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石油行业:瞭望行业复苏
需求下降和产能供应过剩博弈将使世界石化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长期看,全行业供需紧平衡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内公司面临挑战,更带来机遇。由于资产价格下降,油气公司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调整行业产能格局。经过本轮调整,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将更具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
——中信证券石油行业首席分析师:殷孝东
投资要点
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油气行业亮点。2009年中国油气行业将保持发展势头,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中国将进入又一个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高峰期;行业“引进来”和“走出去”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天然气合作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油气行业有望成为未来几年全球油气行业中的一大亮点。
行业政策调整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2009年,需求下降和产能供应过剩博弈将使世界石化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长期看,全行业供需紧平衡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内公司面临挑战,更带来机遇。由于资产价格下降,油气公司可以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调整行业产能格局。经过本轮调整,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将更具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
石化行业第二季度明显反弹。第一季度以来,石化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第四季度的低谷后,产品价格开始反弹,炼厂开工率及炼油毛利双升,主要油气上市公司股价也随之上涨,国内石化行业已经开始复苏。虽然原油价格上涨的背后有金融等非基本面因素影响,但在全球经济预期向好的背景下,油价长期上行的趋势是确定的。
历史上石化周期有三大特点:
一是产品价格走势基本与行业周期一致。随着行业复苏,各类产品价格—原料的价差依次扩大:基础原材料→成品油→合成纤维→合成塑料。
二是油公司赢利跟随油价,最佳赢利时期在油价高点之后出现;炼油和化工企业赢利高点出现在油价高点之前。
三是在油价和行业低迷时,市场给予油公司和炼油企业的估值相对较高,随着油价和景气指数的上升,估值水平下降。
作为我国油气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都将在此轮周期的调整中受益。“走出去”战略将帮助两大企业占领更多的上游资源;行业振兴规划将为企业解决炼油和化工技术以及产能落后问题,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在价格领域进行的制度改革将理顺产业链各部分关系。 风险因素:宏观环境恢复速度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幅飙升。
行业调整提升大石化企业竞争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拖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石油需求出现了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世界油气储产量稳步增长,但勘探开发成本快速增长极大冲抵了上游投资。炼油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入,世界主要地区炼油装置开工率和炼油毛利急剧下降。天然气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主要市场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扬,地缘政治和安全供应问题凸显。国际大石油公司净利润呈先高后低态势,储产量继续下滑,投资和成本继续上升。
2009年,在需求下降和产能供应过剩博弈的格局下,世界石油石化行业将进入新一轮调整期。规模扩张快、出现财务危机的独立石油公司可能成为大公司的收购对象。高成本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将受到影响。大量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和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将导致炼厂开工率进一步下降。
从长期看,全行业供需紧平衡的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上游仍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战略性勘探开发项目将继续推进。
回到国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内油气公司面临挑战,更带来了机遇。由于金融危机带来资产价格下降,油气公司可以利用前几年发展的成果和丰厚的资金实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收购战略性资源;还可以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调整由于长期疲于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需求而没有得到合理规划的行业格局,为未来发展做好规划。经过本轮的调整,我国的石化企业将更具活力、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
作为我国油气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都将在此轮行业周期的调整中受益。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海外并购方面意图明显,“走出去”的战略将帮助企业占领更多的上游资源,稳固基础;而行业振兴规划将帮助企业整合资源,为企业解决长期困扰炼油和化工业务的技术和产能落后问题,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在价格领域进行的广泛的制度改革将理顺产业链条各部分的利益关系,为企业未来参与国际化竞争扫清道路。
石化行业二季度明显反弹
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石化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第四季度的低谷后,产品价格开始反弹。国际油价从2009年2月份的35美元/桶左右反弹到6月初的65美元/桶以上,涨幅在85%,特别是5月份,国际油价上涨29.7%,创下10年来最高单月涨幅。虽然原油价格上涨的背后仍然有诸如金融因素在作祟,但预期是好的。在信心提高、预期向好的背景下,虽然油价的短期基本面有压力,但长期上涨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