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美标准(5)

大转型时代:全球帝国的阵痛1900-1950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


2

然而,跟穷人与富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日渐缩小比起来,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之间生活方式差距的日渐缩小。

比方说,不妨想想个人外表这个问题,请记住,在1900年,身着双排扣常礼服、头戴缎面大礼帽的银行家,和他那位一身巴黎行头的妻子,人们老远就能把他们认出来——如果他们胆敢混迹于平民百姓当中的话。四、五十年前,乡下人进城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个“土老冒”;买便宜男装的人,总是被他的紧腰夹克和球趾鞋子所出卖。现如今,一个钢铁工人(或商店职员)和一名高级主管,他们之间外表上的差别,在漫不经心的人看来已经不太明显。前不久,在一场网球比赛上,我坐在一家世界著名银行的董事会主席的后面,中间隔着两、三排,我看着他那顶老兵式的巴拿马草帽,和他那身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普通西服,我很想知道,他的周围究竟有多少人会猜到,他是一个在金融界有着重要地位的大人物。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的年收入超过6位数(税前),手下有数以千计的雇员,尽管跟纽约地铁或跨大陆飞机上身边那些人比起来,他们的衣服或许裁剪得要好一些,但却根本引不起好奇的注意;他们看上去跟其他人没什么两样。

至于女人,一个每年在衣服上花5,000美元的女人,和一个每年只花这个数字的零头的女人,她们之间外表上的差别,决不像有良好品味的女人与没品味女人之间的差别那么显著。阔女人有30套衣服,而穷女人只有3套衣服,这在大街上看不出来;阔女人的衣服,布料和做工当然更好,但这也只有通过专家的眼睛贴近观察才看得出来。样式通常由巴黎决定,通过最昂贵的时装店引进,然后由美国最昂贵的服装制造商加以修改,最后——在6个月至1年的间隔之后——由廉价服装制造商做进一步的修改,结果给改得面目全非。这个过程如今更快,差别更不明显。除非穷女人穷得异乎寻常——或者穷得不足挂齿——她一般也像阔女人一样有一头烫发——多半是在家里烫的。每一个收入群体的女人都穿尼龙长袜。

不妨比较一下那些长袜。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丝袜是奢侈的标志。1900年,一个有7,500万人口的国家,只生产了155,000双丝袜。而在1949年,美国生产的尼龙长袜——在大多数人看来,它们至少像丝袜一样漂亮,即便不是更漂亮的话——不是155,000双,而是5.43亿双:足以供应全国所有女性(14岁以上)每人9到10双之间。说到大规模生产的动态逻辑为所有人生产奢侈品,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一代人之前,大的邮购商号为西部农民的妻子和东部的城市女性生产不同的衣服;现如今,不存在这样的差别。我有一位朋友,最近,他乘坐的火车停在俄克拉荷马州的一座小镇上,他注意到站台上的那些年轻姑娘,在外表上跟麦迪逊大道或密歇根大道上的姑娘们实际上没什么区别。如今,几乎可以说,一个女人在穿着上唯一容易看得见的财富标志,就是貂皮大衣了。

对于这一点,或许有必要做一点解释。我所描述的这一趋势,并非倾向于一致。无论是在男人当中,还是在女人当中,服装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我所强调的是,差异更多地是个人偏爱的问题,或者是某个地方群体或职业群体的成员当中的风俗习惯问题,而不是经济阶层的问题。

这种在穿着打扮上打破阶层界线的趋势是不是无足轻重呢?我不这样认为。以貌取人的意识容易造成分裂,反之,则有利于拆除人与人之间的障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