),阳气之动者也,春夏则发,秋冬则藏,故候书者亡(无)不司(伺)(2)。

  (1)夜明:即夜天光,夜空中呈现的暗弱弥漫光辉。(2)候书者:候而书之者。伺:观察。

  天开县(悬)物(1),地动坼绝(2)。山崩及阤(3),川塞溪垘(4);水澹地长(5),泽竭见(现)象(6)。城郭门闾(7),润息槁枯;宫庙廊第,人民所次(8)。谣俗车服(9),观民饮食。五谷草木,观其所属(10)。仓府厩库(11),四通之路。六畜禽兽(12),所产去就;(13)鱼鳖鸟鼠,观其所处(14)。鬼哭若呼,与人逢逻(15)。讹言,诚然。

  (1)悬物:悬现物象。(2)坼(chì)绝:断裂。(3)阤(zhì):塌下。(4)垘(fú):填塞不通。(5)澹(dàn):波动。(6)竭:干涸。(7)闾:里巷的大门。(8)次:居住。(9)谣俗:风俗。(10)属(zhū):聚集。(11)府:储藏财物之处。厩:马棚。库:储藏兵器之处。(12)六畜:指马、牛、羊、鸡:犬、豕。(13)去就:去或留。(14)处:栖息。(15)遌(è):遇。

  凡候岁美恶(1),谨候岁始。岁始或冬至日,产气始萌(2)。腊明日(3),人众卒岁(4),一会饮食(5),发阳气,故曰初岁。正月旦(6),王者岁首;立春(7),四时之始也。四始者(8),候之日。

  (1)候岁美恶:占候年岁的吉凶。(2)产气:生气。(3)腊明日:腊祭(十二月八日)的第二天,古称小岁,(4)卒岁:过年。(5)一会:共同聚会。(6)正月旦:正月初一。(7)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之始,也是一年之始。(8)四始:此指冬至日、腊明日、正月旦、立春。

  而汉魏鲜集腊明正月旦决八风(1)。风从南,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叔(菽)为(2),小雨(3),趣兵(4);北方,为中岁(5);东北,为上岁(6);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态;故八风各与其冲对(7),课多者为胜(8)多胜少,久胜亟(9),疾胜徐。旦至食(10),为麦;食至日跌(11),为稷;跌至哺(12),为黍;晡至下哺(13),为叔(菽);下哺至日入(14),为麻。欲终日有云(15),有风,有日,当其时(16),深而多实(17);亡(无)云,有风日,当其时,浅而少实(18);有云风,亡(无)日,当其时,深而少实;有日,亡(无)云,不风,当其时者稼有败(19)。如食顷(20),小败;孰(熟)五斗米顷(21),大败。风复起,有云,其稼复起。各以其时用云色占种所宜(22)。雨雪,寒,岁恶。

  (1)魏鲜:汉人姓名。占候者。腊明:腊明日。八风:八方之风。(2)戎菽:胡豆。为:成熟。(3)小雨:衍文。(4)趣(cù)兵:急促起兵。(5)中岁:中等年成。(6)上岁:丰收年成。(7)与其冲对:与所向之风相对。(8)课:考核。(9)亟:短暂。(10)旦:平旦:指寅时。食:食时。指辰时。(11)日跌:日蹉跌而下,已过午。《天官书》作“日昳(dié)”。指未时。

  (12)晡(bū):晡时。指申时。(13)下晡:申时过后五刻。约今十八时过后,(14)日入:指酉时。 (15)终日:谓正月旦终一日(王先谦说)。(16)当其时:谓当三有(有云、有风、有日)之时。(17)深:茂盛。实:指粮食。(18)浅:不茂盛,(19)稼:作物。败:歉收。(20)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较短。(20)熟五斗米顷:煮熟五斗米的时间,形容时间较长。(22)种:指五谷中的每一种。

  是日光明(1),听都邑人民之声(2)。声宫(3),则岁美,吉;商,有兵(4);徽,旱;羽,水;角,岁恶。

  (1)是日:指正丹初一。(2)都邑:都会,城镇。声:指音乐之声。(3)宫:古乐五声音阶之一。五声音阶的次序是:宫、商、角、徵(zhǐ)、羽。(4)商,有兵:声商,岁有兵。因上文而有所省略。下三句类推。

  或从正月旦比数雨(1)。率日食一升,至七升而极(2);过之,不占。数至十二日,直(值)其月,占水旱。为其环域千里内占(3),即为天下候,竟正月(4)。月所离列宿(5),日、风、云,占其国。然必察太岁所在。金(6),穰(7);水(8),毁;木(9),饥;火(10),旱。此其大经也。

  (1)比(bì):接连。数(shǔ):计算。(2)极:最高限度。孟康曰:“正月一日雨而民有一什之食,二日雨民有二升之食,如此至七日已来献也。”(3)环域:周围。(4)竟:自始至终。(5)离:经历。(6)金:谓太岁在西方。金,指西方。(7)穰(ráng):丰收,(8)水:谓太岁在北方。(9)木:谓太岁在东方。

