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预备期内收入项下
1 演剧100次(以七成收入计算) 46500银圆;2 演电影250次(五成计算) 47500银圆。
共计 94000银圆。
收支相抵赢余 8720银圆。
附注:随时加演旧剧等项之赢余不计。
附一:演习所开办费支出表
1 房租(以80元一月先付三份计算) 240银圆;2 修理 500银圆;3 装置电灯电话自来水 300银圆;4 家具及零件 1000银圆;5 演剧材料 500银圆;6 杂费 200银圆; 7 招待费 100银圆;8 印刷费 160银圆。共计 1800银圆。
附二:暂定职员薪金表(按月计算)
1 院长一人 150银圆;2 主任四人(每人150银圆) 600银圆;3 文书一人 60银圆;
4 庶务一人 60银圆;5 会计一人 60银圆;6 舞台管理员一人 60银圆;
7 电工一人 20银圆;8 木工一人 20银圆;9 缝工一人 20银圆;
10 差役四人(每人10银圆) 40银圆。共计 1090银圆。此系最低人数,于必要时尚须增加。附三:剧券价目表
甲、新剧
等座数券价共收前排4座包厢21厢841银圆84银圆后排4座包厢同848角67银圆甲等散座3008角240银圆乙等散座3006角180银圆丙等散座2703角594银圆总共1038座,应收券价665银圆 (如按七成计算,应收465银圆)。
乙、电影
等别座数券价共收甲等厢座846角50银圆乙等厢座845角42银圆甲等散座5704角228银圆乙等散座3002角60银圆总共1038座座数以香厂新明剧场为标准。,应收券价380银圆。如按五成计算,应收190银圆。南国社:田汉
五四新剧运动最大的成就,是继承、扬弃了“文明戏”的实验,并改造了原有戏曲的传统,参照西方话剧的新样式,建立了中国新文化的戏剧文学。而田汉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的剧作具有多样的探索,成为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的开拓者。而由他领导的南国社,则是在中国南方推动演剧的先锋。
田汉幼年时家境比较贫寒,曾留学日本。1922年,田汉留日六年后归国,到上海的第一个职业是在中华书局担任编辑,月薪100圆;同时给书局职员上日语课程,业余写作、翻译。每月收入大约200多圆(合1995年人民币8000元)。在哈同路民厚北里409号楼房安家,月租金约30圆(合1995年人民币1200元)。他从长沙把母亲、兄弟等接来同住。由此田汉的家成为许多文学青年的茶室、饭铺、招待所,成为20世纪20~30年代艺术家的摇篮。有这样的特殊情况,每月开支国币200圆(合1995年人民币8000元)以上,经常入不敷出,差额依靠田汉的稿费、版税补足。
田汉在上海成为自由职业者。
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渝在上海创办《南国》半月刊。同年创作独幕剧《获虎之夜》等,是田汉早期的杰作;1926年,田汉成立南国电影剧社,后又改名“南国社”,演出了许多小型剧目。
1927年秋,田汉被聘为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戏剧科主任为欧阳予倩、美术科主任为徐悲鸿。,共招收学生400多名,每人学费及伙食费20圆,共得8000圆(合1995年人民币28万元)。然而原有负责人贪污公款被驱逐,学生们选举田汉为校长。
学校房租等费用已拖欠3个月。为了解决学校的经费问题,田汉组织了“鱼龙会”,开创了“小剧场”运动。门票每张1圆,总共收入国币1250圆(合1995年人民币43000 多元),维持了学校。
他与戏剧界人士欧阳予倩、唐槐秋、高百岁等结下了深厚友谊,合作组织戏剧公演。田汉认为欧阳予倩等人在艺术上已卓有成就,堪称为“龙”,而大学的学生们还只是些未经风浪的“鱼”。因此,大家在一起演出,便被称为“艺术鱼龙会”。
“艺术鱼龙会”限于条件,只能取客厅作“小剧场”。每场演出只能容纳几十名观众,剧目多为田汉自创自导的小戏:《苏州夜话》、《生之意志》、《江村小景》等,也有多幕剧《名优之死》。南国社把这些小戏带到各地巡回演出,影响广泛深远。戏剧史家认为,自从出现了南国社,新剧才有了生机。
著名悲剧三幕剧《名优之死》是南国社的代表作。这个真实的悲剧,给田汉留下痛苦记忆。艺术在许多艺人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剧中主人公是一位视艺术为生命的人,但他却看到那些卑鄙无耻的人,蔑视艺术,践踏人格,甚至毁灭希望。田汉把艺人的悲惨遭遇,升华为具有深刻内涵和崇高诗意的悲剧。
接着,在上海艺术大学的基础上,又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戏剧人才。田汉组织 50名学生到杭州旅行公演5天,开拓了杭州的话剧运动,并补充了经费。
此后两年内,田汉组织南国社几次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等地公演,推进了新剧运动。公演的门票为6角~1圆(合1995年人民币21~35元),在当时是比较贵的,但仍经常爆满,以此收入作为南国社的经费。同时出版《南国月刊》。
1928年《中央日报》编辑部聘请田汉担任《摩登》副刊主编,每月编辑费300圆(合1995年人民币1万多元),这成为南国艺术学院资金的基本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