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说,他和妻子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他是美国出生的公民,既有身份又有钱,因此前来提亲的人很多,仅他的一个阿姨就给他介绍了三个女孩子。他一连看了两个,都不满意,没想到第三个就成了。他现在都能记得当时相亲的情景。
他们相亲的地点在法拉盛温州人开的王子阁饭店。亨利提前赶到饭店,看看时间尚早,就随手拿起菜单翻看。一会儿,一个女孩子走了过来,用福州话问道:“请问你是郑哥吗?”亨利听到有人讲福州话,感到亲切。抬头看来人,更加吃惊。这个女孩约莫十八九岁,身高一米六三的样子,瓜子脸,高鼻梁,大眼睛,身上该凸的凸、该凹的凹。当时正是夏季,她身上穿着白色连衣裙,就像河莲出水,清纯极了。
亨利不禁呆了,突然感到心跳不已,心想这才是自己要寻找的对象。一问姓名,来人果然是前来相亲的林小妹,心中大喜,俩人就开始闲聊。过了一会儿,阿姨匆忙赶来,看到他们已经认识,就放心坐下来吃饭。亨利对小妹极为满意,但小妹却对亨利有点失望。
原来,小妹虽然出生农家,但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尤其是文章写得好。她的语文老师对小妹极为看重,认为小妹将来定有出息。中国著名的福建籍作家冰心是小妹的偶像。因此,小妹的理想是考上厦门大学中文系,成为冰心那样的大作家。但小妹的父母却不让其考大学,安排她偷渡美国。
小妹生长在福建省福州市亭江镇,当地是远近闻名的偷渡之乡。2000年6月26日,《纽约时报》头版曾以“一个中国小镇的出口:它的年轻男性”为题报道过亭江镇的偷渡情况。托尼插话说:“我也看到过这个报道。它对纽约唐人街的华人产生了负面影响。”亨利点点头,继续叙述小妹的情况。
小妹的姐姐很早结婚生子,丈夫在福州打工,没有来美国。因此,小妹的父母就把希望寄托在小妹身上,希望她能够到美国,挣上大钱,帮助家里盖上楼房,让他们在村里扬眉吐气。因此,他们很早就和当地的蛇头联系,蛇头就是他们的老邻居郑老二。郑老二在1988年偷渡来到美国,三年后赶上六四绿卡,拿到绿卡五年后申请公民获准。他看到许多福州年轻人想来美国,就和几个同乡联手走私人口,几年下来竟赚了几百万美元。他在福州市里买下一栋商住楼,专门用作出国培训。
托尼听了很感兴趣:“培训非法出国?”亨利说:“是的。我是后来听小妹讲起,才知道这些蛇头的厉害。他们跨国操作,实行一条龙服务。”托尼说:“还是讲讲你的妻子吧。”
小妹在蛇头的安排下,辗转几大洲,历时半年,最后来到纽约,暂时住在纽约堂叔家。其堂叔和堂婶急于给小妹找到婆家,给许多乡亲打电话,看看谁家的儿子在找媳妇,结果遇到亨利的阿姨。小妹和亨利交谈后,发现亨利虽然在美国出生长大,却是个高中辍学生,还是个公子哥,兴趣只在赚钱上,对文学更是一窍不通。而且,亨利个子不高,与小妹心中的白马王子形象相去甚远。因此,小妹想放弃亨利。
但是,小妹的堂叔听介绍人说亨利看上了小妹,甚为高兴,就极力劝小妹嫁给亨利。见小妹不答应,堂叔就给小妹的父母打电话,并详细介绍亨利家的情况。小妹的父母听说这样的人家看上小妹,更是兴奋,劝说小妹听堂叔的意见,嫁给亨利。见小妹不吐口,父亲生气地说了一句:“借来的偷渡费总共六十八万人民币,每月都要偿还利息,你要有本事现在就给家寄钱吧。”小妹哭了一夜,最后只好认命。
第二天早上,小妹见到堂叔,表示自己愿意嫁给亨利。见小妹同意,亨利的家人开始筹办喜事。但是,亨利母亲还是有些担心,在心里思量:“这个女孩子条件太好,拿到身份后很可能会跑掉。”但看到儿子喜欢,她不由得暗自筹划,设法看住这个媳妇。
按照纽约福州人的规矩,婚前男方要送女方一份彩礼。因为小妹偷渡费尚未偿还,这份彩礼就包括这笔费用。好在亨利家不差钱,很快拿出八万多美元现金。为了早点归还贷款,亨利借用几个亲戚的姓名,分次将这些钱通过西联汇款公司寄回中国。他用每个姓名一次寄三千美元,三个月后再寄一次。这样,小妹的偷渡费在一年内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