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节:定向培训的战略意义(1)

领导进化 作者:吕峰


八定向培训的战略意义

定向培训(orientation training),是帮助员工熟悉组织内部是如何做事的一种培训行为,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员工跟上组织的节奏。与其他员工培训相比,定向培训具有明显的组织导向,更强调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建设。

在实际操作方面,有关定向培训的最大误区是,定向培训被广泛地等同于新员工培训。在很多情形下,定向培训甚至被直接翻译成新员工培训。从具体的做法来看,新员工培训通常会包括对组织历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组织价值观、组织目标等方面的介绍,能够帮助新员工充分认识组织和工作,并尽快融入组织中。尽管新员工培训在新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建设方面非常重要,但如果把新员工培训等同于定向培训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这种定义的指导下,组织非常容易形成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通过组织的入门培训一次完成。如果顺延组织的这个基本判断,在“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影响下,我们就很难看到组织对老员工再有系统地进行定向培训。即使有些组织安排类似的培训,老员工也会认为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否则,组织内怎么还会存在员工想法与组织想法的不一致?

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会随着组织和员工的变化而变化。当这种变化没有得到正向强化时,员工就会表现出对组织价值观的背离,组织的凝聚力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说,定向培训的完整含义应该是组织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持续建设,而新员工培训只是定向培训的一种形式。

既然定向培训的根本作用是取得员工持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当员工对组织存在认知偏差时,或当员工的心理存在不应该的脱轨时,组织都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定向培训,从而使员工回到组织的既定路线上来。当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定向培训时,我们就不难发现定向培训一定是员工激励、职业发展和组织成长等战略行为的关键微观基础。

1.员工激励

《孙子兵法》中的“道”被解读为共同的价值观,并被认为是战争胜利的首要因素。因为一支没有高度认同感的队伍,军心涣散,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在企业中,使员工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并真正成为创业伙伴,组织战斗力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重视价值观的提出,但因为没有重视定向培训,员工实际上并没有对价值观的认同。科特发现,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状态下,员工接触到的有关组织价值观的信息只占到他所接触的总信息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这种状态下,员工很容易就忘记那些描述组织价值观的词句。所以,直到今天,每天上午8时,日本松下的员工们会同时诵读松下报国七精神,并一起唱公司歌。像松下公司这样,如果组织试图在员工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组织就必须高度重视定向培训。因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反复强化约束的结果,而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2.职业发展

组织角度的职业发展就是要谋求组织与员工的共同成长。职业发展的前提是组织与员工有共同的目标,从员工角度看,他必须首先认同组织的目标。当员工不能认同组织目标和价值观念时,即使员工仍然和组织在一起,他也已经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了。因为职业发展所追求的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不单单是形式上的统一,而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战斗力的结合。当员工对组织的价值观和前景产生动摇时,无论如何,他也不会与组织共同发展。那些积极地为组织作贡献并努力与组织共同成长的员工一定是组织内最坚定的员工。他们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并将它们作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和奋斗方向。所以,为了使更多的员工能够与组织共同发展,组织必须敏感地意识到员工的动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培训。施恩教授的生物社会生命周期理论也反复强调了定向培训对员工承诺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