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1920-1940)
他们或者在民国时期接受过高等或初等教育,追随共产主义,参加共产党;或者在1949年后系统地接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育;或者是50年代、60年代中国自己培养的经济学家。他们目睹了一个制度崩溃,另一个制度兴起。他们参与了体制改革,也觉悟到经过改革的制度有各种弊端。他们将学术理念、国际视野融合,承上启下,成为那个年代改革的中坚力量。
体改委:改革的“中枢”
1982年5月4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简称“体改委”)的成立,使这一天意义非凡。从那往后,直到1998年,中国改革的大政方针,都不能逾越体改委。它集调查研究、参谋指挥于一身,“统领”全局,有几分像古代一度出现的枢密院,也有“小国务院”的称号。其实,这也不为过,毕竟,是国务院总理兼任主任的机构。
另起炉灶,组建体改委
体改委成立时,国务院总理说体制改革归根结底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二是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历史证明,这个定位准确。那么由谁来执行这些使命?为什么体改委主任要由总理出任呢?
当改革由农村进入城市,自然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改革的现实动力来自哪里?原来那套国务院职能部门怎么能自发改革?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也无法负担路阻且长的改革,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务院机构来推动实施。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旧体制外,创建一个新机构,使其拥有至高地位,既了解各部委和地方情况,又与它们没有利益关系,既超越又涉及。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绝佳设计,就是创建国家体改委,由国务院总理亲自兼任主任。
体改委的5位副主任分别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薄一波(1908-2007,山西人);国务院秘书长,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杜星垣(1914年生,福建人);原六机部部长,曾任高岗秘书的安志文(1919年生人,陕西人);原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陈云秘书的周太和(1914年生,江苏人);原国家科委副主任童大林(1918年生,福建人)。1982年7月,增加了体改委委员的设置,有廖季立(1915-1993)、陶力(1920-1989)、董峰、詹武(1921年生)等。他们不仅是老革命,参与了计划体制的建立和实施;只要留意,还会发现,他们的背景涉及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在当时,找到比他们更合适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知人善用,也是历史选择。30年后,安志文的一句话,代表了他们的历程:“我一生做两件事,第一个是老老实实地学习计划经济,第二个是老老实实地学习改变计划经济。”解铃还需系铃人啊,这是天命。
刚成立的体改委有1室4组:总体规划组,负责人是杨启先、农合;协调组,负责人是宋一峰等;调研组,负责人是傅丰祥;理论研究组,负责人空缺。到了1982年12月,机构调整成1室7组:总体规划组组长杨启先、农合,生产体制组组长翟乃文,流通体制组组长王桂五,分配体制组组长傅丰祥,综合试点组组长吴佩纶,调查研究组组长高尚全,理论研究和科教组负责人空缺。由此可见体改委成立之初,设计者的思路就已经很清晰和成熟了。当新生的体改委运转起来,更新换代就随之开始了。老一代为年青一代铺路、让贤。1983年贺光辉(1929年生,陕西人)、鲍彤(1932年生,浙江人)被任命为副主任;1985年高尚全(1929年生,上海人)被任命为副主任,洪虎(1940年生,安徽人)为党组成员。
体改委的工作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有体改办的杨启先、徐景安等,机械委的傅丰祥、高尚全等,还有国家计委、建设部、商业部的一些处长、副处长。随着“文革”后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陆陆续续地增加年轻人,像石小敏、金立佐、宫著铭、郑洪庆、楼继伟、周小川、郭树清等。
1987年4月-1988年4月,体改委主任一度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电子工业部部长李铁映(1936年生,湖南人)担任,之后,又回到总理兼主任的惯例。1988年由李鹏兼主任,副主任是贺光辉、刘鸿儒(兼)、张彦宁、高尚全。在1989年的体改委委员中,已经有了周小川、宫著铭这样年轻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