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互相结仇,太宗说:“当今朝臣里讲忠道、尊贵,没有人超得过魏征,我命他去辅佐皇太子,皇太子的羽翼就会丰满起来。”于是,太宗拜他为太子太师。魏征以生病为由推辞这个职务,太宗下诏说:“西汉的太子靠着‘商山四皓’的辅佐,我依靠您,也是同一个意思。您即使是卧病在床,也可以保全皇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的病情加重。魏征家起初连正寝都没有,太宗命令暂时停止营建小殿,先将小殿的木材为魏征修建正寝,仅用五天时间就完工了。又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他崇尚简朴的意愿。还命中郎将在魏征家里值班,一有什么情况立即报告给太宗。其他所赐的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宫中的使者往来更是络绎不绝。太宗甚至还亲自到他家问候疾病,又摒退左右,交谈了整整一天才回宫。太宗准备把衡山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就与皇太子一起来到魏征家中,指着衡山公主说:“您勉强看一看新媳妇吧!”魏征那时病重,已经连道谢的话也说不出来了。这天夜里,太宗梦见魏征和平常一样。等到天亮时,魏征逝世了,太宗亲自前往哭吊,为之悲痛不已,并停止朝会五天。皇太子李承乾也在西华堂为魏征举哀。太宗下诏,命文武百官和各州的朝集使都去为他送葬,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谥号为“文贞”,命将他陪葬于昭陵。将要下葬时,魏征的妻子裴氏推辞道:“魏征平时很节俭,现在用一品官的礼节来安葬,所用的仪仗、器物太多,恐怕不符合他的本意。”太宗就同意了她的请求,于是用素车载着魏征的棺材,用白布作帷幔,不用涂车、草人、草马等物。太宗亲自为魏征书写碑文,又赐给魏征一家封邑九百户,还登上禁苑的西楼,遥望着他的灵车痛哭尽哀,并让晋王李治奉自己的命令在路边设食致祭。
太宗后来临朝时叹道:“以铜作为镜子,可以使衣冠整齐;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王朝的兴衰和更替;以贤人作为镜子,可以明白施政的得失。我曾经拥有这三面镜子,防止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镜子。我近来派人去他家,得到了一张写过字的纸,仅写了一半,其中可以辨认的部分如下:‘天下的人,有好也有坏,任用好人则天下太平,任用坏人则国家衰败。在公卿大臣之间,感情有喜爱也有憎恶,憎恶的人只见到可恨之处,喜爱的人只看到可爱之处。爱和恨之间,应当谨慎小心地对待。如果爱一个人又知道他的缺陷,恨一个人又知道他的优点,除去邪恶时不犹豫,任用贤人时不猜忌,国家就能兴旺了。’其大概意思就是这样。我反复思考,恐怕难以避免犯这样的错误。公卿大臣和左右近臣可以把这句话写在朝板上,发现我犯了这样的错误一定要进谏。”
魏征的身材、面貌与一般人差不多,但很有志气和胆略,每次犯颜直谏,即使遇到太宗很生气,他的神气依旧不变,最后连太宗也为此收敛了神威。有一次,魏征奏道:“近来听说陛下要去关南,已经准备好了却又停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太宗说:“怕你会进谏,我便中止了此行。”天下大乱之后,典章书籍散失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