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探讨婴儿的需求时,如果低估他们脑袋瓜儿里发生的事情,就会存在一种危险。许多人认为婴儿尤其“身在局外”,什么都不太明白。因此,当通过某种经历,这些人发现婴儿事实上可以理解一些事情时,他们总是大为惊奇。通常由于某种偶然的观察,发现婴儿对周围环境理解得非常多,这种事情总是令人着迷。成人极少有机会看到这一点,因为这需要长时间、努力并且格外仔细地观察孩子才可以发现。但时不时地,这一努力会得到回报,因为成人可以洞察到孩子发现周围环境的某些方式,如何遵从这些方式,如何理解及对其作出反应。
要想大体了解婴儿大脑中究竟正在发生什么,这一点确实很难。因此,成人对此应特别敏感,力图尽可能仔细准确地识别婴儿发出的信号。更重要的是,成人有必要学会认识到,婴儿大脑中发生的大部分事情,成人都会错失掉。这也许非常令人痛切,但既不具悲剧性,也不具破坏性。如果成人正在做一切可能的事情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且孩子相对安全的话,他会逐渐认识到,尽管他的信息没有成功传递给成人监护者,但这并非因为缺乏他这一方的努力造成的。这样的话,孩子从人生之初便学会如何应对每个人——无论老少——生活的一部分:挫败和失望。
所有以上所述归结起来只有一点:婴儿的根本问题是交流。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充满感觉、情绪、感情和理解力。但是,他们还不能明白如何跟外界联系,尤其是如何跟其他人交流。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区分交流问题所决定的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婴儿期,即从出生到大约一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一而再地输掉让自己的意图为人所理解的战斗。婴儿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吸引成人的注意,但他们真的不明白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成人也不明白婴儿世界是怎么一回事。双方都在努力理解对方,婴儿要更费劲一些,这是由于他们拥有想要成熟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个阶段是从大约一岁至四岁这一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慢慢掌握了周围成人使用的语言。孩子开始活跃起来,学习与人交流,获取极为详尽的世界观,但大部分时间仍然极具挫败感,因为他们的交流能力远远滞后于其理解力。第三个阶段就是此后整个生命的时间。在这一阶段,事实上,人们已经掌握了交流的艺术,可以清晰阐明自己脑子里在想什么。一般而言,其理解力与交流能力十分相当。
交流困难使得人生第一年的生活对于以后的岁月非常重要。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孩子不具备充足的机制处理他们接收的信息,不具备使用言语具体概括自己体验的能力,而且他们提取贮存在记忆中的信息的能力也极其有限。这就意味着,尽管头一年中发生在婴儿身上的事情影响其未来的行为,但并不很容易在以后作出评论和分析。这种局面存在潜在的危险,婴儿身上发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历,而他们没有能力处理这些经历,但这些经历可能对其整个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这在为婴儿负责的成人身上置放了多么沉重的担子啊!相比而言,成人的经历经过处理,贮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可以再发现、再处理、再分析、再融入成人的世界观之中。成人能够应对环境,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他们经受失望、失败、成功和危险的局面。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他们的性格变得相当稳定。婴儿却不是这样,他们的大部分经历对其自身而言大都具有不可恢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