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脚踏实地的农发组(4)

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柳红


顶天立地

1982年,77、78级的大学生毕业了。在国家计委副主任宋平的帮助下,农发组得到了几十个编制。他们一毕业,就进入社科院农经所。农发组相当于农经所的一个研究室,有间办公室。不过,那里只留一个人值班,真正的上班地点在西直门内半壁街原中联部伍修权公馆。前院有假山,后院是农发组的基地。有人说:“假如我们毕业后去国家计委,只能大清早上班先给大家打开水。人家写好文章,我们得跑腿打印、校对、折片子、装订。”他们对工作单位的选择是:第一,不定时坐班;第二,大门口无岗哨;第三,经费独立。

农发组把最基层的实践和创造,成绩和问题,与高层决策、“红头文件”联系在了一起,人人是笔杆子,个个杰出,在农村改革的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推进、深入。它更像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展开着崭新的“上山下乡”运动。大约200余位大学生、研究生曾经参与过农发组的调研。在说人民公社好、谁又敢说人民公社坏的“两个凡是”余威还在的年代,他们挑战了金口玉言。而包产到户自身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因为农发组,扩张为冲垮旧制度的一支力量。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发端于民间,又顶天立地。顶着高层决策者的支持;立足于农村的土地。这里没有权威,没有迷信,没有什么非要固守不可颠覆的秩序。当理论界的主流正在为拨乱反正讨论着名词概念术语时,他们跑远了,冲到前面去了。不唯书,不唯上。虽熟读马列,学过西方经济学,但是,深知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于是,他们用自己的脚,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综合,来创造;信奉实践出真知,中国农村的理论要到农民那里去找。他们与上至党中央书记、省委书记,下至农民打交道,一律平等。其实,一切始于真诚和朴实的动机。罗小朋说:“当时就是一个很朴素的想法,我们都知道中国农村有多苦,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改变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是立了志的,我们跟当时的领导说我们不去做官不去搞别的,就是立志要改变农村的面貌。”他还问过一个深刻的问题,“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突然间对历史的进程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小人物的天分吗?”农发组的作用好像一座桥,过桥的人有地方和中央领导,有农民和干部,有官员和理论家。借助这座桥,他们相会,从而得以沟通,估量风险和可靠性。党内的改革者,需要借力,农发组就成了所借之力。这批有理想、有创造力、有勇气、不恐惧、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人,在一个充满理想和浪漫的天空,自然风雷激荡。

1984年莫干山会后,农发组成员去往两个方向:一个是隶属于国家体改委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一个是隶属于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农村发展研究所。

附 记

怎么说,农发组都是个异数。何维凌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自发的自组织过程。”这位创始者已经过世18年了。其他人呢,他们都在哪儿?有人主掌中国农业当局,有人成教授,有人做研究,有人退休在家,有人海外漂泊。有人偏左,有人向右……多么希望有一天,农发组的人再聚,兄弟情义,一个都不少,如同当年从农村回到北京那样。也多么希望有一天,我能把农发组的故事完整地写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