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赫开时百花杀8(3)

瞧,大师的小样儿 作者:虎头


《红楼梦》以尘世的华丽说明华丽的空幻,巴赫以音乐的工简说明华丽的空幻。巴赫从不花费时间去编织戏剧冲突。他只是说:你看,生命是这样。

他并不在乎我们是否相信。然而那个大学生相信。全世界每天都有无数地方奏响巴赫音乐。几乎在每一个奏响巴赫音乐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满面热泪的倾听者。他们多不是基督徒,更未必音乐发烧友。但是,巴赫仍然敲响了他们灵魂的琴键。

卡萨斯说,巴赫给最短暂的自然现像装上永恒的翅膀,他发现了所有的高尚情感,并以最完美的形式加以歌颂,谱出最高境界的音乐。梅纽因更简捷:“他代表人类心中的伟大!”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从此被称为“大提琴《圣经》”。卡萨斯被称为“大提琴教父”。

《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1720)是巴赫创作《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时的副产品,却是空前绝后的小提琴独奏名作。巴赫大量使用和弦及对位法,将繁重艰深的复调用于小提琴,要求在奏出和弦的同时照顾多条旋律线,使演奏变得几不可能。巴赫本人就是杰出的提琴手:“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小提琴音色纯正,深切感人,能轻松控制羽管键琴才能控制的乐队。”(巴佳爱)十八岁巴赫的头一份正式工作就是魏玛宫廷乐队小提琴手。在魏玛,小提琴大师魏若风用长于演奏单声部旋律的小提琴轻巧完成多声部即兴演奏,为巴赫拉开小提琴的美丽天空。这部组曲以第四号d小调最有名,其第五乐章《恰空舞曲》更是传世名作,尽情展示巴赫丰富的幻想、深邃的感情和高贵的态度,技巧玲珑,乐思泉涌,当者披靡。即使巴赫一生只有这一部作品,也足以侪身世界著名作曲家之列。

现在,这套作品是重大国际比赛的标准曲目,被誉为“小提琴的《旧约全书》。”

1928年,德国《星期画刊》给爱因斯坦写信征询他对巴赫的看法,爱因斯坦没回信。编辑再次致信,爱大师回信:“对巴赫的毕生事业,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奉告:聆听、演奏、热爱、尊重,并且不说一句话!”

对小提琴演奏超级自信的爱因斯坦,原是很喜欢对音乐评头论足的。

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为《赋格的艺术》上卷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配上一个庄重深邃的旋律,此即经典歌曲《圣母颂》,手法简练古朴,分解和弦构成的优美音型贯穿全曲,美艳逼人,点滴心头,听者醉入纯美圣洁的人间仙景。《圣母颂》亦以小提琴小品风行于世。

作为李傲德侯爵特许的三个宫廷作曲之一,巴赫在葛屯的六七年是他生命中最为宽裕平稳的日子。巴赫曾在柏林为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彭阁庐演出。应后者之邀,1721年巴赫选了他为李傲德所作的六首协奏曲,加上献词献给彭伯爵。

勃兰登堡协奏曲(Die Brandenburgischen Konzerte)。管弦乐发展史上的大号里程碑,被公认为贝多芬交响曲的前身。

协奏曲(Concerto)原意为“竞赛”,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充分展现乐器特点与演奏技巧。“协奏曲”包括“教堂协奏曲”、“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属大协奏曲。它们本非一套组曲,需要的乐器组合也不同,巴赫给它起的名字也是《六首不同乐器的协奏曲》。

这次巴结同样落了空。彭阁庐不仅没付稿费,连铜板和皮封套的钱也没给。更有甚者,因为巴赫采用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配器最少的第六首也需七件乐器,可彭阁庐总共只有六位乐手,因此号称“酷爱音乐,对收集协奏曲总谱独具慧眼”的彭阁庐从未演奏过这部作品,束之高阁十三年,而在其总谱收藏目录中居然找不到巴赫的名字。

虽然巴赫曾在多部其它作品中使用这部曲子的旋律,但他本人从未听到这部作品的全本演奏。

彭阁庐去世后,乐谱以一部协奏曲四十八个芬尼的废纸价格卖掉。幸运的是买家是巴赫弟子、著名作曲教师奇伦堡。他将它们送给自己的学生、普鲁士阿玛丽亚公爵之女、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妹妹,这些手稿才得以保存。巴赫去世后,第一个给他作传的德国音乐学者史飞卜才将这部作品定名《勃兰登堡协奏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