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死之交协力已不同心(1)

当权不过如此 作者:郭宝平


  要说起来,内阁“双人舞”,曾经是高拱和张居正的共同理想。他们曾经为此“相期约”。那还是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高拱和张居正,满怀豪情,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操权握势,大展宏图。他们的友谊,曾经那样深厚,那样令人欣羡。
  
  是的,高拱和张居正,确实是朋友,而且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都为彼此能够成为朋友,感到欣慰和自豪!生死之交、金石之交、同道同心、肝胆相照、刎颈交、胶漆金石不足比拟等等,都是他们各自或者是知情人来描述两个人的关系时使用的。
  
  要说,高拱和张居正这两个人,性格、人品,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两个人,又都自视甚高;况且,高拱和张居正虽然是一个属相,但是相差整整一轮,就是说,高拱比张居正大十二岁,科举登第也早六年,在那个讲究资格的年代,高拱属于张居正的前辈。他们怎么可能成为那么好的朋友呢?
  
  那只能说,志同道合之故也!
  
  确实,这两个人,有不少共同点。他们都有才干,有抱负;都对现实不满,都主张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因为志同道合,连彼此天壤之别的差异,也可以忽略不计,成为“肝胆相照”的生死之交。
  
  我们有理由相信,张居正和高拱,在翰林院的时候就应该熟悉了。据高拱的回忆,张居正在翰林院任编修,“年少聪明,孜孜向学”,高拱可能好为人师,在他面前侃侃而谈,张居正也挺爱听,而且“多所领悟”,于是高拱“爱重之”。就是说喜欢他了。可能比喜欢还要多层意思?器重加喜欢?这话,似乎有点居高临下,透露出他们的关系实际上不太平等。
  
  的确,高拱就自称,他和张居正的关系,“在乎师友之间”。
  
  张居正呢,对高拱很敬重,觉得从高拱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他也确实对别人说过,自从和高拱交上朋友,“长多少学问见识”!就是说,张居正也认同,他和高拱的关系,亦师亦友。
  
  不管怎么说,反正两个人很谈得来,谈论时局、商榷治国之道,废寝忘食,甚至于“至忘形骸”!
  
  后来高拱离开翰林院,去给未来的最高权力继承人裕王当老师,估计张居正也还和他保持联系的。而且后来张居正也追随高拱的足迹,当起了裕王的老师,两个人又一起在国子监担任正副“校长”,张居正第一次正式成为高拱的助手。其间,高拱担任《永乐大典》的总校官,张居正任分校官,还是在高拱的领导下一起工作。
  
  在嘉靖和隆庆朝交替之际,两个人前后相差一年左右,进入内阁,又当起了同事。关系越来越好,用高拱的话说,“久而益加厚焉”!
  
  这期间,可能就是在国子监的时候,两个人朝夕相处,对当时在位的嘉靖皇帝和严嵩领导下的国家很是失望,也忧心忡忡,彼此之间就免不得相互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而且“相期以相业”。就是准备当国执政,携手治国。不过张居正比较谦虚,他告诉高拱说,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即时摆出,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那是老兄你的事,小弟我做不了。但是,老兄你是个急性子,恐怕有些事是需要有人给补补台,如果让小弟从旁襄助,那小弟敢不效力?
  
  这席话,说得高拱热血沸腾,挺受用的。觉得自己交的这个朋友实在太值得了!很可能,诸如此类的话,张居正经常会说出来,让高拱感到,张居正确实是自己的知己、“金石之交”!在以后的岁月里,高拱一直相信这些“相期约”的话,并且在处理和张居正的关系时,也是以此为圭臬的。
  
  直到徐阶将高拱排挤出内阁,下野回老家赋闲,两个人还书信往来不断,所谓“各相望不忘”。显然,高拱确实未因为张居正作为好朋友没有替他说话而对其产生怨气。看来,高拱对朋友是很体谅的。
  
  当然,随着高拱的复出,事实上主持中央全面工作,在从张居正那里得知了徐阶的下台乃是他的好兄弟幕后操作的,他自己的复出也是好兄弟从中斡旋的结果后,高拱对张居正就更加信任,两个人的关系,应该是更加亲密了。
  
  也难怪,作为堂堂的国家最高中枢机构事实上的主持者的高拱,居然就让张居正当了枪使呢!
  
  但是,一个时期里,高拱并不认为他被人当枪使了。无论是在和赵贞吉、李春芳、殷世儋、陈以勤等等的争斗中,还是在处理国家重大事务、任命重要干部方面,高拱觉得,张居正和他,都是同心协力的。很可能,高拱感到,这正是在为他们当年“相期约”的理想愿景而奋斗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