  (10)火:谓太岁在南方。

  正月上甲(1),风从东方来,宜蚕;从西方来,若旦有黄云,恶。

  (1)上甲:上旬的甲日。

  冬至短极,县(悬)土炭(1),炭动(2),麋鹿解角(3),兰根出(4),泉水踊(5),略以知日至(6),要决晷景(影、(7)。

  (1)悬土炭:冬至前三天,在平衡器的两端分别悬挂上与炭,重量相等。一年四季空气中变化不一的湿度对土与炭有程度不等的影响。冬至以后温度逐渐增大,炭的重量随之增加,平衡财向炭的一端倾斜;夏至以后,湿度逐渐减少,炭的重量随之缩减,平衡器则向上的一端斜。(2)炭动:谓炭重量的变动。(3)麋鹿解角:糜鹿每年随季解(脱落)角,而又生角。据传。麋于冬至解角,鹿于夏至解角。(4)出:谓发芽。(5)踊:活跃。(6)日至:指冬至与夏至。古人认为日行赤道南北.于冬至运行到极南之处,于夏至运行到极北之处,故称日至。(7)要:主要;关键之意。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1),百年中变,五百年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2),此其大数也(3)。

  (1)天运:自然的气数。(2)大备:意谓完成变化周期。(3)大数:即天运之气数。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1),日食三十六,彗垦三见(现),夜常星不见(现)(2);夜中星陨如雨者各一(3)。当是时,祸乱辄应,周室微弱,上下交怨,杀(弑)君三十六(4),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自是之后,众暴寡(5),大并小(6)。秦、楚、吴、粤(越)(7),夷狄也,为强伯(霸)。田氏篡齐(8),三家分晋(9),并为战国(10),争于攻取,兵革递起(11),城邑数屠(12),因以饥馑疾疫愁苦(13),臣主共忧患,其察机祥侯星气尤急(14)。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15),言从(纵)横者继踵(16),而占天文者因时务论书传(17),故其占验鳞杂米盐(18),亡(无)可录者。

  (1)春秋: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据《春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2)常星:恒星。避汉文帝讳改恒为常;(3)夜中星陨如雨者各一:据《春秋》,春秋时陨星事两次,一在鲁庄公七年,一在鲁僖公十六年。(4)杀,通“弑”。(5)暴:欺侮。(6)并:兼并。(7)秦、楚、吴、越:皆春秋时国名。因其不处于中原,故以“夷狄”视之。(8)田氏篡齐:齐国原为姜氏掌权,前391年田和篡齐而自立为君,前386年周天子正式承认田和为齐君。(9)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原为晋卿,前453年三家灭了知氏,瓜分晋国,晋君徒有虚名。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10)战国:战国时代。(11)兵革:兵器衣甲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递起:迭起。(12)屠:谓杀害生命。(13)因:连接。动词。(14)(jī)祥:祈求鬼神以致福。星气:星象与云气。(15)十二诸侯:指春秋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个诸侯国。七国:指战国时齐、秦、楚、燕、赵、韩、魏七个诸侯强国,即“七雄”。相王(wàng):互相尊称为王。(16)纵横:战国时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继踵:前后相接。(17)因:针对。时务:指当时的形势。书传:指占候之书。(18)鳞杂:像鱼鳞一样杂乱。米盐:比喻细碎。

  周卒为秦所灭。始皇之时(1),十五年间彗星四见(现)(2),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后秦遂以兵内兼六国(3),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又荧惑守心,及天市芒角,色赤如鸡血。始皇既死,適(嫡)庶相杀,二世即位(4),残骨肉(5),戮将相(6),太白再经天。因以张楚并兴(7),兵相跆籍(8),秦遂以亡。

  (1)始皇:秦始皇嬴政。前247——前210年在位。(2)十五年:指秦统一后十五年(前221——前207)。(3)内兼六国:《天官书》作“灭六王”,较妥,六王,指韩王韩安、赵王赵迁、魏王魏假、楚王熊负刍、燕王姬喜、齐王田建(4)。二世:秦二世胡亥。前209——前207年在位。(5)残骨肉:残杀兄弟、宗族。(6)戳将相:指杀害李斯、蒙恬。(7)张楚:秦未陈胜起义,号称“张楚”。(8)跆(tái)籍:践踏。同“骀藉”。

  项羽救钜(巨)鹿(1),枉矢西流(2),枉矢所触,天下之所伐射,灭亡象也。物莫直于矢,今蛇行不能直而枉者(3),执矢者亦不正,以象项羽执政乱也。羽遂合从(纵)(4),坑秦人(5),屠咸阳(6)。凡枉矢之流,以乱伐乱也。

  (1)项羽:本书有传。巨鹿:县名。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2)枉矢:星名。类似流星。(3)蛇行:蜿蜒曲折地前行。枉:曲也。(4)合纵:谓联合许多势力。(5)坑:活埋。项羽于巨鹿之战后,在新安坑秦卒四十万。(6)咸阳:秦都。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汉元年十月(1),五星聚于东井(2),以历推之,从岁星也。此高皇帝受命之符也。故客谓张耳曰:“东井秦地,汉王人秦,五星从岁星聚,当以义取天下。”秦王子婴降于枳道(3),汉王以属(嘱)吏(4),宝器妇女亡(无)所取,闭宫封门,还军次于霸上(5),以候诸侯(6)。与秦民约法三章(7),民亡(无)不归心者,可谓能行义矣,天之所予也。五年遂定天下,即帝位。此明岁星之崇义,东井为秦之地明效也。

