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0岁的成功取决于20岁的战略(4)

20几岁,决定女人的职场身价 作者:(韩)裴相美


进入社会是人际交往的延续。不管男性也好,女性也罢,相互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他人的优点以提高自己能力,是对梦想成功者的基本要求。不管是在职场生活中,还是在一般的社交活动中,自己给自己贴上“因为我是女人”或者“因为我是男人”的标签而选择与人接近的方式,无疑是自己在束缚自己的手脚。

现实生活中,男人间的竞争要比女人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但公主们可以放心的是,即使像男人一样行动、做事,女人也不会变成男人。另一方面,如果说一个男人因为被无视而“一哭二闹三上吊”,问题肯定还是得不到解决,他还是会继续被无视。与这些行为方式比起来,我们需要的是“学会理解、包容他人,通过节制树立自己形象的智慧”。

在学生时期,我曾得到一个很不同寻常的机会。当时从事韩美间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人士要举行一次聚会,而我竟然也成了受邀者之一。那是一次作为一名学生很难参加到的、能够见到很多在韩国和美国政府机关或是研究所工作的满腹经纶的“大人物”的机会。我觉得这次机会也许是一个可以让我结识新朋友的好机会,所以在试了几套衣服、把头发修饰了无数遍后去参加了聚会。

进餐期间我一直开心地笑着,努力地倾听,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信息。

但是,坐在我旁边这个人总和我搭话。

“你是学生?”

“什么专业?”

“什么时候来的美国?”

“一个人在美国生活不害怕吗?有男朋友吗?”

这个人自始至终对我说的话都没用敬语(韩语的一种表达方式,初次见面一定要说敬语,不然就是无礼--译者注)。对此,虽然我打心底里想选择回避,但是想到说不定他能给留学生(我)介绍一个实习的机会,我就只好诚实作答了。

“对,我是学生,我的专业是科学技术政策学。正在准备论文。至于男朋友嘛,我没有时间交男朋友,再说,目前为止,还没遇到一个顺眼的。”

接下来,我们对话的方向就有点儿不遵从常理了。

“来我们家玩儿吧!正好我妻子回国了。”

我被对方这一句突如其来的话彻底震惊了,对方匪夷所思的想法让我彻底崩溃,立马说了一句:

“师母回来后,我一定欣然前往。”

他可能从我的话里面感觉到了我的抵触情绪,接下来又冒出这么一段话:

“嗯?嗯。你来美国学习是为了什么?父母不催你结婚吗?现在韩国的经济状况那么差,男人们要想找一份儿不错的工作都很难了,你以为女人多学点儿东西就能找到工作?别白费功夫、白白浪费青春了,还是早点找个男人嫁了得了。”

如果换成是现在,我肯定会狠狠地给他一拳。但那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那种状况,当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记得回去的路上一直在哭。莫非职场中的男人都是这种畜生?这我能对付得了吗?既不会吵架,也不会耍嘴皮子的我真能忍受得了这种人吗?我一直哭到眼睛都看不清楚面前的路了才忽然醒悟:刚才的想法真傻--畏惧和哭泣能解决什么问题?

后来,我再也没有为歧视女性和性骚扰而落过泪、伤过心。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只要有能力并且诚实,我就愿意与之交往,只是有一种人我无法容忍,那就是持有“因为你是女的”这种偏见而瞧不起女性的人--我和这种人气味不相投,打心底里就不想接近他们。

以前把我当一个女人看待的上司,现在没有一个还高高在上的。一谈论下属间的关系就往男女关系那儿扯的上司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呢?他奉行的不是自己的观点,而是男尊女卑的观点。刚刚步入社会时,我这种“女孩子也行”的心理使我经常处在与人“交战”的边缘。所以,最近碰见我以前的上司时,他们总开玩笑说:

“你的性格沉稳了许多。以前的你总是像一只长着三角眼、浑身长满刺的刺猬,现在变圆滑了。”

以前我还曾经很激动地臭骂那些开异性玩笑的人。不管是上司还是同事,无论是在私底下还是在公开场合,只要在男女问题方面犯有错误,我就会毫不留情地把他从自己的关心对象中删掉。当然,每失去了一个,我会接着努力寻找两三个值得我交往的人。

现在想起那时的种种,我竟然还为当时没把事情处理得更加成熟、稳重而有点儿遗憾。因为当时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在酒桌上产生的,所以在我的内心经常会产生“忍还是不忍”的思想斗争;如果伤我自尊心的是有业务往来的人,那么我在忍受自尊心受伤害的同时会告诉自己“以后坚决不再和这种人来往了”。但是,如果让我现在处理当时发生的那种情况,我想我应该会本着息事宁人的方式、圆滑地把关系继续维系下去。

对于任何一名女性来说,与异性同事或者异性上司相处的技巧都是她们必修的一门功课。当然,如果遇到的都是懂得尊重对方的同事那再好不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直到现在对那些男性的不好记忆也一直在影响着我。

说心里话,我是喜欢酒席的。尤其是和同事们一起喝酒,只要让我赶上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参加。首先,可以听到其他部门的小道消息;其次,还可以在这种私下场合听到已有很长工龄的前辈们的经验之谈;再者,这也是一个可以让我在同事面前大展才华的绝佳场合。

若想了解自己的同事就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在酒桌上,你会听到,有的人在倾吐作为一家之主的苦楚,有的在诉说同上司或者同事的矛盾,还有的在抱怨做接待工作的烦恼……这样的苦水多了去了,让他们通宵达旦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与他们相处的时间长了,出席这种场合的次数多了,我便逐渐习得了一身“懂得什么时候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女的,什么时候应该让自己像姐姐,什么时候又要像宽厚的母亲,什么时候是我可以发挥才能的时候”的经验和技术。

不要吝啬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花在他们身上的时间一定要比花在家庭成员身上的时间多。没有同事参与的社会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不要把他们当做敌人而是把他们变为友军。

社会生活始于人而终于人,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性格相异的陌生人之间要想相互熟悉,需要一段时间。那么,在这“一段”时间里,若想让别人相信自己,我们应该付出多少努力呢--问问自己这个问题。这是想要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的第一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