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谷底(3)

1750-1950的中国 作者:汪中求


战后全国的经济形势,更是一塌胡涂。抗战期间,政府以扩大法币发行量来垄断全国经济。又因国土大幅沦陷,税收骤减,一切军政费开支,只有依赖发行钞票。抗战前,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法币的发行额已达到5569亿元,为抗战初期的360倍。国共和谈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实际收入只占预算的15%,法币发行量于是猛增。到1947年4月,法币发行额陡增至16万亿元,为抗战前的一万多倍。钞票发行量的激增,物价开始飞涨,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都不能维持。     以北平市顺义县的粮食价格为例,即可以从中看到当日物价上涨的程度。

 北平市顺义县农贸集市粮食价格记录(注)

单位:每小斗(15市斤)法币元

1946年白玉米的价格:7月22日 1900元

8月28日 2450元

10月4日 2800元

1947年小米的价格: 1月27日 2万元上下

6月28日 4.3万元

12月13日 11万元

1948年黄玉米的价格:2月15日 12万元

7月24日 300万元

10月8日 1200万元

在上海,一个五口之家每月最低生活费,在1946春约为法币156000元,到1946年夏季约为法币30万元,到1947年夏季则需要法币270—300万元。(注:1946年2月20日《前线日报》)

在四川,我们则看到了以下这样的大事记:

1946年:4月5日渝物价波动,其中土产品、粮食更形紧俏。公共汽车票已由150元升至250元,报费增加100%,印刷费增加170%。12月3日重庆市物价继续上涨,百货因电价、交通费涨价,衬衫、毛巾、丝袜上涨3000至5000元。

1947年:1月8日重庆市物价连日上涨,粮价波动最大,昨日上等河熟米每石3.3万元,比前天上涨3000元。10月23日重庆市物价自5月起至10月10日止,五金上涨425%,木材上涨468%,燃料上涨343%,衣着上涨280%等等。

1948年:6月17日重庆米价傍晚若干店铺高至850万元以上,更有高价1200万元,市民感受无比威胁,发生抢米风潮,被抢米厂、米店达70余家,失米7000余石。11月9日飞机轮船票价均相继调整,照原价增加200%,财政改革已面临失败边缘。

1949年:1月9日宜宾中原纸厂、乐山嘉乐纸厂因物价高涨,停止生产,职工失业。4月1日因政府大量发行5000元和1万元票面额的金圆券,并发行5万及10万元的定额本票,物价疯狂上涨。4月7日成都物价一日之间上涨1.5倍。

1950年代快要到来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处于全面崩溃之中。工业生产的总量在世界工业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仅为2%上下,而这个比重在200年前的1750年为1/3,在90年前的1860年接近1/5,在50年前的1900年为6.2%。(注:数据均来源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200年来的反应迟钝和内外消耗,中国终被这个现代化的世界远远地甩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