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选择快乐享受危机(2)

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 作者:綦彦臣


 简单地说,有形的节俭会带来无形的浪费。有一个“总吃剩馒头”的故事能典型地说明无形浪费的本质。一位家庭主妇总怕家人吃不饱,也怕男主人因为家里饭菜少,会到外面下馆子。于是,她每次蒸馒头总是尽可能地多蒸,当这次馒头还没吃完时,她又蒸了下一锅。为了表示自己“会过日子”,每次她都不吃新蒸出的馒头,而吃上一次剩下的。后来,她的胃出了毛病,家里为此支付了一笔不小的医药费。后来呢?她变了,决定每次做饭尽量刚好够。如果家人真的吃得不算饱,饭后就吃些水果。尤其是晚上,她还会做少量的可口消夜给家人吃。当然,为了调节气氛,一家人也会一起下馆子,但从来不多点菜,5个人最多点三菜一汤,有时是两菜一汤。抉择给家庭主妇带来了乐趣,她认为:平民去饭馆吃,无非等于饭馆的人替顾客刷盆洗碗了;不能多点菜,要改变过去“照顾眼睛,不照顾肚子”的习惯。人们习惯于把最后一瓶啤酒喝完,习惯于把价格较高的菜品强吃下去,结果呢,造成了胃的额外负担。“花钱买别扭”,就是这么一个状况。行为经济学家作过调查,发现顾客经常为了追求最大的处理差价而买不适用的商品。比如,按尺码的大小,原价70元的大号床单、60元的中号床单、50元的小号床单,现在一律35元一件。允许随便挑选,但不允许退货。为了追求35元而不是25元与15元的差价,几乎90%的女顾客选择了大号床单。接下来,这90%的女顾客中,又有70%家里的床与所买床单并不配套。更有趣的是,一些自认为“会过日子”的中年顾客,回家后对大号床单进行裁剪,再用缝纫机扦边。然后,将裁下来的那部分整齐地叠起来,放在一边,以备某时之用。有趣的是,“会过日子”的中年主妇很快就忘了还有那么一块布。即便真的偶然用上了,她会过分地夸张自己的“先见之明”。总的来看,大多数的被裁下的布会躺在旧衣箱里,直到儿女们将它扔掉。聪明的顾客将作什么样的选择呢?第一,用手机拨通家里的电话,让家人量一下床的尺寸,而后决定购买的尺码;第二,问售货员这样的降价销售会持续几天,或者下一次降价是什么时间。最笨的选择是什么呢?为了一个便宜了35元的床单,换掉卧室的双人床,买一张大的床。结果是,不但浪费了金钱,也浪费了空间。不要以为这是个笑话。行为经济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叫“认知失谐”,通俗地说,就是“死不认账”。文明一点的说法,是“我没错的时候”。比较中性的说法,则是“用后一个错误来掩盖前一个错误”。为什么人类会产生这种不可理喻的错误呢?原因就在于人类具有复杂的思维,又处于无所不在的交易、无时不作的选择中。人们总想把自己的货物(包括观点与行为)最好的一方面展示给别人,以图在交易中获得较好的收益。同时,为了压制竞争对手,往往又会夸大对方的缺点,以使其收益降低。在俗语中,盲目自大的人或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往往被批评为“自知自己长处,不知别人的苦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