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时逐利捕商机:逐利趋市共襄繁华

话说京商 作者:张建明


越是人流汇聚的地方,消费者的购买量越大,商店也就越容易成功。

经营庆林春茶庄的林子训,靠摆茶摊起家,从自己的生意中,他深知一个好地点的重要性。1917年,第一家庆林春茶庄就选址在南城的商业娱乐中心——劝业场。当年,在东安市场开办了第二家庆林春茶庄。几年后,第三家庆林春茶庄又在前门大街开始营业。三家茶庄均位于商业要津,因此生意十分兴隆。

东安市场的创立可说是繁华闹市兴建的一个典范。

东安市场所在的王府井大街,本是一个地点适中、交通便利之处,人们也许会从今天王府井大街的喧嚣繁闹中想象该地一直是一个商业闹市,其实,东安市场创立以前的王府井大街原是一个十分冷清的地方。

东安市场的旧址是八旗兵神机营的练兵场。清代中后期,八旗兵已经疏于操练,因而此地日渐荒芜,成了一片废置的闲地。1903年,清政府整修东安门外大街,需要清除街边杂乱无章的商贩。而其时适逢清政府实行新政,真正开始重视商业,为了安置那些商贩,就近启用了废置的练兵场。

初期迁入的商贩多是搭布棚,摆地摊售卖些低档的日用杂物、京广百货及地方小吃等,形式与庙会差不多。由于它地点适中,大众化特色鲜明,很受市民欢迎,因此很快就显现出繁华,当时人的记载说:东安市场货物纷错,市面繁华,尤为一时之盛。东安市场的兴盛景象对于商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场外的商人甚至一些知名的店家也纷纷进入。不几年,此地的饭庄茶楼、戏院书店、南北食品、鞋帽服装、娱乐照相、古玩首饰、金店、药房等应有尽有。由于货物齐全,兼具购物与吃喝玩乐多种功能,到20世纪30年代初已被人称为“北京惟一的销金窟”。

商业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一个行业或一个市场的崛起往往会带旺那一片区域。东安市场百年前的实践已经向后人昭示了这一定律。

像西鹤年堂等一些知名店家进入东安市场后,固然都赢得了可观的利润,也因此而加快了发展步伐。但真正向我们诠释地点在商业经营中的重要意义的,应该是那些在东安市场从小摊位发展成为著名品牌的店家,如著名的东来顺饭庄、全素刘、稻香村南味店、公兴顺果局、春华斋蜜饯食品店、豫康东纸烟杂货铺等等。

东安市场的兴起对北京近代商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大有蔚油坊是北京历史上一家有名的油坊,1878年在北京东郊的通州三间房开业,当时只有一个小院,伙计、学徒四五个人。大有蔚开业后生意很好,生产的小磨香油和芝麻酱以品质优良、香醇不腻而为人称道,企业逐渐在东郊一带有了一些名气。

三间房不过是北京朝阳门至通州大路上一个小镇,与人口众多、商业繁华的北京城无法比拟。大有蔚店主张万金十分清楚,他经营的商品属于日常必需品,人们对于这类商品的购买心理多是求近求便。

经过多方选择比较,他看中了花市一带。

花市在清代时已是一个商业闹市,清末民初时花市集发展到鼎盛时期,尤其是每年年末开始“连集”,即从腊月十四日到腊月三十日天天开集,连集时期除了平日的经营内容外还增添了许多卖年画和卖春联及其他年货的货摊,游人顾客日益增多,最热闹的时候几乎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大有蔚油坊从三间房迁到北河澶胡同新址。新址占地面积大大扩展,有40多间房屋,分布着账房、库房、炼油房、磨房等,企业佣工达到30多人。花市大街一带是人烟稠密的居民区,老百姓对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力较为集中。    

由于大有蔚油坊在店铺的选址上决略得当,适合了这里消费人群的需要,使得迁址以后的生意蒸蒸日上,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月生产香油在三万斤以上,生产芝麻酱五六千斤,成为当时北京十分有名的大油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