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民公社大刮“共产风”(1)

大突破 作者:马立诚


“东风压倒西风”,是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所说的话。“东风”指的是社会主义,“西风”指的是资本主义。

在当时,对“东风”即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还有历史的局限,其中有冷战的因素,也有不少“左”的成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一九五八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从这里来看,“压倒”的过程,有很多教训可以吸取。

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催生下,人民公社这一并不符合中国农村实际的畸形儿呱呱坠地。

这导致了国家与私人财产之间的紧张关系到达一个新的极点。

在1957年,私营经济烟消云散,但城乡居民的家庭财产还得以保存。在人民公社运动中,“共产”成风,相当多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家庭财产也受到严重侵犯。

令人欣慰的是,人民公社这个畸形儿先天不足,尽管费尽心力维持了25年,但还是无法生存下去,最后进入尘封的历史。

人民公社这个名称哪儿来的?

曾经在公社化运动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陈伯达说,这个“歪点子”是他出的,

“发明权”属于他。但当年他也说,办人民公社,是毛泽东指出的方向。毛泽东本人却从不承认自己是始作俑者。毛泽东说,他无发明之权,只有建议之权,人民公社是群众的创造。

另一个说法是,“公社”这两个字诞生在一列南行火车上。时为1958年4月,刘少奇等人乘火车去广州见毛泽东。刘少奇回忆说,“公社”一词是吹出来的。“在火车上,有我、恩来、定一、邓力群,”他说道,“我们四个人吹半工半读,吹教育如何普及,另外就吹公社,吹乌托邦,吹过渡到共产主义”。①

关于发明权的问题,还有考证余地。不过,人民公社起初是由“并大社” 而起,却是事实。

按照邓子恢的观点,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就已经“太快了”。可是,让邓子恢更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1957年秋天八届三中全会批评了“右倾保守思想”,反“反冒进”之后,拉开了“大跃进”的序幕。这一年冬天,各地农村按照中央指示,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的运动。一些大型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许多地方的农业合作社为了完成任务,自发合并成大社,以便解决上述问题。毛泽东得知,立即指示起草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作为中央文件,于1958年3月30日下发。据胡乔木回忆,2月间,毛泽东和陈伯达谈过一次话,说乡社合一,将来就是共产主义雏形,什么都管,工农商学兵。

到1958年春夏之际,辽宁、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完成了并社。原来的农业合作社,平均每一社大约容纳160户农民,新的大社规模与日后人民公社相似,各地又有区别。河南是最激进的地区,大社规模最大,每社约有4000户,辽宁平均为2000户,北京大约1600户。

很多地方的大社规模与原有行政区划重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同一行政区有共同的利益,组织起来也方便。结果是,合并之后的大社既有支配生产的权利,又具有行政权力,实际上是在向政社合一转变。

1958年4月,毛泽东在广州对刘少奇、周恩来描画了未来我国乡村的前景。毛泽东说,那时我国的乡村将有许多共产主义的公社,每个公社有自己的农业、工业,有大学、中学、小学,有医院,有科学研究机关,有商店和服务行业,有交通事业,有托儿所和公共食堂,有俱乐部,也有维持治安的民警等。若干乡村公社围绕着城市,又成为更大的共产主义公社。前人的“乌托邦”想法,将被实现,并将超过。

陈伯达跟得快。1958年春夏之际,他受毛泽东之命筹办中共中央机关刊《红旗》杂志,由他出任总编辑。1958年7月1日,刚创刊的《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陈伯达的《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此文称赞湖北鄂城县旭光农业社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工农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就目前史料所及,这是第一次在媒体上公开使用“人民公社”这一名称。

16日出版的《红旗》第4期又发表陈伯达《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这是他在北京大学的一个演说。陈伯达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织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此文实际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号召全党组建人民公社。

当时《红旗》在全党有着极大影响力,各地见到文章闻风而动,以河南动作最快。7月中旬,河南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宣告成立。在此之前,各地新组建的大社有叫集体农庄的,有叫国营农场的,个别的叫共产主义公社,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8月4日,毛泽东来到河北徐水县,那里248个农业合作社合并成为一个大公社。6日,毛泽东来到河南新乡七里营,这里已经挂上了七里营人民公社的招牌。毛泽东看到这个牌子,点点头说:“人民公社的名字好!”

这是毛泽东亲临视察的第一个人民公社。9日,毛泽东到山东,对省委领导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毛泽东视察三省的消息报道之后,人民公社在全国如火如荼冒出地面。

8月17日,北戴河会议召开。会议最急迫也是最大的议题有两项,一是人民公社,二是大炼钢铁。原来,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没几天,《红旗》杂志就与河南省有关部门共同拟出一份《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毛泽东在8月

7日得到这份简章,说是“如获至宝”,亲自修改。修改后的《简章》规定:各农业社并为公社后,原农业社一切公有财产交给公社,社员交出全部自留地。私有房基、牲畜、林木等生产资料也都转归公社公有,只允许留下少数家畜家禽。北戴河会议召开当天,毛泽东就批示:“此件请各同志讨论。似可发各省、县参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