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开人脉之门的钥匙

气场 作者:(美)皮克·菲尔


   

自信与沟通:与别人分享梦想

每个人都有一套累积人脉的方式,但是,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地提升人脉竞争力,那把钥匙在什么地方呢?要提升人脉竞争力有许多技巧,但是,前提是一个人必须先具备“自信与沟通的能力”,他的气场才显得自然,也不为难自己。你需要自信,但自信不是用嘴说说就可以,我们还要在实践中去体现自己的气场,提高自己的实际价值。

你的舒适圈(comfort zone)--在不同场合中感觉到自在的程度有多大?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他的舒适圈会很小,就像站在木桩上跳舞,虽努力在动,却迈不开腿,他总是害怕被拒绝,就像李淑兰和蒙娅。因此,她们不愿主动走出去和人交往,气场黯淡,若有若无,吸引力只存在于对自己最亲密的人,对她们来说,拓展人脉只是妄想。

比如在鸡尾酒会或婚宴场合,欧洲人和美国人在出发前都会先吃点东西,并提早到达现场,因为那里是他们认识到更多陌生人和提升人脉的好机会。这已是西方人的传统意识,就像我与茱迪的第二次婚姻,婚礼时来了足有两千名客人,简直就像一个交谊酒会,婚礼反而像是一次花絮,一个陪衬。但我丝毫不介意,因为我认识了约翰教授和塞纳博士,就在那天,我们提到了要向全世界推广“每个人都有吸引力”运动的计划。

也许对东方人来说,大家对这种场合都会有些害羞,觉得太过严肃,除了前来捧场别无所求,每个人都会正襟危坐,惜字如金,即使有交流,也更像是打哈哈。嘿,那真是很没意思,是一种人脉的浪费,就像打开一扇门,里面装满金子,但你什么都不取,又把门关闭了,继续一无所有。我参加过中国朋友的婚礼,就在旧金山,很多中国人不但会迟到,在宴会上还只会找认识的人交谈,甚至他们是好友围坐一桌,避免碰到陌生人。当我端着酒杯过去,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看到的大多是羞涩和冷淡的眼神。啊,我想,这些人的气场真是不合时宜,像座冰山,要知道这里可是婚礼,为什么不能主动地成为朋友呢?难道陌生人的标签注定要带一辈子吗?

“尽管许多机会就在身边,但我们总是白白地让它流失。”我对塞纳说,“当你需要我时,也许才想起就在几个月前的一个酒会上,我们本可以早早地成为朋友。”

塞纳笑道:“这就是很多人白白错失婚礼交际的原因,他们并不清楚,即便是严肃的场合,你只要满怀信心,并愿意和别人分享梦想,也能打开自己的人脉之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