  (1)汉元年:前206年。 (2)五星聚:我国古代用以表示五星(金、木、水、火、土)同时并现于天空一方的现象,据后人推算,汉元年十月无五星聚于东井之可能性。汉人所说,可能是欲神其事,而假言天象。(3)枳道:地名。在今西安市东北。(4)属(zhǔ):通“嘱”。嘱吏:委托于官吏。(5)霸上:地名。在今西安市东南。(6)候:等待。(7)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三年秋(1),大自出西,方,有光几中(2),乍北乍南,过期乃入。辰星出四孟(3)。是时,项羽为楚玉,而汉已定三秦(4),与相距(拒)荥阳(5)。太白出西方,有光几中,是秦地战将胜,而汉国将兴也。辰星出四孟,易主之表也(6)。后二年,汉灭楚。

  (1)(汉高帝)三年:前204年。 (2)几中:近逾身(晋灼说)。(3)出:出现。四孟:指每季的第一个月,即正月、四月、七月、十月。韦昭曰:“法当出四仲,出四孟,为易主之象也。”四仲,指每季的第二个月,即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4)三秦:项羽分封的雍、塞、翟三王国。在今关中地区。(5)荥阳:县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北。(6)表:象徵。

  七年,(1)月晕(2),围参、毕七重(3)。占曰:“毕、昂间,大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国也。昂为匈奴,参为赵(4),毕为边兵。”是岁高皇帝自将兵击匈奴,至平城(5),为冒顿单于所围(6),七日乃解。

  (1)(汉高帝)七年:前200年。(2)月晕:环绕月亮的光气。(3)重(chóng):层。(4)参为赵:谓参为赵(原赵国)之分野。(5)平城:县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6)冒顿(mòdú)单于:汉初时匈奴的君主。

  十二年春(1),荧惑守心(2)。四月,宫车晏驾(3)。

  (1)(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2)荧惑守心:李奇曰:“心为天王。”(3)宫车晏驾:皇帝死之讳称。

  孝惠二年(1),天开东北,广十余丈,长二十余丈。地动(2),阴有余(3);天裂,阳不足;皆下盛强将害上之变也。其后有吕氏之乱(4)。

  (1)孝惠二年:前193年。(2)地动:地震。(3)阴有余:谓有小的余震。(4)吕氏之乱:即诸吕(吕产、吕禄等)之乱。

  孝文后二年正月壬寅(1),天欃夕出西南。占曰:“为兵丧乱”其六年十一月(2),匈奴入上邵、云中(3),汉起三军以卫京师(4)。其四月乙已(5),水、木、火三合于东井。占曰:“外内有兵与丧,改立王公。东井秦也。”八月,天狗下梁野(6),是岁诛反者周殷长安市。其七年六月(7),文帝崩。其十一月戊戌(8),上、水合于危。占曰:“为雍沮,所当之国不可举事用兵,必受其殃。一曰将覆军。危,齐也(9)。”其七月,火东行,行毕阳(10),环毕东北,出而西,逆行至昂,即南乃东行。占曰:“为丧死寇乱。毕、昂、赵也(11)。”

  (1)孝文后二年:前162年。正月癸酉:正月庚子朔,无癸酉。(2)其六年:指孝文后六年(前158)。(3)上郡、云中:皆郡名。(4)京师:指长安。(5)四月乙已:四月一日。(6)天狗:星名。梁:汉代王国名。在今河南省东部。(7)其七年:指文帝后七年(前157)。(8)十一月戊戌:十一月十六日。(9)危,齐也:谓危宿当齐(原齐国)之分野。(10)毕阳:天街之南。(11)毕、昂,赵也:谓毕宿、危宿当赵之分野。赵:汉代王国名。

  孝景元年正月癸酉(1),金、水合于婆女。占曰:“为变谋,为兵忧。婺女,粤(越)也,又为齐(2)。”其六月乙丑(3),金、木、水三合于张。占曰:“外内有兵与丧,改立王公。张,周地(4),今之河南也(5),又为楚。”其二年七月丙子(6),火与水晨出东方。因守斗。占曰:“其国绝祀。”至其十二月,水、火合于斗、占曰:“为淬,不可举事用兵,必受其殃。”一曰:“为北军(7),用兵举事大败。斗,吴也,又为粤(越)。”是岁彗星出西南。其三月,立六皇子为王,王淮阳、汝南、河间、临江、长沙、广川(8)。其三年(9),吴、楚、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赵七国反(10)。吴、楚兵先至攻梁,胶西、胶东、淄川三国攻围齐。汉遣大将军周亚夫等戍止河南(11),以候吴楚之敝,遂败之。吴王亡走粤(越)(12),粤(越)攻而杀之:平阳侯败三国之师于齐(13),咸伏其辜,齐王自杀。汉兵以水攻赵城,城坏,王自杀。六月,立皇子二人、楚元王子一人为王,王胶西、中山、楚。徒济北为临川王,淮阳为鲁王;汝南为江都王。七月,兵罢。天狗下,占为:“破军杀将。狗又守御类也,天狗所降,以戒守御。”吴、楚攻梁,梁坚城守,遂伏尸流血其下(14)。

