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矿难如麻(3)

新闻背后 作者:央视新闻评论部


而死去的矿工们呢?他们年复一年,无数次地上上下下,有谁会想到那一天,自己是在一步一步走近死神吗?

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0号脉矿区是个不大的小山沟,但是最多时却有一万多名矿工挤住在这里。小山沟相当繁荣,从事故发生后被拆除的工棚窑洞来看,这里的设施相当齐全,有饭店、加油站、卫生所,还有好几个路边洗头房哩。反正镇里有什么,这里就有什么。

田正兵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像那种地方他可不敢去。2002年6月时,他和哥哥田正尧当上矿工还不到两个月。他们哥俩儿是陕西岚皋县的农民,听亲戚说矿上的钱好赚,就相跟着来了。果然,掏矿一个月下来七八百元的收入让正兵觉得很满足。虽然比不上有些老工人一千大几的收入,但比起在家种地来,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呢。正兵结婚才一年,一个月前,他把媳妇也从老家接了过来,照顾他和哥哥两个人的生活。哎呀,一个农民,有了一份赚钱的工作,还在矿区安了家,你还要怎样?

2002年6月21日,田正兵这班二十几个工人挖通了主矿井三步井与副井之间的通道。这意味着金矿出矿速度比原先能快上一倍。几个矿老板也很高兴,他们当天派人买来了新炸药——一共一吨半。这比预计的要多些:井下炸药库只能存一吨,剩下的为了用着方便,全放在田正兵他们干活的那一层掌子面上。

没有人提出异议。这些每天在爆炸声中讨生活的人们谁还会在乎炸药呢。换句话说,谁又会真正在乎这些掏矿农民的想法呢?田正兵兄弟当然也不在乎,因为从来没有人教给他们该怎样不该怎样。危险?你来掏矿本身就意味着危险。要是你不愿干,走人吧。多的是人在排队等着干活,不愁没人。

2002年6月22日,田正兵兄弟俩一起下井值班。不同的是哥俩儿被分配在不同的掌子面干活。而此时,井下埋藏的那一吨半炸药开始敲响狰狞的死亡之鼓。

我不知道出事那天田正兵他们站在罐笼里,看着洞口渐渐消失不见的时候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我想他一定认为那是很平常的一天,平常得就像我们经历过的每一天一样。但是就从那一天开始,他无法听到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见不到哥哥田正尧在提起弟弟时惨白的脸色。就是这一天,2002年6月22日,田正兵和其余三十六名矿工极为痛苦地死于这起不该发生的井下爆炸事故。

罐笼发出一声巨响,我的膝盖一阵哆嗦,到井底了。我习惯性地抬起头,洞口的蓝光消失了。忽然觉得人这一辈子真是脆弱得要命,生与死的距离,不过只有一百三十米。

追踪矿难调查结果比追踪瞒报还要难

曲长缨

2003年1月12日和18日,以揭露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阳泉沟煤矿特重大矿难瞒报死亡人数为内容的《焦点访谈》——《追踪矿难瞒报真相》和《新闻调查》——《死亡名单》两节目播出后,震动了临汾市、山西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大好形势下的一瓢冷水

如此震动,除了人命关天之外,还有几个原因不能不提。一是去年至今,山西煤炭生产形势大好。由于煤价上涨了百分之百以上,许多地市县都发了煤财,靠煤财经济增长率都达到了15%~20%。再加上2002年万吨煤的死亡人数也确实比前年下降。所以在2002年年底山西省有关部门就邀请了首都几家大的报纸和通讯社及省内各家新闻单位,对安全生产成绩进行了一番宣传,一时间“山西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为什么这么好”“抓生产保安全——山西安全生产巡礼”“山西抓安全生产的N条经验”等文章在报刊和网上随处可见,十分热闹。正当这一宣传活动要继续掀起高潮时,临汾矿难瞒报事件的曝光一下子给这一活动泼了冷水。二是节目播出时,山西正在开“两会”,且有一名中央领导正在大同煤矿视察。节目的播出让与会代表和省市领导震惊,也惊动了那位中央领导。三是与以往曝光的同类案件,如“繁峙案”、“南丹案”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矿主、区县级领导责任外,还有安全生产监督局的干部牵涉其中。这种主管人员执法犯法的情况在前两案中未出现过。难怪节目播出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的一位同志还特地打来电话问,是不是搞错了,不会与安监局有什么关系吧。

一人得病 千人吃药

  节目播出后,山西省领导连夜打电话部署查处此案,第二天就由一名省委副书记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组成省调查组开赴临汾。临汾市当天晚上,就召开了紧急会议,把主要涉案人员控制起来;第二天一早组织有关人员收看了《焦点访谈》的重播节目,并成立了新的调查组(早在出事之后,市里就成立了一个由各方二十余人参加的矿难调查组,包饭店、花银子,但始终没有或也许是不想、不敢查出任何瞒报)。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一早,某办案人员就电告记者,一是报喜,说他们有线索了。问:什么线索,从哪里来的?答:从《焦点访谈》节目中发现了破案线索(其实,记者掌握的线索在离开临汾前就告诉他们,可他们就是查不出来,记者只好自己去河南、安徽等地查)。二是解释,说其实他们早就不相信矿难只死了八个人,也知道一些线索,但是……所以才……原以为……没想到……总而言之,这个曝光实在让他们感到尴尬,请记者多多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