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师兄那边,我勤学多问,成了他最好的“徒弟”,他虽然嘴上不说,对我的态度转变却非常快。好笑的是,有时候他会忍不住向我打听欧强那边的情况,问问他那边又接到什么重要的大单子。我暗自发笑:文人相轻,名不虚传。
就这样,我辗转于两个创意部之间,无形当中促成了两位牛人的“鲶鱼效应”,虽然他们口口声声都对对方“不服”,却也没有因此而大动干戈,倒是文案越做越精彩,点子越来越多,任远暗中高兴。
有一次,我们几个人一起出去喝酒,任远跟岳伟说到这件事,岳伟一拍大腿说:“钱总管,你就是牛,你不服谁你就有办法治谁!”大伙儿哈哈一笑,没把这话放心上。
转过天来,公司招进来一个搞创意的新人,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有广告公司工作经验,也有几个比较成功的作品。人力资源部门把他安排到了我们文案部。
正常来讲,新人到新单位都是比较低调的,老老实实执行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即便有反对意见,也不会贸然提出来。这位仁兄则不同,刚来没几天,就来了个当面翻脸。我交给他一个小单子,提了一下大致的要求,让他三天之内把整理好的文案交上来。新人却不买账,说自己被“大材小用”,不屑做这个东西,并且翻着白眼说:“你是什么人,是部门的主管,还是总监?我听说你就是个实习生而已,算起来我还是你的前辈呢!”
我万万没想到会遇到这样一个不知好歹的新人,难道人力资源部的人在招聘的时候打瞌睡了,让这么一个不懂得眉眼高低的人混进队伍?不过,我转念一想,也许这个人有过人之处,公司本着“兼收并蓄”的爱才原则才留下他的吧。
想到这里,我笑着说:“我不是主管,更不是总监,而是你的普通同事。总监太忙脱不开身,要我把任务布置给你。”
这位老兄嘴撇得老长,满脸不服地说:“当初决定过来上班,还以为你们这个公司刚成立,属于新生代,会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流程,没想到这么混乱。让一个实习生来交代任务,如果出了差错,你能负责吗?”
听了他的话,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只好耐着性子跟他说:“我是实习生,没错,但是比你来得早。即使早一天,也是你的前辈。”话说到这里,我已经跟他较上劲了。
新人不服,立刻反击:“哟,还在我面前充前辈,我倒要看看,你这前辈怎么个当法。你敢跟我比稿吗?”
我俩吵吵半天,已经有人凑过来看热闹了。旁边一同事笑着说:“钱总管,跟他比,跟他比,这么个小单子花不了多少工夫,就当玩游戏了!”刚好创意部的总监欧强经过,马上凑过来说:“命令你们现在就开始写策划案,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我当裁判!”
大家一阵哄笑,我俩别无选择了,只好回到各自的座位开始奋笔疾书。说实话,我心里完全没底,毕竟我做文案的时间不长,学到点东西都是现学现卖的,而对方工作经验不少,又做过几个成功的个案,明显比我有优势。但是,我不能怕,一怕就在气势上先输了几分。我定定神,仔细看了相关资料和客户的要求,整理思路,找准广告卖点,一气呵成。
这是我做得最快的一个广告文案,深深感受到草原上被狮子追赶的羚羊拼命往前冲时那种不可阻挡的爆发力。原来,人在竞技状态下真的会发掘自己的潜力,难怪很多领导人在培养下属的时候会故意给他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钱,逼着他在最艰苦的条件下把事情做到最好,敢情这就叫“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以前我做的文案,没个三五天出不来第一稿,然后还要在师兄的指点下精雕细琢好几天,最后才能拿出客户满意的东西。而这一次,想到众目睽睽都在看好戏,想到那个新人刁蛮的神情,我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输给他!我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运作起来,思如泉涌,如有神助,我仿佛体会到“撒豆成兵”的乐趣。难怪梁左的相声里会调侃:“攀登珠穆朗玛峰身后跟一个大老虎,是个人就上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