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他闻讯北京翰林院有“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急忙赶到首都,但这个计划搁浅了。蔡不甘心,再三联络,向当时我国驻德国公使孙宝琦申请,欲随同前往德国在使馆兼任“半职”差事、半日在柏林大学听课,以遂赴欧洲留学的心愿。这时,他已是临近不惑之年、必须抚养妻儿四口、负担甚重的一家之长了。
孙宝琦答应每月赞助白银30两,合42银圆。于是在1907年春末,蔡元培随同中国驻德国公使,由西伯利亚大铁路经莫斯科到达柏林。但是公使馆只应允照顾食宿,不提供职务和薪金。居柏林,大不易!一不靠官、二不靠商,自食其力、自行其是
眼看财路不济,怎么办是好呢?蔡元培做了一个当时可称大智大勇的决定:既不求“官费”也不用老家变卖家产筹划“私费”,而以在国外“爬格子”著述编译所得稿酬、编辑费自筹留学费用。据我所知,这乃是我国最早的知识阶层中采取“爬格子”半工半读方式而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蔡元培通过同年同乡挚友张元济先生向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他在欧洲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按照千字3圆(编译)和5圆(著述)的标准,每月致稿酬100银圆(约合今人民币6千元)。一部分稿酬汇到德国给蔡元培作为留学费用,一部分交国内妻儿作为家用。
蔡元培一不靠官、二不靠商,完全自食其力、自行其是。他严格遵守了协议,留学期间著述不辍。根据今天所能看到的蔡元培稿酬账单,1910年商务印书馆汇付给他1621德国马克,合国币900圆;支付国内蔡夫人国币250圆;代付购寄书报等费用为国币46圆,连同历年余额尚结存200圆(当时1块银圆可买44斤大米,约合1995年人民币60元,合2009年人民币120元)。
几年以后柏林的生活费用更低了。据1919年初由官商资助到德国“考察”的梁启超记述,他在柏林住一旅馆“今所居极安适,日租金50马克,可称昂贵,然合中国银只得一圆耳”。这位后来担任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维新人物又在通信中写道:“此次赴德,觉学费之廉出人意外,现一圆可易五十马克,每学生得三十或四十圆(即一千五百或两千马克)尽可从容度日,国内大公司如中原公司之类,每年能出资五千或万圆,可派学生十人或二十人。”引自《梁启超年谱长编》。此后“少年中国学会”的宗白华等人,步蔡元培后尘陆续留德。
辛亥革命时,蔡元培归国,应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之召,首任民国教育总长。1912年4月赴北京,7月拒绝与袁世凯合作而坚决辞职。
1913年蔡元培又赴法国,商务印书馆继续约稿付酬,以编译费支持他在欧洲游学考察。这时他“爬格子”的稿酬增加了:每天以一半时间编著1000字,每月3万字可得200圆,即千字7圆。
从1907到1915年,蔡元培先后旅欧留学几年期间只靠“爬格子”半工半读,撰写了《世界观与人生观》、《文明之消化》等论文,寄给商务印行的《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发表,还根据在德、法进修得到的新知识,结合国情编著了《哲学大纲》、《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学史》、《中学修身》、《艺术谈概(欧洲美术小史)》等书,后都由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留学多年,影响深远
1916年冬,蔡元培由欧洲归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首创“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校方针,力主“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当官僚、不做政客;不酗酒、不抽烟、不杀生”的八戒进德会。在他的教导感化之下,一扫满清京师大学堂以来的封建官僚腐败习气,脱胎换骨、风貌一新。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成为了“民主与科学”的堡垒、新文化运动的摇篮。……而这一切,是跟蔡元培旅欧留学期间接受的新思潮分不开的。
蔡元培在德、法留学多年依靠“爬格子”为生的亲身经历,影响深远。此后,他特别尊重和爱惜“爬格子”的人才,这有他一系列言行为证,举不胜举。不妨称之为“爬格子情结”吧。……陈独秀、胡适之、李大钊、鲁迅、周作人等“爬格子”的新文化闯将,都是他在北大时期一手扶植起来的。特别对于比他年轻13岁的鲁迅。蔡元培在民国教育总长任内,举荐初出茅庐的周树人(后来的鲁迅)为教育部公务员主管美育,月津贴60圆,不久定月薪300圆。他在北京大学校长任内,聘请鲁迅为“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师。他在大学院院长任内,又聘请鲁迅为特约撰稿人,月津贴300圆,提供“爬格子”的优越条件。这些,在鲁迅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起了很大的作用。鲁迅很念此旧情。
1923年蔡元培为抗议北洋军阀政府,发表《不合作宣言》,愤然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7月又举家赴西欧。这次的费用,仍由商务印书馆采取约稿致酬的办法,使他有固定收入。由挚友张元济出面,约请他编写师范和高中所用《哲学纲要》等教科书,并为《东方杂志》撰写论文及杂记。每月致编译费200圆、调查费100圆,共计300圆。
现在留存商务印书馆张元济1923年7月16日给蔡元培的信(手迹)写道:“兹送呈全年薪水计银二千四百圆。又敝公司遇有研究之问题及调查之事项、拟求我公担任顾问,亦荷俯允,兹将全年薪水一千二百圆一并送呈,统祈察入。”蔡元培在欧洲期间,写了《中国之文艺中兴》和《简易哲学纲要》等。1926年2月,蔡元培由欧洲回到上海。……
