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参与社会活动的女性越来越多,高职位女性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女性长期以来的表达方式不外乎温言软语,比如亲切温和地哄劝孩子,或者温柔地抚慰、融化男人的铁石心肠,因此在艰难爬升至高职位之后,经常会因为无法有效使用相应的表达方式而备受困扰。这源于女性长久以来所受到的教育和训练,比如,作为女人不能固执己见,不能违背周围人的意见,在拜托或要求他人时,不能逆对方之意,要谦恭地说出来,等等。
因此,从小就受到不要明确表明个人立场,不能说带有攻击性言语的女性,即使升到CEO,也常常会像普通职员那样说话。对这种女性CEO,男性下属职员当然不会俯首称臣。因此,很多女性认为职位越高,越显得没有权威,所以,更多女性宁可选择平凡的职场生活。
对此,应用语言学家Elinor Ochs表示:“表达方式将随着教育子女方法的改变而改变。”意思是说,女性除非改变教育子女的方法,否则很难改变其固有的表达方式。正如美国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所言--“权威者必须有相匹配的态度和言行”,因此,女性要在社会生活中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学习符合权威的表达方式。
40多岁上任为某大型企业常务理事的金贤美小姐,是一位工作能力突出,擅长交际和应酬的优秀职场女性。然而,周围却经常流传着关于她的消极传言:“小心那个女人!”“如果不小心让金常务看不顺眼了,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和她共过事的人却对这种传言不以为然,说:“金常务是非常不错的人啊!”大家还异口同声地认为她公私分明,拥有很高的人格魅力。然而,不了解她的人,却宁可听信那些消极评论。这说明人们仍然无法接受女性使用明确表明自己立场的直言表达方式。
贤美小姐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充满自信、简约而准确的表达方式,一旦发现他人犯了错误,就及时予以纠正。面对这种女上司,男性职员们很容易产生不服气的感觉,仿佛自己的位置被原本不构成任何威胁的竞争对手夺走了,当面又不敢说什么,所以只能在背后嚼舌根。
这种现象并非局限于韩国,在美国,那些秉公办事,说话简约、准确的女性,常常被称作“护士长”。而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后,反对她的保守派们一度以“她只会挥舞手提包”进行讽刺。由此可知,女人如果谨小慎微,当言却不敢言,就很难得到该职位本应受到的尊重。
赵秀贤小姐(34岁),任某安全技术公司的地区负责人兼科长,因为部长未经自己允许而擅自借调自己部门职员去执行新项目的事,她感到非常不快。当然,她知道这是因为那名职员是该领域的专家,而对方部门目前还不具备这方面的人才。但是,部长借调自己的下属职员,竟然不先跟自己商量一下,这分明是无视自己的存在嘛。于是,气恼之下,她直接找到部长。
但她却尽量以谦虚、谨慎的语气婉转地说:“那名职员的工作已经排满了,您这样突然把他调到别处,我们部门的其他职员会有意见的。”
然而,部长却丝毫没有歉意之色:“这不是因为有事吗。”
她气不过地又说了一句:“如果今后再有类似的事情,麻烦您叫职员先通知我一声。”
部长听后大笑道:“职员又不是小孩子,难道你要让他们像幼儿园孩子向妈妈报告那样,向你一一报告吗?”她感到大脑顿时一片混乱,只好心有不甘地走出部长办公室。
如果是一名男科长遇到上述情况,他会当面说:“部长,您虽然是我的上司,但借调我的下属职员,麻烦您先跟我打声招呼。”那么,部长就会产生歉意,表示今后会按照他的要求处理。但是,赵秀贤小姐竟把应由部长通知自己的事情推给了下属职员,这就自我降低了自己的权威。
大家或许不喜欢具有男人般决断能力,说话简约准确的女性,但只会服从于这种女性。因此,在职场中,男性下属越多,就越不能使用妈妈的口吻,要学会像一个教官那样简明地表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威,才能更加有效地沟通。而且,因为畏惧受到男性的非难而利用妈妈的口吻故意谨小慎微地表达,不如像教官那样简明地表达能使其权威得到相应认可。
威严
要使自己的权威受到认可,就要学会专业的表达方式。职位越高,就越会听到“铁女人”这样消极的评论。但是,与畏惧这种非难相比,更要提防受到“无能”的评价。如果具备决断力,说话简明扼要,即使有人在背后议论,也不得不在当面敬畏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