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笔者少年时代去过近江国的一座古寺。溽热盛夏里,沿着漫长的石阶拾级而上。古寺的名字现在记不清了。
当时,我坐在古寺套廊里纳凉,眼前是一大片繁密的绿叶。其情其景,记忆如昨。那繁密绿叶的前方,铺展着琵琶湖畔辽阔的平原。
一位老人把我们领到这里,他用手咚咚地敲着套廊的地板,连说带比划,向我们一群少年讲起了古寺的历史:
“现在我坐的这个地方,当年,太阁殿下曾经坐过,他一身猎人装束。那也是个盛夏里炎热的中午,像今天一样,汗水都流进眼睛里了。”
言讫,老人擦了一把汗水。街上的大人们都称这位老人“嫩叶君”。至于他姓甚名谁,到现在我也一无所知。
老人举着洋式的阳伞,手摇一柄扇子,身穿被浆洗得缩了水的衬衫和短裤,披着一件麻布道袍似的外衣。
“来一碗茶!”据说秀吉这样命令道。
寺院深处,有人应声。随之站到秀吉眼前的,是寺院当时的小和尚石田三成。
这一段传说经常刊载于《绘画物语》等少年杂志上,内容我们了如指掌,老人以为我们不知道吗?
现在我要创作《关原》这一部人间喜剧或曰“悲剧”,不知从何处写起为好,冥思苦索模糊朦胧之际,少年时代领略过的前述情景,像白日梦一样浮现于我的脑际。据闻,亨利·米勒说过:“此刻你正在思考着什么,即可以从你想到之处写起。”我就这样展开故事情节吧。
那位老人所讲的石田三成当小和尚的故事,收录在《武将感状记》中。一般认为,石田三成在世之时,就有许多插曲逸事在世间广为流传。
当时,秀吉身为织田信长的部将,刚当上大名(诸侯),被封为近江长滨城主,年禄二十余万石。秀吉在自己领地内放鹰狩猎,他认为,狩猎活动的目的是进行领地内的地形侦察,兼能视察民情。不仅如此。秀吉觉得,因为自己平步青云高升为大名,必须拥有与二十余万石相称的军队和武士。他放鹰狩猎之时,与其说在乎的是飞禽走兽等猎物,倒不如说更深切关心的,是确认自己领地内是否有名副其实的人才。秀吉的世袭大名加藤清正、福岛正则、藤堂高虎等人,几乎都是他在这个时期招募到手的。
却说石田三成。三成幼名佐吉,是居住在近江坂田郡石田村的“村级”武士石田正继的次子,曾被送进寺院。有典籍载云,三成为了求学修业才进了寺院;也有典籍写道,他是寺院的“寺小姓”(寺院杂役)。
刚到十来岁的时候,三成面容干净利索,双睛灵动清湛,是一个人人见了人人瞩目观瞧的少年。
秀吉来到这一带狩猎,口渴得要命,突然走进了寺院。
“沏碗茶来!”
说完,他就坐在套廊里。佐吉在室内忙乎沏茶。这个少年的父亲正继虽然隐居乡村,家里却世世代代任“村级”武士,家道殷实。佐吉的衣着想必是挺不错的吧。
俄顷,佐吉静静端来了茶水。秀吉坐在蝉噪声中。
“请用粗茶。”
佐吉献上茶,秀吉急三火四地喝着,并命令佐吉:
“再来一碗!”
关于第一个茶碗,《武将感状记》书云:“茶碗很大,盛着七八分满的温茶,佐吉端了上来。”秀吉饮讫,咋舌感叹:“味道挺好,再来一碗!”他口渴极了,贪婪地喝着。三成沏的茶水,量也好温度也罢,都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