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选择快乐享受危机(3)

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 作者:綦彦臣


这个俗谚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认知失谐”问题的有趣性。可怕的是,人们常常用自己的长处衡量别人的短处,因此就出现了自己“一贯正确”的情形。比如,一位不算富裕的女士,必须开一部二手的普款桑塔纳,而不是一款稍微好一点的QQ,她会说:“还是老桑塔纳大气。”而不是说QQ比较适合女士。一位爱好文学但一生没能写出一部作品的“文雅之士”,他会说:“我要不是公务缠身,一定能写两本不错的书来。”事实上,许多公务缠身的人写出了不少作品,哪怕是随笔结集。再说,公务缠身的人总会退休,退休之后的写作时间不更充裕吗?

2.2去球馆还是去医院,这是个问题  

人们在自我交易中往往太注重有形的收益,结果造成了无形的损失,比如“总吃剩馒头”问题,再比如“公务缠身”而无法写作的借口,等等。比较起来,改变“总吃剩馒头”的情况较容易,而用退休后的闲余时间写一本书则困难一些。后者困难的原因是,人们不善于积累无形资产,不善于用今天与未来做交易。用今天和未来做交易是聪明人的选择,而用今天和未来做交易的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规律地锻炼,从而减少了未来的医疗成本。形象地说,这是一个现在去球馆还是未来去医院的选择。只要一个人安排更多的时间、支出一定的现金去球馆锻炼,那么他离医院就越远。去球馆锻炼与到医院就医是近期互补、远期替代的关系。(1)站在近期的角度看,体质增强了,可以减少得病的概率,同样是得病(比如流感),身体素质好可以少吃药,相对于不锻炼的人所用的恢复时间要少。也就是说,好的身体素质的近期效用,与药品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2)站在远期的角度看,体质增强,积累下抵抗重大疾病的素质,消除了重大疾病的隐患,因此可以免于未来住进医院。当然,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锻炼者均能免于重大疾病,但是,即便重大疾病发生了,锻炼积累下的抵抗素质同样能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也能为家庭节省医疗方面的开支。也许当下的100元的体育锻炼投入,在未来可能因为通货膨胀因素变成了1000元。假定陆续投入到锻炼上的金钱,恰恰等于不锻炼而发生重大疾病的治疗成本,比较而言,锻炼带来的当下快乐还是能折合成更多的金钱的。比如,强健的身体使夫妻生活更加和谐,因此提高了夫妻在日常家务中的合作效率,减少了摩擦。实质上等于省了一大笔钱。更细一点说,家务效率的提高使家庭饭菜更加可口,这样就会减少下馆子的次数;还有,夫妻闹别扭的概率小了,大大减少了摔砸家庭器具的概率。再比如,进行长期锻炼会改变交往的圈子。新的圈子,有助于一个人更真实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坚持长期锻炼还会形成一种自律习惯,从而大大提高日常事务的处理效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