  (1)孝景元年:前156年。正月癸酉:正月九日。(2)婺女,粤也,又为齐:谓女宿当越之分野,又为齐之分野。下类推。(3)七月乙丑:七月三日。(4)张·周地:渭张宿乃周之分野。(5)今:汉代。河南:郡名。治洛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6)其二年:孝景二年(前155)。七月丙子:七月丁亥朔,无丙子。王先谦曰,“七月”乃“十月”之讹。十月丙子,十月十六日。(7)北军:失败之军。(8)淮阳、汝南、河间、临江、长沙、广川:景帝二年三月所立的六个王国名。(9)其三年:孝景三年(前154)。(10)七国:此七国,皆汉代诸侯王国。(11)周亚夫:周勃之子。本书卷四十有传。戍止:军队驻守。(12)亡走:逃奔。越:指东匝。参考本书《两越传》。(13)平阳侯:曹奇。此时击齐者为将军栾布。平阳侯曹奇为栾布之副将。(14)伏尸:倒于地之尸体。

  三年(1),填(镇)星在娄,几入,还居奎。奎,鲁也。占曰:“其国得地为得填(镇)。”是岁鲁为国(2)。

  (1)三年:即孝景三年。(2)鲁:汉代王国名。

  四年七月癸未(1),火入东井;行阴(2),又以九月已未入舆鬼(3),戊寅出(4)。占曰:“为诛罚,又为人灾。”后二年,有栗氏事(5)”。其后未央东阙灾(6)。

  (1)(孝景)四年:前153年。七月癸未:七月九日。(2)行阴:谓黄道之北。(3)九月己未:九月甲戌朔,无己未。(4)戊寅:(九月)五日。(5)栗氏事:景帝栗后事件。见本书《外戚传》。(6)未央:宫殿名。

  中元年(1),填(镇)星当在觜觿、参,去居东井。占曰:“亡地,不乃有女忧。”其三年正月丁亥(2),金、木合于觜觿,为白衣之会。三月丁酉(3),彗星夜见(现)西北,色白,长丈,在觜觿,且去益小(4),十五日不见。占曰:“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觜觿,梁也。”其五月甲午(5),金、木俱在东井。戊戌(6),金去木留,守之二十日。占曰:“伤成于戊(钺)(7)。木为诸侯,诛将行于诸侯也。”其六月壬戌(8),蓬星见西南,在房南,去房可二丈,大如二斗器,色白;癸亥(9),在心东北,可长丈所;甲子(10),在尾北,可六丈;丁卯(11),在箕北,近汉,稍小,且去时,大如桃。壬申去(12),凡十日(13)。占曰:“蓬星出,必有乱臣。房、心间,天子宫也。是时梁王欲为汉嗣,使人杀汉争(诤)臣袁盎(14)。汉按诛梁大臣,斧戊(钺)用。梁王恐惧,布车入关,伏斧戊(钺)谢罪(15),然后得免。

  (1)中元年:前149年。(2)其三年:即孝景中三年(前147)。王念孙曰:“中三年在下文,则此‘三年’当作‘二年’。”中华书局点校本采王氏说。实误。此上文有“其三年,又“三年”;而此句中“正月丁亥”,乃景帝中三年正月十五日,中二年正月己酉朔,无丁亥。(3)三月丁酉:(中三年)三月二十六日。(4)且:将也。(5)五月甲午:(中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6)戊戌:(五月)二十八日。(7)戊(yuè):“钺”的本字。大斧。(8)六月壬戍:(中三年)六月二十二日。(9)癸亥:(六月)二十二日。 (10)甲子:(六月)二十四日。(11)丁卯:(六月)二十七日。(12)壬申:(七月)三日。(13)凡十日:自壬戌至壬申。(14)争(诤)臣:直谏之臣。袁盎:本书卷四十九有传。(15)伏斧戊(戊)谢罪:伏于斧戊下,表示罪该诛死,实求赦免。

  中三年十一月庚午夕,金、火合于虚,相去一寸(1)。占曰:“为铄,为丧。虚,齐也。”

  (1)中三年十一庚午夕等句:此条不见于《景纪》。《景纪》只书中三年九月“有星孛于西北”。此文“金、火合于虚”,是否与“星孛于西北”有一定关系?此文“十二月庚午”是否“九月庚午”之误?中三年十一月甲戌朔,无庚午;而九月甲子朔,庚午乃七日。且上段已言及中三年正月、六月,此文言九月似是,言“十一月”则时间颠倒了(是时以十月为岁首)。

  四年四月丙申(1),金、木合于东井。占曰:“为白衣之会。井,秦也。”其五年四月乙已(2),水、火合于参。占曰:“国不吉。参,梁也。”其六年四月(3),梁孝王死。五月,城阳王、济阴王死。六月,成阳公主死。出入三月,天子四衣白(4),临邸第(5)。

  (1)四年:即孝景中四年(前146)。四月丙申:四月初一。(2)其五年:孝景中五年(前145)。四月乙已:四月十六日。(3)其六年:孝景中六年(前144),(4)四衣白:四次穿丧服。(5)临邸第:亲至(丧者)住宅吊丧。

  后元年五月壬午(1),火、金合于舆鬼之东北,不至柳,出舆鬼北可五寸。占曰:“为铄,有丧。舆鬼,秦也。”丙戌(2),地大动(3),铃铃然(4),民大疫死,棺贵(5),至秋止。

  (1)后元年:孝景后元年(前143)。五月壬午:五月五日。(2)丙戌:(五月)九日。(3)地大动:大地震。(4)铃铃:声也。形容地震之声。(5)棺贵:棺材价格高昂。(6)秋止:谓余震到秋天才停止。

