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曾宪梓之母用坚强来感染孩子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 作者:宿春礼


  曾宪梓就是享誉世界的“领带大王”金利来的总裁,他和夫人靠着一把剪刀赢得了金利来在世界的地位。他成功之后热衷于公益事业,为祖国和家乡捐款4.5个亿,被世人称赞。他的成功与他妈妈的教育密不可分,妈妈的坚强给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并让其受益一生。
  
  曾宪梓深有感触地说:“从妈妈带着我们的艰苦生活中,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深深感受到穷苦人家不可言传的那种疾苦,我心里面便有一股强烈的志气,那就是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做人,一定要改变这种贫穷的生活。妈妈勇于改变命运的精神激励着我,妈妈是改造命运的勇者。”
  
  曾宪梓的父亲曾荣发,是一个极其典型的勤劳朴实的客家人。但是,过度的劳累使父亲过早地离家人而去。父亲去世之后,年仅32岁的母亲,带着9岁的宪概、4岁的宪梓,半饥半饱地度过他们含辛茹苦的岁月。
  
  曾宪梓的母亲蓝优妹是贤良淑贞、勤俭刻苦的客家妇女的典型。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她必须精打细算,万事从长计议。孩子们是支撑她活下去、奋斗下去的唯一希望。
  
  但是生活的贫困并没有因为她的坚强而得到上天的眷顾。一家人总是在贫困中挣扎。
  
  青黄不接的日子,一家大小只能靠旱地里的番薯充饥,生活完全没有经济来源。为了活下去,母亲不得不用柔弱的肩膀,大担大担地替人家挑石灰。那个时候的房子不是用水泥做的,而是用石灰做的。母亲像男人一样一担一担地挑,然后主家也像对待男人一样,按担子计数,给母亲工钱。母亲赚的工钱用来购买一家人的口粮和油盐。
  
  但是挑石灰的工作不是每天都有,为了生活下去,母亲安顿好两个小兄弟之后,决定跟着盐商雇佣的挑盐的队伍,从梅县挑盐到江西去卖,并且也像男人一样挑着满满一大担盐,遇山爬山、遇水涉水。
  
  这是一件连男人都不轻易做的苦差事,因为只有等到挑一担盐到达江西后,盐担无亏无损,刻薄的盐商才会记工算钱。母亲通常一去就是十来天,在泥巴地里玩累了的小宪梓,常常用他泥乎乎的小手托着小脸蛋儿,坐在自家的门槛上,眼巴巴地盼着他的妈妈回来。
  
  母亲坚韧的性格从小就刻在了曾宪梓的心中,母亲那种不怕困难、遇事沉着冷静又好钻研的性格也深入到了他的骨子里,使得他在日后的创业中能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也为他的人生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要做到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就必须从小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品格健全、意志坚定的精神。
  
  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也会遭遇成长过程中的寒风冷雨。当他们能够勇敢面对的时候,他们便会获得成功,当他们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的时候,就失去了继续向前的勇气。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厄运对乐观的人无可奈何,面对厄运和打击,乐观的人总会勇敢地迎接!因此,妈妈要告诉孩子,跌倒了不要怕,勇敢地站起来就能看到一片蓝天!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不但要像曾宪梓的母亲那样,用自己的言行让孩子养成坚强的品格,还要不断锻炼孩子的勇气!
  
  在锻炼孩子的勇气方面,英国人的做法值得妈妈们学习。英国西南部的瓦伊河畔,有一所由少年探险组织建立的河流探险训练中心,专门为孩子们提供探险机会,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在那里,孩子们每天一早就来到河边,由专门的人负责教他们游泳和划船。训练是艰苦而紧张的,每一次练习都有孩子落水或受伤。在激流中拼搏,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孩子们在这里不仅仅学习了划船等技术,还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勇敢的精神,同时也懂得了互敬互爱和团结合作。
  
  在英国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学习某种技巧,而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培养其勇敢精神,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英国人的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首先要求妈妈是勇敢的人。只有勇敢的妈妈才能培养出勇敢的孩子。如果妈妈自身对困难或对带有一点危险性的活动感到害怕,那么培养出的孩子就不可能有勇敢的精神。有些妈妈为孩子的安危担忧而牺牲了锻炼孩子的机会。想想看,一个懦弱的妈妈怎会培养出一个富有勇敢精神而有毅力的孩子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