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军风波 三(2)

金戈铁马辛弃疾 作者:赵晓岚


宋孝宗知道建设军队需要花大钱,中央既然没有从财政上给辛弃疾很多支持,那么辛弃疾为了办成这事在地方上搞摊派,自然是很有可能的,如果因此又闹出什么事来,那可就麻烦了。于是,他立即颁下御前金字牌,要辛弃疾马上停止飞虎军营寨的建设。

“御前金字牌”是宋代专供皇帝用来传递紧急重要公文的木牌,日行五百里,其形制为木牌红漆上书黄金字,上面刻有“御前文字,不得入铺"的字样。因为“御前金字牌”是皇帝的御旨,又带有紧急的性质,因此,接到金字牌的官员都必须立即服从皇帝的命令。而它的威力大家应该是知道的。据说当年岳飞北伐,一路打到了离汴京只有二十公里的朱仙镇,就在他准备乘胜追击,直捣黄龙的时候,宋高宗赵构一天内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岳飞虽然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借口可以推托,但终究也不敢抗命,只能乖乖地班师回朝,从而断送了抗金的大好形势。现在,辛弃疾也收到了这样的一面金牌,他已经投入了巨大心血的飞虎军创建工作也面临着半途而废的危险,他该怎么办呢?

对皇帝的命令,辛弃疾当然不好正面对抗,但是,他却玩了个阳奉阴违的花招:他恭恭敬敬地收下了金字令牌,但却“受而藏之”,把它藏了起来,不让别人知道。然后,他把负责监督工程建设的人叫来,下了一道死命令:一个月内,必须把飞虎军的营寨建好,否则军法处置。这道霸王令一下,那些负责工程的人当然是急得觉都睡不着了,日夜施工,拼了命地赶工期。然而,不久他们就发现了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原来,当时正当雨季,秋雨连绵不断,导致飞虎营所需的瓦根本无法烧造。负责的人这下没辙了,他苦着脸到辛弃疾那里,将这个情况一汇报,辛弃疾问他:“要多少瓦?”回答说要二十万。辛弃疾说:“别担心,我有办法!”第二天,长沙城内外的居民都接到了一个通知:每户供应二十片瓦,官府付给一百文的瓦价,限两天内收齐,送到飞虎军营地。这二十片瓦对于每户人家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需要从自己的屋檐上匀一匀,就可以出来了,所以,对于这道有偿征购的命令,反应都很积极。结果,不到两天,瓦已经多得用不完了。一个月后,飞虎军的营寨完全建好了。这时,辛弃疾又专门打了一个报告,把建营的前后过程及收支账目详细加以陈述,并绘制了飞虎军营栅的图形,一并呈给了宋孝宗。皇帝一看,生米都已煮成熟饭了,账目也清楚得很,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是继续支持了。

就这样,辛弃疾顶住重重的压力,依靠过人的胆识和智谋,终于建立了一支自己可以指挥的精锐部队。《宋史》上说,飞虎军成立以后,“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不但很好地维护了地方治安,使湖南很长时间里都没有起义、民变事件,而且此后三十多年里,飞虎军一直是长江一带一支有力的武装力量,对北方边境的守备也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金兵对这支作战勇敢的飞虎军也相当畏惧,称他们为“虎儿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