  孝武建元三年三月(1),有星孛于注、张(2),历太微,干紫宫,至于天汉。《春秋》、星孛于北斗,齐、宋、晋之君皆将死乱(3)。”今星孛历五宿,其后济东、胶西、江都王皆坐法削黜自杀,淮阳、衡山谋反而诛。

  (1)建元三年:前138年。(2)注:柳宿。南方七宿之第三宿。(3)《春秋》等句:引文见《左传》文公十四年载周内史叔服语。

  三年四月,有星孛于天纪(1),至织女。占曰:“织女有女变,天纪为地震。”至四年十月而地动,其后陈皇后废(2)。

  (1)天纪:星官名。属天市垣,共九星。(2)陈皇后:武帝陈后。本书《外戚传》有传。

  六年(1),荧惑守舆鬼。占曰:“为火变,有丧。”是岁高园有火灾(2),窦太后崩(3)。

  (1)(建元)六年:前135年。(2)高园:汉高帝陵。 (3)窦太后:文帝窦后,本书《外戚传》有传。

  元光元年六月(1),客星见于房。占曰:“为兵起。”其二年十一月,单干将十万骑人武州(2),汉遣兵三十余万以待之。

  (1)元光元年:前134年。(2)单于:匈奴之君主。武州:县名。今山西左云县。

  元光中(1),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2)。

  (1)元光: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前134——前129)。(2)兵革:指战争。

  元鼎五年(1),太白入于天苑(2),占曰:“将以马起兵也。”一曰:“马将以军而死耗”,其后以天马故诛大宛(3),马大死于军。

  (1)元鼎五年:前112年。(2)天苑:星官名。属室宿,一星。(3)天马:大宛出产的汗血马。大宛(yuān):西域国名。

  元鼎中(1),荧惑守南斗。占曰:“荧惑所守,为乱贼丧兵;守之久,其国绝祀。南斗,越分也(2)。”其后越相吕嘉杀其王及太后,汉兵诛之,灭其国。

  (1)元鼎: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前116——前111)。(2)越分:越之分野。(3)汉诛南越事,详见本书《两越传》。

  元封中(1);星孛于河戍(2),占曰:“南戍为越门(3),北戍为胡门(4)。”其后汉兵击拔朝鲜(5),以为乐浪、玄菟郡(6)。朝鲜在海中,越之象也;居北方,胡之域也。

  (1)元封:汉武帝年号,共六年(前110——前105)。(2)河戍:星名。指南河星、北河星。(3)南戍:即南河(星官名,属井宿,共三星)。(4)北戍:即北河(星官名,属井宿,共三星)(5)击拔:攻克。朝鲜:古族名,古国名。本书卷九十五有传。(6)乐浪、玄菟:汉代两郡名。

  太初中(1),星孛于招摇。《星传》曰:“客星守招摇,蛮夷有乱,民死君。”其后汉兵击大宛,斩其王。招摇,远夷之分也。

  (1)太初:汉武帝年号,共四年(前104——前101)。

  孝昭始元中(1),汉宦者梁成恢及燕王候星者吴莫如见蓬星出西方天市东门(2),行过河鼓,入营室中。恢曰:“蓬星出六十日,不出三年,下有乱臣戮死于市。”后太白出西方,下行一舍,复上行二舍而下去。太白主兵,上复下,将有戮死者。后太白出东方,入咸池。东下入东井。人臣不忠,有谋上者。后太白入太微西藩第一星,北出东藩第一星,北东下去。太微者,天廷也,太白行其中,宫门当闭,大将被(披)甲兵,邪臣伏诛。荧惑在娄,逆行至奎,法曰“当有兵”。后太白人昴。莫如曰:“蓬星出西方,当有大臣戮死者。太白星入东井、太微廷,出东门,汉有死将。”后荧惑出东方,守太白。兵当起,主人不胜。后流星下燕万载宫极(3),东去,法曰“国恐,有诛”。其后左将军桀、票(骠)骑将军安与长公主、燕刺王谋乱(4),咸伏其辜。兵诛乌桓(5)。

  (1)始元:汉昭帝年号,共六年。(前86——前81)。(2)梁成恢:姓梁成,名恢。燕王:刘旦。武帝之子。本书《武五子传》有传。吴莫如:吴姓。汉人以莫如为通常之命名(陈直说)。(3)万载宫:燕王国宫殿名。极:屋顶。(4)桀:上官桀。安:上官安。长公主:武帝之长女(鄂邑盖长公主)。燕刺王:刘旦。(5)乌桓:古代东北方族名,古国名。

  元凤四年九月(1),客星在紫宫中斗枢极间(2),占曰:“为兵。”其五年六月,发三辅郡国少年诣北军(3)。五年四月,烛星见奎、娄间。占曰“有土功;胡人死,边城和。”其六年正月,筑辽东、玄菟城(4)。二月,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乌桓还。

  (1)元凤四年:前77年。(2)斗:此字疑衍。王念孙曰:“‘枢’上本无‘斗’字。枢,左右枢也。极,北极也。北极五星在紫宫中,而左枢、右枢为紫宫前门,故曰‘在紫宫中枢间’。后人以枢为北斗第一星,故加‘斗’字。不知北斗在紫宫外,不得言‘紫宫中斗枢极间’也。《占经·客星占》引此无‘斗’字。”(3)三辅: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北军:汉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以屯守长安城内北部,故称。(4)辽东、玄菟:皆汉代郡名。