蔡元培开风气之先。从他开始,在国外以著述编译所得稿酬自筹留学经费,采取“爬格子”半工半读方式而获得成功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信念是:自食其力,自行其是,自得其乐,独立精神;
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行为,自由达观。1902年王国维赴日本留学
王国维字静安,晚年号观堂,清光绪三年(1877)生在浙江海宁县城的书香世家。他7岁入私塾读书。家中有藏书五六箧,每日从私塾回来,他都要翻阅这些杂书。11岁学作诗文,并喜金石书画;16岁入州学,开始读前四史;17岁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此后,屡应乡试不中,而愈致力于古诗文。20岁成婚,时家中经济支绌。21岁再次赴杭州应乡试,仍不中,遂回乡教家馆。这时,他非常关心时事,喜读《时务报》。1898年,22岁的王国维进入上海《时务报》任书记,薪水每月仅12圆,生活清苦,但这是他一生事业的开端。
这一年,他每日下午去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学日语3个小时。一年后,东文学社所授的史地、理化各教科书,均由王国维等人译成中文,复印后销行甚广,东文学社得以发展,后来罗振玉任王国维为学监。王国维又以日人教授为师,专心学习英文。
1901年初得到罗振玉资助,王国维去日本留学,入东京物理学校,进修4个月后,因病回国。1901年7月,王国维译的《日本地理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02年第二次赴日本考察。周氏兄弟在日本留学
周树人(鲁迅)在1902年4月赴日本留学。他回忆:“记得自己留学时候,官费每月三十六圆。”引自《华盖集续编》。(合1995年人民币约每月3600元)
1905年,鲁迅二弟周作人20岁时也得到官费赴日本留学。据他回忆:“那时的学费(留学官费)是年额四百圆,每月只能领到三十三圆。”引自《鲁迅的故家·鲁迅在东京》一书。(合1995年人民币约3300元)
1906年6月,周树人在仙台医专第二学年结束时退了学,准备弃医从文。他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当月他奉母命回国到老家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4天后便回东京。
这时周氏兄弟准备从事新文学运动,1907年在日本合译《红星佚史》,得到稿酬200多圆,合同上注明千字2圆据《周作人回忆录》第201页。。但此后周氏兄弟准备办杂志《新生》一事没有成功。又因老家经济负担很重,1909年6月间,周树人不得不回国工作挣钱养家。不久,在日本立教大学读书的周作人便同日本女子羽太信子结了婚,生活费用不够,只好向大哥伸手要资助。
1911年秋天周作人携日本妻子回国,他起初在绍兴中学教书,月薪50银洋,陆续增加到68银洋,但入不敷出。据《鲁迅日记》所载,这期间周树人每个月都给绍兴老家的二弟汇寄生活费。1912年5月到北京以后,一开始每月汇寄家用50银圆,1913年8月以后增为100银圆,还要给周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娘家汇寄生活补贴。郭沫若在日本留学
1914年,郭沫若22岁时来到日本,考上官费留学生进了高等学校(大学预科),每月从中国北洋政府驻东京大使馆领取津贴33日圆。当时几人合租一屋,租金15日圆,每月伙食费85日圆当时中国和日本还都同样使用银圆。。1914年11月9日,郭沫若在给他父母的信中说,留学生的官费,“于每月的衣食,倒不十分吃苦。男所苦的只是学堂里的参考书和实习器具等项,一学年之内,关于此项的用费,总要两百圆钱才够。留学生是不能不多买些书籍来参考。”为了既顾生活又顾学习用的书籍和器具,郭沫若说,他决定兼职,“从本月起,逢星期六的午后,有几个日本人请我教他们的中国话,每月约谢男八圆,如能长久,也可以算得一笔趸数,以后家里尽不必寄钱来补济了。”黄淳浩:《郭沫若书信集》第53~54页,1991年版。
1916年8月,在东京圣路加病院,24岁的郭沫若认识了21岁的护士小姐佐藤富子后来的郭安娜。。她的父亲是牧师,母亲出身于士族家庭。佐藤小姐迷恋于郭沫若的才华,辞去工作与郭沫若同居。在他们的长子和儿出生后,佐藤父母甚至与富子断绝关系。
后来郭沫若升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到1919年,随着学历进步和生活水平上涨,留学官费增加到每月48圆。
此后又接连有了两个孩子,安娜即佐藤富子成了贤妻良母。每月48圆,既要养家糊口,还要读书上学,郭沫若的生活相当拮据,不得不向他的父母诉苦。父母仍然寄钱接济郭沫若。可是,当时的四川连年灾荒,军阀混战,父母兄嫂也不宽裕。由于北洋政府财政拮据,留学官费时有时无,郭沫若的生活越发困难了。
这时候的郭沫若,已经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新诗。但是,新文学报纸仿《新青年》不付稿酬,郭沫若只能另外兼职。他准备舍弃医学专业,尚未毕业就投身文艺创作。
到1921年4月初,他们渡海到了上海,“泰东图书局”经理赵南公应允给郭沫若出书付给版税。赵南公自述,当时“请沫若来谈,据伊言,伊到东目的拟到京都、东京去走一趟,与同志一面趁暑假约定译几种好书,专译述德文书,报酬办法十分抽一,以售出书为限,买稿暂不言及。予甚赞同,及估计往来路费约百圆左右,予允凑百廿番指在市面流通的外国银圆。。四时同出,购金手环一支,计五十二番。”这里所说的“十分抽一”的版税,据郭沫若和创造社的其他同仁回忆,从来没有兑现过;赵南公兑现的,仅仅是郭沫若回日本的路费和那支金手环。郭沫若已经在泰东工作数月,没有薪金,路费和金手环实际上是对这几个月工资的一种变相报酬。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高梦旦也答应出版郭沫若的作品,给稿费标准每千字4圆或5圆。郭沫若的生活有了一些好转,他跟宗白华、田汉合作出版了散文通信《三叶集》,自己出版了诗集《女神》,轰动一时;又和田汉、郁达夫、成仿吾等组建创造社。7月初旬返回日本。从此郭沫若经常往来于日本和上海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