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职场路上,业绩就是绿灯(1)

干好前3年:从职场新人到公司核心 作者:(韩)申铉满


-业绩是检验能力的最佳手段。不要费尽心思地去表现你的能力了,要努力取得拿得出手的业绩并把它们总结整理。

评价领导者的标准有很多,但是从企业的立场上看,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创造利润的能力。企业关注的是“录用或提拔此人负责此项业务,能为公司赚取多少利润”的问题。因此要想应聘企业的领导职务,尤其是最高领导人甚至是外企的最高领导人,从履历的制作到面试的准备都应该紧紧围绕“利润”这一主题来展开。在陈述过去的经历、展现未来的远大抱负的时候,也应该以利润的观点来具体说明:如果让我负责这项业务,我将会怎样领导团队,如何提升销售业绩,怎样改善企业形象……这些问题的陈述必须要有说服力。

这里要再次强调业绩。如果有了业绩,过去的总结和将来的展望自然就会具有说服力。即便你不用详细说明,对方也会对你的计划点头认可。可以说,在你提交业绩的同时,招聘主管或猎头对你的评价已经完成一半了,此时如果你的事业计划足够具体并且符合市场现状和企业的实力的话,那么相信用人单位一定会向你投来满意的笑脸。

但是如果你的业绩不理想,面试时间自然会更长。招聘主管会带着半信半疑的表情听你的计划,并在你结束陈述之前会迫不及待地问“为什么你在过去的工作中没有取得良好的业绩呢?”很明显,在你打消用人单位的疑虑之前,这种提问攻势将会一直持续。如果你无法说服面试官,也就不要期待获得高分了。

当然,缺乏相关经验和业绩的人同样也会遭此尴尬。“你的意思我们明白,但是请问你做过相关业务吗?”当你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不知所措,因为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轻信没有经验的应聘者做出的计划。

业绩是检验能力的最佳手段,无论你应聘的是什么公司、什么职位,不要费尽心思地琢磨怎样表现自己的能力了,应该努力取得拿得出手的业绩并把它们总结和整理出来。要在履历书和自我介绍上醒目地陈述与目标职位相符合的业绩,倘若这些业绩是具体的、具有说服力,你的能力应该是经得起考验的。

业绩不仅在跳槽或改行时起到重要作用,在公司内部晋升、职务变动、年薪调整等方面也同样是一项关键的评价标准。外企对业绩得到认可的核心人才会提供破格的补贴和机会。为了确保更加公正的激励机制,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而国外的企业凭借丰富的经验已经开发并运用着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

可以通过O先生的例子来说明外企对业绩的评价方式。

以宣传业务代理的身份进入外企的O先生,为了确认自己的人事考核成绩去了社长办公室,而走出社长办公室的他就像被重磅打击的人,痴痴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社长向他出具了一份详细记录自己所负责的业务内容和成果的资料,连负责宣传的产品在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上的报道内容也应有尽有,报道量和照片的大小等内容也按照时间的顺序详细记载着。O先生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搞得他脑子里一片混乱。他以前只是听说过外企的业务评价很具体,但是万万没想到具体到这种程度。

O先生和社长面谈回来后,有一位前辈向他说明了公司的评价方式和应对方法,要把自己的活动成果详细地整理并记录之后再去和社长面谈,这样才不会处于被动。从此O先生为了应对下一次的人事考核,把自己的业务活动和业绩一个不漏地记录下来整理成了资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