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凌扶了扶头上的竹笠说道:“请大王带我一道渡江吧。”朱棣回身惊讶地问道:“你不回宫里去了吗?”言凌苦笑道:“我在那里的任务也完成得差不多。再留在那里,早晚会坏了大事,还是追随在大王左右吧。”
朱棣挥挥手说道:“既然如此,你就留在我身边参赞军务吧。等靖难成功,自然少不了对你的封赏。”言凌有些自失地一笑:“只要大王别忘记答应过我的事情就好。”朱棣用那双眼角微微上挑的凤目扫了言凌一眼:“大丈夫人生在世,应当建功立业,至不济也要出人头地博个封妻荫子。太过牵挂儿女私情,难成大事!”
“建功立业,出人头地……”言凌仿佛记起了什么,竟然托着斗笠想得有些出神。朱棣重重地在他斗笠上拍了一记:“走,与本王一道去阅兵!”
六月初二,朱棣带着众将来到江边,面临江南已经设好香案牺牲。只见旌旗肃穆,幡带当风,燕军将士们列队而立,军姿雄壮。这时朱棣已经带头向江神恭敬地礼拜,祷告江神能够保他们顺利渡江,言凌和众将也连忙跟着行礼。礼毕之后朱棣从侍者手中接过祝文,高声朗读道:“予为奸臣所迫,不得已起兵御祸,誓欲清君侧之恶,以安宗社,予有厌于神者,使不得渡此江。神鉴孔迩,昭格予言。”读毕再次施礼。
第二天,燕军大举渡江。由于官军防线早已从内部开始瓦解,燕军则孤注一掷,志在必得,这场空前的临江决战竟从一开始就显现出一边倒的架势。这一天天气晴朗,长江水面上只有微风飘扬,波澜不惊。燕军的千艘战船下水之后,竟如履平地。朱棣和往常一样,亲临战船率军渡江。燕军将士看见主帅之后,欢呼呐喊声震天动地,反观官军则士气低落,对于传说中战无不克的燕军早已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眼看江岸已经近在眼前,朱棣立刻指挥前锋部队登岸。数百名燕军精锐冒着被流矢射中的危险冲上岸去。负责沿江布防的名将盛庸迅速带兵应战,却已经无法抵挡燕军的勇猛,战线迅速崩溃。官军士兵纷纷抛掉武器向山上逃去,盛庸本人则乘单骑逃走。来不及逃走的官军则不约而同地解甲投降。朝廷调来的大批海船见势不妙,也纷纷投降了燕军。燕军几乎是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就顺利地渡过了长江。
言凌在燕军渡江的过程中,一直按照燕王的要求,留在他的战船座舱里诵经,为他祈祷大军的胜利,实际上却一直在监听皇宫中的动向。调查进行到现在,他能感觉到那股神秘的超时空力量就隐藏在建文帝的周围,可是每次等他觉得自己就要接近谜底的时候,却又会出现新的疑云。他曾经先后怀疑过齐泰、马皇后、郑玉儿,甚至建文帝本人就是那个时空外来客,却没能在他们身上发现任何破绽,而在这期间朱棣却接二连三地遇险。那个狡猾的催眠师究竟隐藏在哪一个角落里,又是怎么催眠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的呢?
言凌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所乘坐的朱棣的座舰已经稳稳停在了长江对岸。朱棣在众将士的簇拥下走下船去,沿途所见皆是冒着滚滚浓烟的战舰和倒折的官军旗帜,还有满地呻吟的伤者。朱棣立刻下令不得屠戮伤员和降卒,还命人给他们施药救治。
燕军轻易渡江的消息传到京师,金陵的皇宫中却是一片混乱。建文帝可谓忧心如焚,日夜徘徊于殿庭之间,与群臣商议对策,却无人能拿出一个安邦救国之策,最后只得听从方孝孺的意见,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下令城外百姓撤屋进城,城外积木也悉运入城,以便利用金陵坚固的城池来拖延燕军进入京师的时间,等候齐泰等人招募援军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