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世襄与故宫博物院(3)

烟云俪松居: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 作者:荣宏君


经过一夜辗转反侧,王世襄想通了,不能自杀,绝对不能自杀,一旦真的死了,便会落下一个畏罪自杀的罪名,而自己,却是一件亏心事也没有做。若是仅仅因为如实反映情况便被判死罪,那岂不是蒙受了不白之冤,而自己去世后,谁又会为自己清洗罪名?因此,自杀万万使不得,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王世襄始终相信,坚持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他对自己说:不论我受何种冲击,甚至是无中生有的污蔑,我坚决要求自己坚强、坚强、再坚强,只要活得长,一定能笑到最后。

正是这一夜辗转悟出来的道理,让他在此后大大小小的历次运动中,不管遭遇多么大的委屈和侮辱,总能够有足够的勇气,乐观活下去。

“三反”工作队猖狂叫嚣的死亡判决书一直没有下来,王世襄就在东岳庙继续备受煎熬。在那些“打虎英雄”的眼中,王世襄没有贪污罪行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在短短几年间,从国外运回来七批文物,多次往返平津地区,还从东京运回善本书。这些原本是王世襄人生履历中最为光辉的篇章,在这些“三反”工作队的眼中,演变为回回有油水捞、次次有好处拿的贪污行径。王世襄百口莫辩,当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在《我在三反运动中的遭遇》一文中,王世襄感慨道:

有时也曾想过,我对故宫事业如此热爱,爱到以身相许,全心全意做好工作,是有多种原因的,但一般人不可能理解,而需要向他解释。诸如我热爱文物、艺术,愿把故宫这世界宝库建成世界第一流博物院,这是伟大的事业……

而王世襄当时的处境是,即便是苦口婆心地向他们解释他对故宫博物院的热爱,也抵不过那些工作人员先入为主的臆测。在这些工作队人员的眼中,王世襄是一个大贪污犯,而且是一个口风很严的贪污犯。于是,他们拿出自己的整人绝招,一天接一天地对王世襄进行残酷轰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想以王世襄为突破口,揪出更大的“老虎”马衡。

当时故宫博物院的很多人都受到冲击,首当其冲者当属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衡与故宫博物院可谓渊源深厚。马衡(1881-1955), 浙江鄞县一个世家子弟,幼承家学渊源,再加之自己刻苦好学,年纪轻轻就被章太炎、吴稚晖等人推许为“金石大家”,曾经担任过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在金石篆刻方面颇有造诣。1920 年来北京,被聘为北大国学门导师。

马衡与故宫结缘始于1924 年溥仪出宫那日。驱逐溥仪出宫的鹿钟麟等人叫了一批专家到现场,审查末代皇帝带出宫的文物,马衡也在专家之列。马衡对那些价值连城的服饰器物全部放行,但是碑拓被他留下来不少。

同一年,马衡作为“清室善后委员会”成员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担任古器物馆副馆长1933 年,马衡开始担任故宫博物院代院长,第二年正式成为院长。这一时期,他做了大量科学工作保护文物。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马衡意识到北京不是故宫文物久留之地,开始筹划南迁工作。1933 年,日军进入山海关,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开始决定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

当时有很多人反对文物南迁,比如曾任民国财政部长的周肇祥亦是拦阻文物南迁的主力。因此,不得已很多文物运输工作在夜里进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