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洪承畴的归降却是明朝意想不到的。先是由洪承畴的一个家人回来报信,称洪承畴被俘后“义不受辱,骂贼不屈”,已被清军所杀,“碎体而亡”。由于洪承畴在明廷有很高威望,松山战败又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从中掣肘,明臣对洪承畴非常同情。
崇祯帝对此也很关切,一听到洪承畴壮烈殉节,“痛哭遥祭”,准备隆重祭奠。崇祯十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兵部有过这样一份行稿:
兵部为旌恤忠烈之臣,以维大义,而鼓人心事。……察得锦州失守情形,于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一日,据辽东总兵吴三桂塘报为接获回乡事内称,据来乡郭友库供称:友库在锦州,闻得奴贼说,松山城内,有夏将官投顺,二月十八日夜,引奴进城。奴将东协祖副将带有门下二十余人,同曹总兵、王总兵带在锦州城北无极王营盘内。将曹、王二镇并东协带来人役杀死,又闻丘抚院亦被杀死,但不知杀在何处?止留下东协并洪督师,有洪督师要死,奴贼又不杀。洪督师每日朝西南叩拜,奴说不知是咒我是怎么?亦杀无极王营盘内。洪督师临砍时,只求速死。其松山大小官儿,俱被斫死,城中兵民,亦都杀了。
再有就是洪承畴家人的报告,洪承畴在松山被俘,他的家人乘乱逃回北京,上书“言承畴殉难始末甚详”。兵部收到的塘报和洪承畴家人的上书,基本一致。还有的书中记载,松山城破之后,“承畴子某走京师,击登闻鼓,上始知有十八疏,谢其殉难,立祠于京祭之,荫其一子”。这里所说的“十八疏”,是指洪承畴被围困在松山之后,不断上疏求援,前后共有“十八疏”。但是,这些疏文都被高起潜扣下,没有交给崇祯帝。高起潜怕洪承畴立功,所以不上报。这个记载不大可靠,洪承畴去辽东上阵,似乎并没有带儿子;且当时他在围城之下,想连续送出“十八疏”,谈何容易。不过这条材料也说明,洪承畴被俘后确实表现坚贞不屈,当时从巡抚到一般士兵,凡是不愿投降的一律砍头。洪承畴一再表示要求“速死”,并无乞怜之意。因此,逃出的人分析,洪承畴已被杀死,也在情理之中,并非故意虚报。可是,意外的事是存在的,清朝皇帝偏偏看上了洪承畴,在被俘明将中,只将他和祖大乐二人押送沈阳。这是崇祯帝所未曾料到的。所以,崇祯帝一闻洪承畴被杀,就毫不怀疑,早在四月十二日就下了一道圣旨:
锦州不守,奴氛屠惨情形,真堪愤痛。其松城抚镇,义殉可悯,洪承畴节烈弥笃,即着该督镇再一确察,速与优旌,以慰幽忠。
但是,洪承畴之死只是在预料之中,并没有真凭实据。所以在崇祯十五年六月十一日兵部又下行稿,急催核实洪承畴死难的情况:
四月二十七日,又准礼部咨,为旌恤忠烈之臣,以维大义等事等因。移咨到部,复行催去后,迄今仍未见察覆,事关吃紧钦件,再难需待,相应亟催等因。案呈到部,拟合就行,为此(札咨辽督烦为查照。札吴三桂遵照)先今事理希速将洪承畴、丘民仰等死难缘由,确察覆部,以便会覆吏礼二部议恤。
显然,不论辽督或吴三桂,都没有能够提供确凿的材料,说明洪承畴的死难。崇祯帝还是下令赐祭,建立祠堂,准备隆重奠祭。据《通鉴辑览》记载:
传承畴已死,帝惊悼甚,诏设坛都城,赐承畴祭十六,民仰六。寻命建祠都城外,承畴、民仰并列,将亲临奠,已闻承畴降,乃止。
有的书里,还具体说出崇祯帝为洪承畴所建祠的地点,就是后来正阳门东月城的观音大士庙。崇祯时下令修建的,专为“祀经略洪承畴”,后知洪承畴降清,“改祠大士焉”③。
洪承畴毕竟是明之重臣,而且明王朝是个汉族人建立的王朝,清朝是满洲贵族建立的王朝,洪承畴降清,若以历代改朝换代,新王朝接纳旧王朝有作为的大臣担任重要职务,本是司空见惯的事。唯独少数民族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权,在初建时,汉臣降之,殊为大不可原谅之举。洪承畴降清,后又成为清初开国功臣,为大清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一些明朝遗臣遗老对洪承畴多加谴责,并编造了许多责备洪承畴的言论。如明遗民张怡在《谀闻续笔》中说:
洪仆走京师,上书言承畴殉难始末甚详。先帝震悼痛哭,赠恤有加,命设坛朝天宫前,将亲祭,以示激励。有台臣言其家人偏词,恐不足信?姑缓以待确报。而熟知承畴竟不死?大负先帝意。
另一个明朝遗民李介立在《天香阁随笔》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称清军将洪承畴抓去,承畴的爱将曹变蛟跟从他到凌河,对洪承畴说:“可以死矣。”洪承畴没有死,曹变蛟就自己扼吭而死。这当然是为了颂扬被清军杀害的曹变蛟,贬斥洪承畴贪生怕死。其实,清军俘获洪承畴之后,就决定将他送到沈阳,未必还和曹变蛟关押在一起。事实上,曹变蛟、丘民仰等明将,因拒绝投降,都被清军杀害了;而洪承畴同样也拒绝投降,清军却不杀他,将他押往沈阳。所谓曹变蛟劝洪承畴死,洪承畴不死,显然未必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