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既减负,又增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使师生变得更加聪明,更智慧,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可是目前还有些值得重视的情况未能引起重视,现介绍两封来信。
一个中学生来信说--听了您的报告,我们都十分高兴,您真是我们的大朋友。我们非常渴望老师都能像您那样理解我们。
"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
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我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听到这种美好的语言。
我们班主任如同警察,天天盯着我们,老让我们紧张。
他说:"我的耳朵特别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手掌心,你们在我这班上就得老实点。我教了十几年书,把学生的心理早摸透了,别跟我玩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我们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好的老师应当是有学识、有品格、有风度、有智慧的老师。他们睿智、幽默、风趣,待人以诚,与人平等,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之间能互相理解,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对学生没偏见,决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上课不照本宣科,不生搬硬套。
可是我遇到的老师,这样的比较少,所以我们前些天已决定举行一次"中华全国坏老师选拔锦标赛"。
亏了您来了,否则我们真要开赛了。我们班的班主任可能要名列前茅。
听了您的报告,我们懂得了其实每个老师都是为我们好。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一下教育艺术呢?为什么不讲讲"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呢?
一位首都师大毕业生来信说--我从首都师大毕业后,来到中学,教了两年书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听您的课没白听,选修教育艺术、演讲美学,没白选,真有用,真解渴。
和我们一块毕业的同学讲:我们在系里学到不少知识,如果没有学教育艺术就不会教;学到不少政治理论,如果没有学演讲美学就不会讲。正因为我们学习了这两门课,就形成了我们首都师大毕业生的一大特色。
我们掌握了这两门课之后,如虎添翼,在讲课时,游刃有余,学生学变成美的享受,老师讲也是美的享受。
首都师大的特色就是使教育上升为科学,再上升为艺术,这一点我们得天独厚。
希望您继续帮助我们,《教育艺术》杂志我们每期都读,特别希望读到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老师们的文章。
另外,我再介绍一些先进教师、知名讲师对加入WTO后如何更新教学观念的思考。
一、教与学的过程不在于学生对教师多么礼貌,而在于师生之间能否互相尊重,共同追求真理与智慧。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二、教与学之间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共同提出多少新问题,时时有求知渴望,时时提出为什么。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三、教与学的过程,师生之间不在于死记硬背了多少条文与公式,而在于创造出共同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四、教与学的过程,不在于留了多少作业,而在于学生在与教师的共同探讨中,能否产生强烈的好奇与兴趣。形成好奇心、探求欲、创新欲,教学才能有实效。
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在于老师给学生"填鸭"多少,灌输多少,而在于师生之间在相互切磋中,不断地形成是与非的判断力,弄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在于对某些权威的信任度,而在于师生间不受权威的制约,强化自信力。
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间不在于了解并掌握了社会与自然的哪些现象,而在于认清了社会与自然的法则与规律。
八、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在于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是否形成了教与学的美的享受,逐步地增进着彼此的智慧。
总之,加入WTO,既是引"狼"入室,也是与"狼"共舞;既要不违反国际游戏规则,又要善于竞争博弈,争取胜利。这时我们的教育培训就不只是简单增加几种常识,掌握几项定理,也不只是掌握几种方法,而是需要不断地增加学生的智慧。
凡不重视智慧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民族。
一个善于创造的民族,才是有智慧的民族,才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
这些,都启发我们要全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进而培养一批有高智慧并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体怎么办?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
有意识地进行无意识的教育。
使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研究性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地学,既学得已知,更能掌握未知。
校长领导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及创造性教学。
今天,我想从外孙女的教育入手,谈六个力度,这样讲可能会做到深入浅出。
一次,我带两岁的外孙女小京京在校园散步,一位老教授问她:为什么还没上幼儿园?
答:我还没学历哪!
问:你有什么?
答:我就有点学问。
问:长大了想干什么?
答:攻一回博士后。从这个问答中,可以感到: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创造适宜的环境。"孟母三迁"为了创造环境,今后我们校长、老师也应考虑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环境。
又一次,一位女同志和一位男同志到我家,小京京一边送水,一边对客人说:
"Wonderful--真棒!""Beautiful--真漂亮!"学外语不仅要有一个语言环境,还要会听,会说。要有感知力、记忆力,并要有判断力、联想力及创造力。
一次,一位研究《易经》的老先生和我聊《易经》,小京京问这位老先生:"您懂《易经》吗?您不懂我告诉您,《易经》有三个方面:
一、变易,二、不易,三、简易。春夏秋冬是变化变易。
客观规律是不变的。懂得了规律就简单了。"这个问答体现了孩子的一种勇气与自信,敢于在长者面前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