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阿鲁斯图克浸信会这个宗教组织的建立和瓦解,就必须先了解缅因州的历史。要了解为什么勤劳智慧的四个家庭竟然跟随福克纳牧师这样的人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去居住,从此与世隔绝,那就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近三个世纪以来,像福克纳牧师这样的人已经在这个州聚集了大批的信徒,有时候甚至不顾一些主流宗教团体和正统宗教团体的反对,到处网罗信徒。据此可以推论出,这个州的人的性格中有那么一种东西,可能是一种能追溯到开拓时期的个人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导致这些人被福克纳牧师那样的人所吸引。
历史上,缅因州一直是一个边疆地区。事实上,从十七世纪第一
①阿鲁斯图克(Aroostook),美国缅因州北部河流。
批耶稣会传教牧师到达缅因州,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宗教组织一直都把缅因州看做是最佳的传教地区。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对那些巡回传教的牧师来说——包括那些非正统宗教团体和江湖骗子——缅因州算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土地。这个地区的农业经济一直很落后,不利于长期维持教堂和牧师的日常活动,所以,对那些吃不饱、穿不暖、营养不良、住所简陋的家庭而言,宗教信仰不会被排在首位。
一七九○年,本杰明·林肯将军发现缅因地区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洗礼,还有一些人从来没有加入过教会。一七六三年,布斯贝港的约翰·默里牧师曾这样描述过当地人:“根深蒂固的罪习和毫无忏悔的固执”,但他还是找到了一个“虔诚的家庭,一家之主是位谦虚的教授”。有趣的是福克纳牧师在一次圣会的布道中曾引用了默里的这段话。
巡回传教牧师一般都是负责对那些居住地没有教堂的人们进行布道。他们中有些人干得非常出色,经常到约克或者哈佛去接受培训。其余表现不是特别出色的人就得不到这样的奖励。一七八三年至一八四九年间,缅因州奇斯特尔市的乔塞姆牧师在缅因州的四百一十三个地区做了一万两千五百九十三次布道。相比之下,伯德湾路德教会的马丁·舍费尔则欺骗了他辖区内的众多信徒,最终被赶出城。
东正教的传教士们发现很难在这一地区落脚,加尔文教在这一地区非常不受欢迎,除了因为他们古板的教义外,还因为他们与政府的关系。浸信会和卫理公会由于他们的平等和宣扬自我的教义而赢得了很多信众。从一七九○年到一八二○年的三十年间,在缅因州,浸信会教堂的数量从十七个猛增至六十个,信徒队伍也不断壮大,先后加入浸信会的教派包括自由意志浸信会派、自由浸信会派、卫理公会派、公理会派、一神教派、宇宙教派、震颠教派、耶稣再临派、灵恩派、五旬节派、希金斯派、自由思想派、黑丝袜派等。
然而,舍费尔和其他江湖术士的欺骗传统依然存在:一八一六年,在缅因州的西部出现了一种男用快感器,其发明者考科恩后来被以淫荡罪名起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乔治·L.亚当斯劝说他的信徒卖掉他们的房子、商店甚至渔具,然后把钱交给他到巴勒斯坦去建立殖民地。一八六六年,十六个人在建立殖民地的第一周就丧命了。一八六七年,亚当斯由于过度饮酒和处理经费不当被起诉,他和妻儿逃离了建立不久的殖民地。后来,亚当斯又在加利福尼亚州出现过,在那里他又试图劝说人们花五美分进行投资,直到他的秘书揭露他过去的行径才告终。
最终,在本世纪末,弗兰克·W.桑福德在达勒姆建立了夏伊洛社区。桑福德在这里值得一提,是因为在后来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福克纳牧师一直以桑福德建立的社区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