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用心铺陈,萨顿(May Sarton)短短几个字引人对志向遐思,既真切又精准――至少,我因此展开对生命的召唤的探索。
如今我成了自己。
物换星移,旷日废时。
我已全然溶解,撼摇,
这么久一直戴着其他人的面具……
要成为今天的你得花上多少时日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时戴上根本就不属于自己的面具。要发现深处的自我――每个人体内真实的自我,承载真正志向的种子――中间得要受得住本我的瓦解,历经诸般动摇与撼动。
以前我从种种教导中所了解的志向是扭曲的观念,一直要到我变得比较坚强以后,才有能力把这个观念丢掉。为什么我说那观念是扭曲的?因为我们一直被灌输,志向是来自外在的声音,是出于道德要求的声音,要求我们变成不是我们的样子――变成一个陌生人,也许是比较优秀的人,但却是我们能力所不及的那个人。
对志向的那种看法根植于对自我的极端不信任,认定自我是有罪的,除非借由外在的道德力量,否则无法扭转其“自私利己”的本性。当我竭力要实现自己的生命时,这种想法让我感觉自己的作为并不恰当,它让我对于“我是谁”和“我应该是谁”当中存有差距这件事产生罪恶感,我越是力图缩短其中的鸿沟,越是感到精疲力竭。
今天,我对志向的理解已经不同――我不再把它视为亟欲达成的目标,而是我们即将领受的天赋。生命的召唤并不是强迫自己去追逐能力范围以外的,而是要接受自己与生俱来的宝藏;生命的呼唤并不是外来的声音召唤我,要我变成不是我自己的那个人,而是来自当地当下的声音,让我去成就我生来就是的那个人,实践呱呱坠地那一刻,上天所赋予我的最初自我。
这项天赋很神奇,是自我与生俱来的礼物。要打开心胸接受这项天赋,事实上比你企图成为另外一个人更难!有时候我忽略我的天赋,或是将其隐藏,逃开不管,甚至浪费虚掷――我想我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反应的人。
如果你不相信我们带着老天馈赠的天赋来到这个世上,而且我们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赠礼,只要注意刚出生的小宝宝或是非常年幼的小小孩,这个疑惑便多少可以获得解答。几年前,我女儿带着她刚出生的小婴儿到我家来住了一阵子。我仔细观察这个孙女儿,看着她初入人世的这些日子,突然间,已经五十出头的我,居然看透当我二十多岁为人父母时所无从理解的:我这孙女儿来到这世间,就是要成为她“这样”的一个人,而不是某甲、某乙或某丙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