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访谈录
一旦你在生命中选择要做一件事情,
你一定要对你所做的事情感到高兴,感觉和谐,
如果你不高兴,那就不要去做。
——夏尔?迪图瓦
夏尔?迪图瓦是当今国际乐坛声名显赫的指挥大师,1936年10月7日生于洛桑。年少时他的人生梦想是能穿上闪亮的军队制服。为了加入军队乐团,他选择学习长号,但父亲觉得太刺耳,便鼓励他加入了弦乐声部,由于小提琴满员,他不得不去学拉中提琴,迪图瓦自嘲地说:“我觉得拉中提琴对于想成为指挥家的年轻人非常重要——因为中提琴的位置恰好坐在乐队中间,这和指挥一样。大概我的指挥天赋就是从那时开始培养的。”
此后,迪图瓦还学习了钢琴、打击乐和指挥,并以日内瓦音乐学院指挥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青少年时期,由于住在日内瓦,便经常去听20世纪伟大指挥家欧内斯特?安塞梅指挥罗德曼管弦乐团的音乐会,进入音乐学院后也常去观摩他的排练。为能得到名师的指点,迪图瓦曾前往意大利伊纳音乐学院及威尼斯师从马尔切洛学习指挥。1959年夏还专程到美国坦格伍德伯克夏音乐中心,拜法国著名指挥家查尔斯?明希为师。
1959年起到1963年间,迪图瓦担任了两个合唱团(洛桑大学合唱团和洛桑巴赫合唱团)的合唱指挥,此外他还时常去指挥一些业余管弦乐团。不久,他有幸成为了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和洛桑室内乐团的客席指挥。1963年他首次登台指挥伯尔尼交响乐团,不久又成功地指挥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1964年,迪图瓦受卡拉扬之邀,成功地指挥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西班牙作曲家德?法雅的芭蕾舞剧《三角帽》。此后,他被任命为伯尔尼交响乐团的助理指挥,两年后升任该乐团的音乐指导和首席指挥。1977年起,迪图瓦继奥托?克莱姆佩雷尔和祖宾?梅塔之后,成为蒙特利尔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长达25年。
迪图瓦出任该团音乐总监后,立刻着手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整合。一方面是严格训练,提高乐队整体的演奏基质和敏锐性,并融入精致、细腻而透明的音色韵脉,使乐队逐渐张扬出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是曲目的调整和更新,尤其是针对乐团所处地区的法语文化环境,加大上演法国作品的比例。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梳理和排演,乐团的演奏水平和音色大为改观,很快便赢得听众和评论界的好评。而迪图瓦也获得了管弦乐团“调色师”的美称。与此同时,他还指挥该团录制了一批唱片,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在迪图瓦指挥录制的大量唱片中,仅和该团就录制了90多张唱片,并且有37张获得各种国际唱片大奖。
在迪图瓦的艺术生涯中,共录制发行了逾200张唱片,其中犹以演绎拉威尔、德彪西、柏辽兹和比才的作品为经典。而他与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灌制的唱片,曾荣获了40多项国际大奖,其中包括两次格来美奖和德国唱片奖。80年代初,他率先采用了最新的数码录音技术。
迪图瓦是个性格和善且热爱生活的人,他喜爱旅行,七十余年的音乐人生,他总是和着音乐的节奏,漫步于世界的各个角落(195个国家和地区)。
第一次见到迪图瓦是在1996年,当时他带领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参加“中国交响音乐年”的演出。虽然他的名气那时在中国古典音乐爱好者中已是如雷贯耳,但由于来华时,他的前妻、有着“钢琴女大祭司”美誉的阿格里奇也一同前往,于是自然人们便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阿格里奇的身上,迪图瓦则明显被冷落。此后他曾多次来华,但我与他的接触都是短暂的。2007年在他再次到北京指挥演出时,我在排练场与他交谈了一个多小时,这次访谈涉及许多方面,虽然此前的排练搞得他有些头晕脑胀,但一聊起天来,年过七旬的迪图瓦却神采飞扬,侃侃而谈……
问:您曾经多次来中国访问,距离您第一次来中国已经有21年的时间了。在您的眼中,中国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迪图瓦:我想中国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第一次作为旅游者的身份来到这儿的时候,大街上还没有什么汽车,但是有几百万的自行车,几乎每个人都穿着同样颜色的衣服,就像马路上的河流一样,但现在不仅仅是一条河了,现在这条河上多了许多车辆,自行车相对少了。中国确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也是目睹了这些剧变。我也是像其他人一样,对这些飞速的剧变感到非常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