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点四十五分)
“武器,”玛格丽特·卢卡斯忽然大叫一声,“枪手使用的武器,我要一份详述。”
“你要什么?”凯奇问。
“详述。我指的是详情描述。”这是她平常与下属沟通时常用缩略语,纯属个人怪癖。
“马上就好,”C.P.阿德尔高声应道,“他们就是这么告诉我的。”
FBI在第九街的总部五楼新组建了一个“策略信息与行动中心”,里面设有几间没有窗户的办公室,三人正置身于其中一间。整个中心占地面积接近一座美式足球场,最近又扩建了一些,可以同时应付五件重大危机事件。
凯奇走过卢卡斯身边,低声对她说:“你干得不错。”
卢卡斯没有回应,凝视着墙上挂着的一个宽五英尺长十五英尺的屏幕,上面显示出勒索信的内容。卢卡斯在屏幕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她心想:是吗?我的表现真的不错?但愿如此。天啊,她真希望如此。FBI内部盛传,每位探员在职期间一定会碰上一桩重大案件,只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就会受到上级赏识,升值加薪的速度会像火箭一般。
看来她真的碰上了。以副主任的身份来侦办这种大案子,这是前所未有的事。百年……凯奇刚才是怎么说的来着?百年不遇。
她不再端详自己的倒影,将注意力放在勒索信上。勒索信在大屏幕上散发出白光,上面爬满了蜘蛛状的黑色字体。卢卡斯琢磨着,我还有什么没想到的吗?她在脑海里搜寻着刚才想过的事情。她已经将被撞死的主谋指纹送至全球各大指纹资料库比对;请二十几名特区警察追查肇事的送货卡车,也许主谋临死前对司机说了什么——再请最会创造奇迹的凯奇,为肇事逃逸的司机申请暂时免受起诉的权利,让司机畅所欲言;派出二十几名探员追查可疑对象,也检查过数百个军籍号码;全国警方也设法向线人套出线索;调出过去两周市政厅的全部通话记录。她还——
电话铃响了起来。伦纳德·哈迪正要过去接听,却被凯奇抢先一步。哈迪已经脱下军装风衣,露出带有棕色条纹的白色涤纶衬衫,还系了一条棕色领带,长裤的线条熨得笔直。虽然刚在北弗吉尼亚的原野趴了一个小时,但他的军官发型没有丝毫凌乱,身上也没有一点污泥。他看起来不像警探,倒更像是仪容整洁的耶和华见证会传教士,正准备发放宣扬上帝拯救世人的小册子。卢卡斯的佩枪是新的格洛克十号,而哈迪腰间挂的却是小巧的史密斯威森点三八左轮,两人的搭配看上去十分古怪。
“没事吧,警探?”卢卡斯问哈迪。凯奇从他面前抢走话筒,令他一脸不满。
“好得像下雨一样(/好得像久旱逢甘霖)。”他喃喃地说,没带太多嘲讽的意味。
听见这个说法,她会心地微微一笑。她知道这是中西部人的惯用语,便问哈迪的老家是不是在中西部。
“我从小在芝加哥附近长大。南部乡下,别人都这样称呼那里——不过我的老家其实在芝加哥的西北边。”
他坐下来。卢卡斯的笑容渐渐退去。好得像下雨一样(/好得像久旱逢甘霖)……
凯奇挂断电话,说:“你要的详情描述有了,是关于武器的。枪手用的是乌兹枪,大概是一年前制造的,枪管有所扩张,显然经常使用。消音器里塞了矿棉,看样子是手工填塞的,不是出厂时就有的装备。枪手显然精通枪械的使用。”
“好极了!”卢卡斯说。她对站在房间另一侧的C.P.阿德尔高呼,“找个人上网查查,看有没有网站教人自制消音器,或者教人将乌兹改装成全自动武器。我还需要最近在这些网页上出现过的人的邮箱地址。”
“他们有义务提供这些资料吗?”C.P.问。
“照理说,没有授权令一切免谈,不过就让他们误以为他们有这种义务吧。讲得圆滑一点。”
探员C.P.打了一通电话,交谈了几分钟,挂断之后对她说:“通讯技术组答应做了。”通讯技术组是FBI顶尖的电脑通讯部门,基地位于马里兰州。
卢卡斯对凯奇说:“嘿,我想到一个办法。”
探员凯奇扬起眉毛。
她接着说:“我们可以找人力资源组的那个人来。”
“谁?”凯奇问。
卢卡斯接着又说:“负责根据应聘者的笔迹描述个性的那个人。”
“特区警察也做这种事,”哈迪说,“据说可以过滤掉神经病。”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C.P.问卢卡斯,“我们已经把笔迹送到昆迪克去做鉴定了。”
身材魁梧的C.P.的意思是,他已经将勒索信的副本送往FBI的行为鉴定组进行语言心理分析。托比·盖勒就坐在附近的电脑终端机旁,等待对方传回结果。
“不,不一样的。你送过去的资料,是用来比对类似作案手法,分析主谋的教育程度和智商。”卢卡斯说,“我讲的是从笔迹来分析主谋的个性,是书写分析学。”
“算了吧。”大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
卢卡斯转过身,看见一名身穿牛仔裤的男子,上身穿着飞行皮夹克。他走进中心,脖子上挂着访客通行证,手提大型工具箱。想认出他是谁得花一番工夫。
凯奇正要开口说话却又生生咽了回去。大概是怕吓跑了这个人吧。
“是阿蒂放我进来的,”帕克·金凯德说。阿蒂是FBI的夜班警卫,负责守卫员工出入口。“这么多年了过去了,难得他还认得我。”
金凯德的形象变化还真大,卢卡斯心想。之前登门拜访时,他表现得烦躁易怒,而且穿这一身难看的毛衣与松垮的长裤,更显得十分邋遢。而眼前的他身穿一件灰色圆领毛衣,里面是黑色衬衫,看起来得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