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义士杨继盛
1
紫禁城的西侧,就是碧波荡漾的太液池,从南至北,分为南海、中海和北海,合称金海。隔海相望,就是皇家御园--西苑。这本是金朝皇家的离宫别苑。国初成为燕王府邸。燕王登极,迁都北京,在太液池东侧建造了恢弘堂皇的紫禁城,旧府邸也就成为皇室休憩游玩的场所。可自从当今圣上搬离大内,到西苑修玄“敬摄”,这里便成为国朝的最高权力所在。不蒙召见,任何文武官员不得进入。不用说,能够来往其间的,都是圣上信任的人。
自西苑乘舟,或者通过中南海与北海之间的金鳌玉栋桥,可以直接通往大内;而通过西苑南门--阳德门,可以来往于长安街。在阳德门外西侧,临时搭建了内阁直庐和专门精制青词的词臣的直庐。
这天午后,已经三天没有觐见的首辅严嵩,走出直庐,迈着轻松稳健的步履,来到西苑无逸殿门前,求见圣上。过了好一阵子,守门的小太监,垂头丧气地从内里出来:“严老先生,万岁爷说,不见。”
严嵩心里“咯登”一声,觉得头有些发懵,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惹怒了圣上,惴惴不安地在直庐里思来想去,想不出所以然。自从新内阁班底组成,严嵩为圣君的信任理解而感动;圣上则为首辅的谦谦君子之风所动容。这在本朝,真是罕见的君臣一体、和谐共济格局。圣上可以明显感到,自从严嵩主政,朝政不再纷纷攘壤,国家一派升平景象,除了南倭北虏还时而令人忧心以外,简直就是太平盛世了。那么,还有什么事,让圣上不高兴呢?严嵩冥思苦想,找不到答案。
第二天一早,严嵩再次求见。可圣上还是不见。这次严嵩真的有些恐慌了。“公公,”他近乎讨好地对小火者说,“烦请禀报冯公公,就说老夫有事相扰,借他一步说话。”
不一会,圣上身边被称为“大写字”的太监冯保不慌不忙地从无逸殿走了出来。
“冯公公,”严嵩微笑着,“老夫有要事禀报圣上,却……”
“小奴也帮衬不得老先生,道乏。”说着,冯保转身要走。
“冯公公且留步,”严嵩以讨好的口气说,“窃闻冯公公在天桥收得一杂耍艺童作义子,正要差严年去恭贺呢。”
冯保连连摆手,但脸上已露出得意的笑容:“多谢严老先生,”他趋前一步,低声说,“其实,万岁爷也不是跟老先生过不去,不知怎的,万岁爷最喜欢的那只小狮子猫虬龙突然就仙逝了,他老人家闷闷不乐呐!吩咐下来,谁都不见。”
严嵩侧耳细听,得知了原委,不禁大大松了口气,可他还是作出颇是沉重的样子:“圣心大德大善,我辈焉能体察万一?老夫这就筹策,以解圣忧。”说完便匆匆回到直庐,差人请袁炜前来参议。
须臾,袁炜就到了。听了严嵩的讲述,他脸上顿时露出庄严、神圣之色。他背着手,皱着眉,在直庐来回踱步。
袁炜总是行色匆匆的样子,自入京以来,废寝忘食、席不暇暖,撰写青词数以千计,编纂《道经典藏》达数百卷。在他看来,为朝廷可谓奉献了心力。眼下,又一件国家大事需要他贡献自己的智慧了,首辅独独找他参议解圣忧之策,让他感动不已,也颇感神圣。他来回踱着步,口中念念有词:“虬龙、虬龙,虬、龙,龙!对,化狮为龙!有了!”他转过身,笑着对严嵩说:“元翁,以学生之愚见,就对圣上说,虬龙是化狮为龙,升天了!”
“喔,化狮为龙!甚好!”严嵩大喜,“三日后,在奉天殿举行斋醮仪式,大小臣工,一律与闻。”说完,又吩咐把阁臣并礼部堂官召集起来,形成公本上奏。
首辅召集,徐阶等人放下公牍,走进了严嵩的直庐。
严嵩讲完了事情经过,对徐阶说:“存斋,你看妥否?”存斋是徐阶的号,一般说,晚辈或者同辈才以号相称,严嵩以号称之,是表示一种尊重。
沉默了半天,徐阶才开口说话:“元翁之意,乃为慰籍圣怀,徐某深为感动。然此事牵涉大小臣工,决非小事,当由阁议;徐某非阁臣,怎敢僭越?”
“徐尚书言之有理,”严嵩冷笑道,“老夫这就以内阁名义给圣上上个公本,就说大小臣工,要为虬龙斋醮、送葬!”严嵩在说到“送葬”两个字时,故意加重了语气。
“元翁所言,义高情重,为君分忧,就是为国赴劳,为国赴劳,夫复何言?”袁炜颇为动情地说,又自告奋勇道,“学生就以化狮为龙为题,拟写青词。”
严嵩捻着长须,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对徐阶说:“徐尚书,丧仪乃礼部权责,就请徐尚书领衔操办,如何?”
徐阶愣了一下,笑着回答:“元翁有示,敢不凛遵?”说完,叹了口气,说,“不过,暹罗等属国朝贡船只五艘,被倭寇扣压,要求以之交换被我朝俘获的寇贼五人,福建巡抚请示办法,礼部已呈报多日,内里发交内阁票拟,迄今未见内阁研议,下官斗胆请求元翁念及此事有涉国体国格,理当尽速明示处置办法!还有……”
严嵩似乎听出了徐阶的弦外之音,不客气地打断了徐阶的话:“徐尚书不必再说。治国理政,千头万绪,要在理出轻重缓急,君有忧,臣之耻,无以解君忧,则臣下何能?孰重孰轻?孰缓孰急?不言自明!至于徐尚书所言倭寇掠扣朝贡船只事,要徐图妥善之策,岂是操切从事所能善后?况内阁需研议者,圣上垂示者有之、大小九卿十八衙门呈报者有之、十三省地方奏报有之、五军都督府羽书塘报有之、番邦属国国书有之,也要有个轻重缓急才是。”
徐阶恭敬地听着,待严嵩说完,他深深一揖:“多谢元翁教诲!”
严嵩也露出笑容,道:“存斋为国事忧劳,老夫当国,该是老夫谢存斋才是啊!”说着,抱拳还了徐阶一礼,“有劳各位,速速去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