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床垫黑心笋以及穿着白大褂的鬣狗(4)

新闻背后 作者:央视新闻评论部


  假床垫黑心笋以及穿着白大褂的鬣狗(4)
  
  这个节目能拍成,张林刚的长相和经验起了不少作用。开拍前,商量老张的身份,定位为江西某地土特产公司经理,东北人,来江西开拓市场,有着大把的钱不知往哪儿花。后来,“线人”一见老张,就指着他说:你像我们经理。就凭老张这张忠厚的脸,所有的作坊老板都萌发了在他身上赚上一笔的想法,加上老张沉默少语,更让人觉得此君来头不小。于是,在我和“线人”同作坊老板喋喋不休的时候,老张大可以从从容容地到处考察,大老板嘛,都这样。所以,在画面上,该有的都有,精彩的话语一句没漏。
  
  最遗憾的是在超市没有采访。当时因为超市不让拍摄,我和老张都有些匆忙。其实,在现场能问上一两句,比如,这笋好不好卖,味道怎么样等等,就比单纯展示产品效果要好。这个疏忽确实不应该。
  
  我们这次做的节目,打的是北京酒仙桥医院。在采访以及后期编片子的时候,我常常感到后背一阵阵发凉,头皮一阵阵发紧。本来以为今年又出了什么时髦的病毒让我赶上了呢!后来才知道我这症状还真和我采访的这家医院有关系。
  
  穿着白大褂的鬣狗
  
  陈远达
  
  不记得是谁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任何一个社会,有两种人不能失去良心,一个是法官,另一个是医生。因为法官没了良心,社会就失去了公正;而医生没有了良心,人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保障。没有良心的法官,咱们《访谈》的记者见识过一些,至于没良心的医生,咱们遇到的不多。而且我敢说在大多数人心里,医生一定比法官要正面得多。你想想,医生是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白衣天使”呀!是在你最虚弱最痛苦的时候,来帮你解救你的人呐!他们的良心怎么能坏了呢?
  
  我们这次做的节目,打的是北京酒仙桥医院。在采访以及后期编片子的时候,我常常感到后背一阵阵发凉,头皮一阵阵发紧。本来以为今年又出了什么时髦的病毒让我赶上了呢!后来才知道我这症状还真和我采访的这家医院有关系。
  
  那么酒仙桥医院都干了些什么呢?这家医院有两个科室能做一种心脏介入手术,这种手术是从人的大腿股动脉插入一根导管,这根导管从切口一直伸进人的心脏,然后在里面放支架或充气球囊来治疗冠心病。由于是用在动脉里的医疗器械,国家规定是不能二次使用的。原因很简单,打针用的注射器都不能反复用,在血管里掏来掏去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可是我们现在知道了,在北京的许多手术室里,医生们做完手术根本就没把那些沾满鲜血的导管销毁,而是大明大亮地收起来了!
  
  不销毁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种导管、支架、球囊实在是太贵了!在酒仙桥医院,像这样的导管一般要将近两万元一根!如果你要问为什么这么贵?医生们一般会非常同情地告诉你:谁让咱们国家不会生产呢?这些可都是进口的。知道吗?进口的东西哪样不贵呀? 还是乖乖地掏钱吧!
  
  这种说法颇为皮相,这些导管、支架、球囊为什么这么贵,《访谈》组范本吉的《支架为何卖天价》告诉了你更深层次的原因。他说:最贵的支架在国外只卖到三百多美元,可在北京的医院里,最便宜的一个要两万元人民币!由于价格昂贵,医生们就动了废物再利用的念头。用过的导管看看没坏,拿下来洗洗涮涮消消毒,等下一个病人躺到手术台上时,一刀剌开他的大腿动脉,再塞进去用一次!反正病人躺在那儿,打了麻药跟死了一样也不知道,这样一来,一根导管不就省下来了吗?
  
  可省下来的导管,患者也别以为医院会少收你的钱!如果今天大夫心情好,说用了旧导管(全北京心内科的大夫都知道,这叫“2号管”),便宜一点吧!好,一万,打个五折!如果大夫近日手头有点紧,说用的是新导管,那对不起了,两万块你一个子儿也不能少!省下来的导管干什么用呢?比酒仙桥医院更有名气的医院的大夫们,就可以拿着它们去“走穴”,去别的地方、别的医院做手术时派上用场。或者等攒够一定数量,这些实际上用患者的钱买来的导管,就会重新回到那些医疗器械经营公司,换成一沓沓花花绿绿的大票子,这时自然是没有患者的什么事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种动物:鬣狗。这种狗虽然也属食肉犬科动物,但长相却没有狼等其他犬科动物那么高贵和典雅。鬣狗的吃像极其贪婪,鬣狗的上下颚咬力极大,可以把动物的骨头嚼碎了吞下! 记得在电视中第一次看到这种动物,我就感到头皮有些发麻。我不明白上帝为什么要造出这种如此丑陋、嗜血的生命来!现在我明白了,我们人中间也有鬣狗,不过他们现在都穿上了白大褂而已。你想想看着这些穿着白大褂的鬣狗,我采访的时候头皮能不发麻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