  元平元年正月庚子(1),日出时有黑云,状如风■乱鬊(2),转出西北,东南行,转而西,有顷亡(3)。占曰:“有云如众风,是谓风师,法有大兵。”其后兵起乌孙(4),五将征匈奴。

  (1)元平元年:前74年。正月庚子:正月二日。(2)鬊(shùn):乱发。(3)有顷:一会儿。(4)乌孙:西域国名。

  二月甲申(1),晨有大星如月,有众星随而西行。乙酉(2),牂云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西行。大星如月,大臣之象,众星随之,众皆随从也。天文以东行为顺,西行为逆,此大臣欲行权以安社稷。占曰:“太白散为天狗(3),为卒起(4)。卒起见(现),祸无时,臣运柄。牂云为乱君。”到其四月,昌邑王贺行淫辟(僻)(5),立二十七日,大将军霍光白皇太后废贺(6)。

  (1)二月甲申:二月十七日。(2)乙酉:(二月)十八日。(3)天狗:星名。(4)卒起:星名。(5)昌邑王贺:本书《武五子传》附其传。(6)霍光:本书有其传。白:报告。

  三月丙戌(1),流星出翼、轸东北,干太微,入紫宫。始出小,且入大,有光。入有顷,声如雷,三鸣止。占曰:“流星人紫宫,天下大凶。”其四月癸未(2),宫车晏驾。

  (1)三月丙戌:三月戊戌朔。无丙戌。(2)四月癸未:四月十七日。

  孝宣本始元年四月壬戌甲夜(1),辰星与参出西方。其二年七月辛亥夕(2),辰星与翼出,皆为蚤(早)。占曰:“大臣诛。”其后荧惑守房之钩钤(3)。钩钤,天子之御也。占曰:“不太仆(4),则奉车(5),不黜即死也。房、心,天子宫也。房为将相;心为子属也。其地宋,今楚彭城也(6)。四年七月甲辰(7),辰星在翼,月犯之。占曰:“兵起,上卿死将相也。”是日,荧惑入舆鬼天质(8)。占曰:“大臣有诛者,名曰天败在大人之侧。”

  (1)本始元年:前73年。四月壬戌:四月二日。甲夜:初更时候。(2)七月辛亥:七月申寅朔,无辛亥。(3)钩钤:星官名。属房宿,为房宿的辅官,共两星。(4)太仆:官名。汉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5)奉车:官名。即奉车都尉,掌皇帝乘舆马。(6)彭城:县名。今江苏徐州。(7)四年:即本始四年(前70)。七月甲辰:七月二日。(8)天质:星名。

  地节元年正月戊午乙夜(1),月食荧惑(2),荧惑在角、亢。占曰:“忧在宫中,非贼而盗也。有内乱,谗臣在旁。”其辛酉(3),荧惑入氐中。氐,天子之宫,荧惑人之,有贼臣。其六月戊戌甲夜(4),客星又居左右角间,东南指,长可二尺,色白。占曰:“有奸人在宫廷间。”其丙寅(5),又有客星见贯索东北。南行,至七月癸酉夜入天市(6),芒炎(焰)东南指,其色白。占曰:“有戮卿。”一曰:“有戮王。期皆一年,远二年(7)。”是时,楚王延寿谋逆自杀。四年(8),放大将军霍光夫人显、将军霍禹、范明友、奉车霍山及诸昆弟宾婚为侍中、诸曹、九卿、郡守皆谋反,咸服其辜(9)。

  (1)地节元年:前69年。正月戊午:正月十九日。乙夜:二更时候。(2)月食荧惑:月遮掩荧惑(火星)。(3)辛酉:二十二日。(4)六月戊戌:六月二日。(5)丙寅:三十日。(6)七月癸酉:七月七日。(7)远二年:谓远者二年。(8)四年:即地节四年(前66)。(9)(霍氏)谋反:事见本书《霍光传》。

  黄龙元年三月(1),客星居王梁东北可九尺(2),长丈余,西指,出阁道间,至紫宫。其十二月,宫车晏驾。

  (1)黄龙元年:前49年。(2)王梁:即王良星。

  元帝初元元年四月(1),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占曰:“为水饥”。其五月,勃海水大溢。六月,关东大饥,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2)。

  (1)初元元年:前48年。(2)琅邪郡:郡治东武(今山东诸城)。

  二年五月(1),客星见昂分,居卷舌东可五尺(2),青白色,炎(焰)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其十二且,钜(巨)鹿都尉谢君男诈为神人(3),论死,父免官。

  (1)二年:即初元二年(前47)。(2)卷舌:星官名。属昴宿,共六星。今属英仙座。(3)巨鹿:郡名。治巨鹿(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都尉:官名,掌郡军事。谢君男:谢君之子。

