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不犯错误,就要抑制邪念、消除坏心。“抑非损恶,所以禳过”,便是避祸的八字真言。禳,就是当错误正接近自己时,用一双无形的手轻轻地推它、排斥它,让它自行离开。在这一点上,孔子被围于陈、蔡,然后安然脱身,是最好的注解。
孔子移居蔡国后的第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前往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之间,就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去答谢,陈、蔡两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讽的都能切中诸侯的弊端,如今久居陈、蔡之间,大夫们的所作所为都不合孔子的意愿。楚国是个大国,前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受到楚国的重用,那么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一起派遣服劳役的徒众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因此无法前行,粮食断绝,随从的弟子生病、个个无精打采,孔子却仍然不停地给他们讲学诵诗、弹琴唱歌。子路面带怒色来见孔子,问:“君子也有窘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面对窘困仍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窘困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子贡气得脸色都变了,孔子说:“赐啊,你认为我是博学多识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只用一种基本原则来贯穿所有的知识。”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恼怒,就召来子路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徘徊’。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境地呢?”子路说:“想必是我们的仁德不够吧?所以别人不相信我们。想必是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放我们走。”孔子说:“有这样的道理吗?仲由,有仁德的人心定受人信任,哪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呢?有智谋的人必定能畅行无阻,怎么会有比干剖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