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蜘蛛杀阵 第二章(3)

蜘蛛杀阵 作者:(爱)约翰·康奈利


寻求避难所

(节选自格蕾丝的硕士毕业论文)

一九六三年四月,四个家庭离开他们东海岸的家乡,驾着汽车和卡车向北行驶三百多公里来到鹰湖附近的地方,在缅因州和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交界南三十二公里处。这四个家庭分别是:来自海滨镇洛克兰南部友谊村的派尔森一家;来自海豹湾的凯洛格一家和科尼什一家,以及来自波特兰的杰索普一家。大家把这四个家庭统称为阿鲁斯图克浸信会信徒,有时候也称他们为鹰湖浸信会信徒。其实这么称呼他们也没有什么根据,因为只有派尔森一家和杰索普一家信奉浸信会。

他们一到达目的地就把所有的交通工具卖掉了,卖来的钱用来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以维持未来一年的生活,因为他们到第二年才能做到自给自足。他们落脚的地方大概有四十英亩,是从一个当地的地主手里租来的,租期三十年。尽管地界一直有争议,但最终这块地还是回到了原主人的手里。

那个月共有十六个人来到北方:八个成人和八个孩子,男女各半。到达鹰湖后,迎接他们的是他们认识的一个牧师(有时称他为福克纳牧师),他的妻子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叫莱昂纳多,十七岁,一个叫穆丽尔,十六岁。

不少家庭就是在福克纳的教唆下才变卖了家产,带着变卖的钱来到北方的,他们都是一些贫困的农民和体力劳动者,长途跋涉来这儿建立一个教规严格的宗教组织。也有一些家庭是自愿迁居到这里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他们一直认为共产主义会威胁到他们的信仰,有的是因为受原教旨主义的影响,有的则是因为贫穷或看不惯周围人们任凭道德堕落的社会现象,还有的也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受了传统的影响——信仰非主流宗教——因为这个州在历史上就以信仰非主流宗教而闻名。不过,这些后加入的成员由于家庭的规模和成员的性别问题被拒之门外。福克纳声称,他希望建立一个成员间可以相互通婚的宗教组织以强化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代代相传,所以他要求加入该宗教组织的家庭成员的年龄要相仿,男女数量要相等。他挑选家庭的标准是:他们不能再和亲属保持联系,也不能因为和外界断绝来往而感到烦恼。

阿鲁斯图克浸信会信徒一九六三年四月十五日到达鹰湖,一九六 四年一月这个定居点被遗弃。从此,最初的那几个家庭和福克纳全家便人间蒸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