  五年四月(1),彗星出西北,赤黄色,长八尺所,后数日长丈余,东北指,在参分。后二岁余,西羌反(2)。

  (1)五年:即初元五年(前44)。(2)羌:古族名。活动于西方,故称西羌。

  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戊子(1),有流星出文昌(2),色白,光烛地,长可四丈,大一围(3),动摇如龙蛇形。有顷,长可五六丈,大四围所(许)(4),屈折委曲,贯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间。后屈如环,北方不合,留一刻所(许)。占曰:“文昌为上将贵相。”是时帝舅王凤为大将军(5),其后宣帝勇子王商为丞相(6),皆贵重任政。凤妒商,谮而罢之。商自杀,亲属皆废黜。

  (1)建始元年:前32年。九月戊子:九月二十八日。(2)文昌:星官名。属紫微垣,共六星。今属大熊座。(3)大一围:粗约一抱。(4)所:通“许”。约计之辞。(5)王凤:元后王政君之弟。《元后传》载其事。(6)王商:元后王政君之侄。《元后传》载其事。

  四年七月(1),荧惑逾岁星(2),居其东北半寸所(许)如连李(3)。时岁星在关星西四尺所(许)(4),荧惑初从毕口大星东东北往,数日至,往疾去迟。占曰:“荧惑与岁星斗,有病君饥岁。”至河平元年三月(5),旱,伤麦,民食榆皮。二年十二月壬申(6),太皇太后避时昆明东观(7)。

  (1)四年:即建始四年(前29)。(2)逾(yú):逾越。(3)连李:即连理。(4)关星:星名。属毕宿,一星。今属金牛座,(5)河平元年:前28年。(6)二年:河平二年(前27)。十二月壬申:十二月十二日。(7)太皇太后:指邓成王太后。避时:避与荧惑触之时,因其占有病君之故。昆明:池名。

  十一月乙卯(1),月食填(镇)星,星不见(现),时在舆鬼西北八九尺所(许)。占曰:“月食填(镇)星,流民千里。”河平元年三月(2),流民入函谷关(3)。

  (1)(四年)十一月乙卯:十一月十三日。(2)河平元年:前28年。(3)函谷关:关名。在今河南新安东。

  河平二年十月下旬(1),填(镇)星在东井轩辕南端大星尺余,岁星在西北尺所(许),荧惑在其西北二尺所(许),皆从酋方来。填(镇)星贯舆鬼,先到岁星次,荧惑亦贯舆鬼。十一月上旬,岁星、荧惑西去填(镇)星,皆西北逆行。占曰:“三星若合,是谓惊位,是谓绝行,外内有兵与丧,改立王公。”其十一月丁巳(2),夜郎王歆大逆不道(3),牂柯太守立捕杀歆(4)。三年九月甲戌(5),东郡庄平男子侯母辟兄弟五人群党为盗(6),攻燔官寺,缚县长吏,盗取印缓,自称将军。三月辛卯(7),左将军千秋卒(8),右将军史丹为左将军(9)。四年四月戊申(10)。梁王贺薨。

  (1)河平二年:前27年。(2)十一月丁巳:十一月二十七日。(3)夜郎王歆:西南地区夜郎国王,名歆。(4)牂柯:郡名。治故且兰(在今贵州贵定东北)。太守:郡长官。立:名立,字少兴,姓陈。官不韦令,连然长,金城司马,牂柯太守,终于天水太守。(陈直说)(5)三年:河平三年(前26)。九月甲戌:九月十九日。(6)东郡:郡名。治濮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庄:“茌”之误。茌平:县名。在今山东茌平西南。(7)三月辛卯:三月三日。(8)千秋:戈阳侯任千秋。见《百官表》。(9)史丹:本书卷八十二有其传。(10)四年:河平四年(前25)。四月戊申:四月二十六日。

  阳朔元年七月壬子(1),月犯心星。占曰:“其国有忧,若有大丧。房、心为宋,今楚地(2)。”十一月辛未(3),楚王友薨。

  (1)阳朔元年:前24年。七月七日。(2)今楚地:汉代楚王国之地。在今江苏徐州市一带,(3)十一月辛未:十一月二十八日。

  四年闰四月庚午(1),飞星大如缶(2),出西南,入斗下。占曰:“汉使匈奴。”明年,鸿嘉元年正月(3),匈奴单于雕陶莫皋死。五月甲午(4),遣中郎将杨兴使吊(5)。

  (1)四年:阳朔四年(前21)。闰月庚午:闰十二月十五日。(2)缶(fǒu):小口大肚的瓦器。(3)鸿嘉元年:前20年。(4)五月甲午:五月十二日。(5)使吊:出使吊丧。

  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1),东方有赤色(2),大三四围,长二三丈,索索如树(3),南方有大四五围(4),下行十余丈,皆不至地灭。占曰:“东方客之变气,状如树木,以此知四方欲动者。”明年十二月己卯(5),尉氏男子樊并等谋反(6),贼杀陈留太守严普及吏民(7),出囚徒(8),取库兵(9),劫略令丞(10),自称将军,皆诛死。庚子(11),山阳铁官亡徒苏令等杀伤吏民(12),篡出囚徒(13),取库兵,聚党数百人为大贼,逾年经历郡国四十余(14)。一日有两气同时起,并见(现);而并、令等同月俱发也。

