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会从7月11日开到16日。专家们的发言正是我们需要的,比如:《对苏联、东欧最近经济体制发展情况的评述》(布鲁斯)、《计划与市场--在不用指令性计划指标的情况下对经济的控制》(肯德)、《东欧国家工业企业的决策权》(格兰尼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格形成问题》(伍德)、《苏联和匈牙利决定价格的经验》(斯特鲁明斯基)、《苏联和东欧在工资、奖励和收入分配上的经验》(考斯塔)、《国际上对中国体制改革问题的看法》(林重庚)。林重庚的独特视角引起了会议组织者的注意。他认为,虽然中国的经济体制同苏东国家十分相似,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中国的经济信息系统比苏东国家薄弱得多,不知道计划是怎么做出来的?国外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不能算是“计划经济”。
谈及改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布鲁斯说,世上并不存在一个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本来预期要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可能得不到解决,还会带来新的问题。改革会产生同目标不一致的副作用。专家们强烈建议中国采用“一揽子”改革方案。然而,从莫干山上下来,他们去上海、杭州、重庆考察一圈儿回到北京后,对中国的观察和理解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看到中国这么穷,各地差距这么大,不能一揽子改革,要有总体规划,有明确的改革目标,一步一步进行,先改必须改又能够改的领域,逐步扩大改革范围。
10份简报记录了每一场发言的要点,以及讨论的专题,严肃有余。生动的面貌却在薛暮桥回忆录中留下痕迹:“莫干山,有翠竹千顷,景色宜人,剑池飞瀑最为幽胜。我早起散步游剑池,曾赋诗抒情:幽谷飞瀑涤俗尘,林泉深处养劳神。文山会海无已付,不如偷闲理经纶。改革开放疑难多,中外贤哲共琢磨。莫道胸怀千顷竹,老马岂能尽识途。”
1982年8月10日,薛暮桥、刘卓甫、廖季立向国务委员薄一波(1908-2007)、国务院秘书长杜星垣(1914年生)和国务院总理报送了《关于布鲁斯为首的经济体制考察团来访情况的报告》。此时,苏东国家的改革动向是:由中央集权向分级分权发展;由国营经济,到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由计划控制,到重视市场机制;由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转向结合经济手段。双方的交流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些问题上:所有制和经营方式、计划和市场、价格、劳动、工资和奖金等。此外,外方对我国经济改革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简言之,首先,中国农业改革要注意把新体制与原体制的优点结合起来。如依靠集体力量进行水利建设、合作医疗、普及教育,等等。第二,如果很好地利用竞争的力量,其推动经济的作用将比任何国家都大得多,因为中国拥有无比广阔的国内市场。第三,过分地实行行政分权是不可取的。第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依靠什么社会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城市工商业的改革,要着重依靠那些年富力强的、有科学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才能的人员。第五,改革要有总体规划,要有明确的改革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进行(先改那些必须改、又能够改的领域,再把相关的领域联系起来,逐步扩大改革的范围)。这种改革可能存在难以深入、甚至有走回头路的危险,但这种危险比苏联、东欧国家要小得多,因为中国农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个变革是难以逆转的。8月15日,薄一波对这份报告批示:“问题提得突出,反映了我国实际情况,充分介绍了苏联、东欧国家体改经验,可资对照研究。问题就在于更进一步总结我国体制改革的经验,并能提出较佳方案。此件我还想再看看。阅后退我。”25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1916年生)批示:“很有参考价值”。
考察团承诺2个月后,即10月下旬,向中方提出一份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内部咨询报告。
1982年9月16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物价局等部门《关于逐步放开小商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报告》,决定对3类工业品中的160种小商品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定价、随行就市。从此,小商品价格逐步放开。而进入1983年,商品经济论就被当作“精神污染”欲清除之。就是这样,务虚和务实,时而并行,时而走岔,时而逆行。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时,林重庚回顾说:“即便是后话,也很难评价与这些苏东改革经济学家的交流对中国领导人及经济工作者们的影响有多大,对中国整体经济改革理论的影响更难以估量。”他认为在3个方面意义深远:首先,他们引进了使用现代经济学来分析斯大林体制弊病的方法;其次,无论是布鲁斯的“有管理的市场模式”,还是锡克的“新经济模式”,都有重大瑕疵;再次,中国需要找到自己的改革出路。无疑,莫干山会在思想上和所涉及问题的面上是广泛而深刻的,但是影响有限,只上报给几位领导。不仅后代所知甚少,同代也所知不多。它本可以开得更精彩,影响更大,但是不得不压着嗓子说话。尽管如此,决不意味着它的历史意义可以被忽略。
附 记
因为历史的际遇,很多有价值的人物事件常常被遮蔽。因此,书写历史的人,需要拨开,不仅记录那些轰轰烈烈的,也记录那些默默无闻的;不仅记录那些被重视的,也记录那些被忽略的。
回看浩繁的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资料,抠字眼、抠概念,后人会觉得多么乏味、无聊和不解。那些“1 1=2”的常识,何以至于耗费中国人这么多的才智和能量。然而,唯其如此,才突显了在旧体制禁锢下的思想解放的不易,和改革探索者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