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香奈儿的格调 02 香奈儿的风格

当香奈儿爱上香奈儿:成功女人的品味修行书 作者:(美)卡伦·嘉宝


 

“稍微穿得简朴点总是更好。”

穿得过分讲究就是用力过猛的头号近亲。这等于是向整个世界宣称,你不相信你自己或者不相信你的衣服能在某些场合中游刃有余,你反而相信你可以给一朵百合花镀上金箔,你认为美丽来自外部而不是内在,你觉得堆砌的东西越多越好(即使是在今天,现代主义者们依然信奉“少就是多”就是真理,只有在期待《黑道家族》回归的时候例外①)。

在这里,我可不想像个语文老师一样咬文嚼字,但是请注意,香奈儿的警句里提到的是“稍微”穿得简朴点,这就意味着,穿着牛仔裤去参加一场庄重的晚宴是既没有格调也不算精彩的行为。即使在你心爱的侄女的婚礼上,伴娘们都穿着人字拖鞋出席,这也不意味着你也可以这么做。

“你所该做的事情就是做减法。”

香奈儿不但是个杰出的设计师和风尚的开创者,她同时还是个在影响深远的宣言中狂欢的姑娘——她的格言概括了一切。早在多萝西·帕克(Dorothy Parker)在阿耳冈昆圆桌诗社的作品中发表她的俏皮话之前,香奈儿就已经在巴黎发表她的主张了。由此,一大堆很可能并非出自她口的格言也被归功于她名下了;比如说,她可能说过也可能没有说过,“在你离开房子之前,照照镜子,然后去掉一件配饰吧”,但是,这句话所包含的观点一定是香奈儿的风格。

从现在到未来,简洁永远都会和优雅画上等号。想想吧,你真的需要那条腰链吗?你真的需要那件三层厚的背心吗?你真的需要把你首饰盒中从最底层(通常这里所有的项链和手链、手镯就像蛇一样缠绕成一团)开始的所有玩意儿,都拿出来缠绕在自己的脖子上吗?你真的需要穿那些长到大腿的流苏靴子时,还穿上紫色的带图案花袜子吗?(可能你真的需要,那么请看下面。)

“一个人不该把所有时间都用来穿着打扮。准备两三套衣服,只要这些衣服以及和它们陪衬的东西是完美的就可以了。”

香奈儿风格的东西中没有几件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其中一样经历了时间洗礼的就是硬草帽(她甚至在家里也会戴着这款硬草帽,这样一来,要是有些她不太感兴趣的人前来拜访,她都总是可以说她要出去了),另外一样就是她心目中时尚女性衣橱的基础——两三套做工精良的套装。这样的概念对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我们整个国家都太过关注人们的外形,但花上太多的时间来打扮,只会向世界——更不用说向家人朋友——发出信号,证明你是个顾影自怜而且无趣的傻瓜。没有什么会比沉闷且自顾自的笨蛋来得更落伍的了。还有,认为把几件完美的套装(那都是些可以用来互相替补的套装)集合在一起就是又优雅又时髦的想法,也同样落伍。我们现在谈论的是“混搭”,我们说的是你拥有的每一件漂亮东西,都应该可以和其他漂亮的东西搭配起来。因为,除了不停地想着你的衣服之外,你还有其他更好的事情可以做,是吧?

“你该有点恋物癖。”

那些不喜欢香奈儿的人(真有这样的人)主要反对两样事情。首先,她被看做是“羊毛衫之母”——这里说的羊毛衫就是她那些舒适的针织套装,这些套装在时尚界掀起了革命,并且正是这些套装促使美国人有冲动穿着卫裤和卧室拖鞋去超级市场购物。贬低她的人坚称,当代文化中一切毫无格调可言的打扮方式都是由她一手促成的,就是她,让夫妇们放心地穿着短裤、T恤衫和棒球帽、跑鞋满世界跑。其次,他们认为,她设计的衣服并非简单优雅,而是平淡乏味。

说到山茶花,那是香奈儿最心爱的花,也是她那个代表着中性调女性气质的、优雅、神秘品牌的象征。当普鲁斯特(Proust)在他衣服的纽扣孔上插上一枝山茶花,而不是通常的康乃馨的时候,他震惊了整个盖尔芒特沙龙——佩戴山茶花这一举动,在法国上流社会中,以与婚外情事息息相关而知名——而香奈儿就此被深深吸引。她非常热爱山茶花几近完美的圆润外形,还有就是那在黑色衣服或者黑色头发映衬下的奶白色。

她会把山茶花别在帽檐上、口袋上、腰部和大衣翻领上。她把它们绣在女式衬衣上(最早是在1922年时)和鞋子的前端,还让它们凸现在金色的纽扣上或者在垂饰里摇曳。她委托织物生产商设计出有山茶花图案的织物,以及独立成型的丝质、绒质、绢质、雪纺和皮质的人造山茶花。

有点恋物癖让我们可以沉溺于已被大肆宣传过的所谓个性中——美国人要是没有了个性,就可以枯萎死掉了。法国人的恋物癖让她们可以拥有一系列的以艾菲尔铁塔为主题的红色鞋子或者珠宝。

“所谓风格,就是要知道你是谁,你想说什么,然后不要太过在乎。”

此话非香奈儿所言,而是她那个喜欢打破常规的同类戈尔·维达尔(Gore Vidal)说的。这才是整件事情最为棘手的部分。我们把无疑会有缺憾的香奈儿奉作风格的完美化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从来不怀疑她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及适合她的东西。即使在她无非只是巴勒松的最新消遣时,挽着巴勒松的手出席赛马活动的她,就已经戴着她的小帽子、穿着她的黑色定制套装和白色衬衣,那时人们都盯着她看。她的大盘子帽子哪里去了?她衣服上的荷叶边哪里去了?层层叠叠的丝质长裙呢、衬裙呢、长围巾呢?通通哪里去了?

要搞清楚我们是谁,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难题。作为媒体的顺从消费者,我们往往会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感觉,会觉得我们应该以自我转变作为我们的生存状态。要在此时此地把旗帜插到地上说“这就是我!”对我们来说似乎就是一种安于现状或者想要放弃的表现,又或者是没有全力以赴的表现。

一个能毫不费劲就让自己看起来非常时尚的朋友,对如何掌握自己的风格有这么一个忠告:下次你要去某个你必须看起来不错的地方之时,不要堆砌那么多东西在身上。假如你感觉自己已经很瘦了,而且因为皮肤有点点晒黑了而心情不错,那么你的心里就不会给你本来喜欢穿着的泡泡裙留下多少空间了。你只应该去穿那些对的衣服,那些让你感觉舒适、自信,让你感觉你就是你的衣服。当你回家的时候,把你衣橱里一切不能满足这些标准的东西都扔掉,记住香奈儿的格言,“没有什么会比过于明显的昂贵和复杂更能让一个女人看起来老气横秋的了。”还有,穿着白色衣服的时候要小心,免得让自己看起来就像是浸在生奶油里似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