  (1)永始二年:前15年。二月癸未:二月二十八日。(2)有赤色:当作“有赤白气”(王念孙)说。(3)索索:犹“瑟瑟”。象声辞。(4)有:其下脱一“气”字(王念孙说)。(5)明年:指永始三年(前14)。十二月己卯:十二月五日。(6)尉氏:县名。今河南尉氏。樊并:起义首领。(7)陈留:郡名。治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8)出囚徒:释放囚禁的奴隶。(9)兵:武器。(10)令、丞:官名。县之官吏。(11)庚子:(十二月)二十六日。(12)山阳:县名。在今河南焦作市东。铁官:官名。掌冶铁与制造铁器。铁官亡徒:铁官属下的逃亡奴隶。苏令:起义首领。(13)篡出囚徒:(从牢狱中)劫出拘禁的奴隶。(14)逾年:过了年。即到了第二年。

  元延元年四月丁酉日时(1),天晴晏(2),殷殷如雷声(3),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余丈,皎然赤白色(4),从日下东南去。四面或大如盂,或如鸡子,耀耀如雨下(5),至昏止(6)。郡国皆言星陨。《春秋》星陨如雨为王者失势诸侯起伯(霸)之异也。其后王莽遂颛(专)国柄(7)。王氏之兴萌于成帝时,是以有星陨之变。后莽遂篡国。

  (1)元延元年:前12年。四月丁酉:四月初一。日:申时,午后四时左右。也作“日晡”。(2)晴晏:晴朗无云。(3)殷殷(yǐnyǐn):震动声。(4)皎然:明亮貌。(5)耀耀:闪烁貌。

  (6)昏:黄昏。(7)专国柄:掌握国家大权。

  绥和元年正月辛未(1),有流星从东南入北斗,长数十丈,二刻所(许)息(2),占曰:“大臣有系者。”其年十一月庚子(3),定陵侯淳于长坐执左道下狱死(4)。

  (1)绥和元年:前8年。正月辛未:正月丙子朔,无辛未。(2)二刻:半小时。(3)十一月庚子:十一月三十日。(4)左道:邪道:妖术。

  二年春(1),荧惑守心。二月乙丑(2),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3),自杀。三月丙戌(4),宫车晏驾。

  (1)二年:绥和二年(前7)。(2)乙丑:二十六日。《成纪》、《百官表》俱作“壬子(十三日)”。(3)翟方进:本书卷八十四有其传。塞:补救。(4)三月丙戌:三月十八日。

  哀帝建平元年正月丁未日出时(1),有著天白气(2)。广如一匹布,长十余丈,西南行,喧如雷,西南行一刻而止(3);名曰天狗。传曰:“言之不从,则有犬祸诗妖。”到其四年正月、二月、三月(4),民相惊动,喧哗奔走,传行诏筹祠西王母(5),又曰“从(纵)目人当来(6)。十二月(7),白气出西南,从地上至天,出参下,贯天厕(8),广如一疋布,长十余丈,十余日去。占曰:“天子有阴病。”其三年十一月壬子(9),太皇太后诏曰(10):“皇帝宽仁孝顺,奉承圣绪(11),靡有解(懈)怠,而久病未瘳(12)。夙夜惟思(13),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14)。《春秋》大复古(15),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如故(16)。”

  (1)建平元年:前6年。正月丁未:正月十四日。(2)著:附着。(3)西南行:此三字涉上文而衍(王念孙说)。一刻:十五分钟。“而”乃“所”之误(王念孙说)。(4)其四年:建平四年(前3)。(5)祠:祭祀。西王母:传说中的神母。(6)纵目人:谓妖(叶德辉说)。(7)十二月:此指建平元年十二月。(8)天厕:星名。(9)其三年:建平三年(前4)。十一月壬子:十一月五日。(10)太皇太后:指元后王政君。(11)圣绪:皇帝的世系。(12)瘳(chōu):病愈。(13)凤夜惟思:朝夕深思。(14)殆:大概。继体:继承帝位。改作:谓改制。(15)大:注重。(16)甘泉:山名,宫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南。泰畤:天帝祠。汾阴:县名。在今山西万荣西南。后土:地神祠。

  二年二月(1),彗星出牵牛七十余日。传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2)。彗而出之,改更之象也。其出久者,为其事大也。”其六月甲子(3),夏贺良等建言当改元易号,增漏刻(4)。诏书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5),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刻漏以百二十为度(6)。八月丁巳(7),悉复蠲除之,贺良及党与皆伏诛流放。其后卒有王莽篡国之祸。

  (1)二年:建平二年(前5)。(2)三正:历元建子、建丑、建寅。夏代建寅,以农历正月一日为岁始,殷代建丑,以十二月为岁始,周代建子,以十一月一日为岁始。(3)六月甲子:六月九日。(4)漏刻:古代计时器。即漏壶。壶部件上刻符号以表时刻,昼夜百刻,故称漏刻。每刻为今14.4分钟。(5)元将:此二字不宜去;否则,“太初”与武帝年号相同。(6)刻漏以百二十为度:每昼夜百二十刻,每刻为今12分钟。(7)八月丁已:八月三日。(8)蠲(juān)除:免除。

  元寿元年十一月(1),岁星入太微,逆行千右执法(2)。占曰:“大臣有忧,执法音诛,若有罪。”二年十月戊寅(3),高安侯董贤免大司马位(4),归第自杀。

  (1)元寿元年:前2年。(2)右执法:星官名。属太微垣,一星,即室女座B星。(3)二年:元寿二年(前1)。十月戊寅:十月辛卯朔,无戊寅。

  (4)董贤:本书《佞幸传》有其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