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3)

简约工作 作者:(美)凯丽·雷斯勒


由于ROWE理念,百思买人在工作上,生活上都感到比以前幸福。公司也同样从中受益,生产效率平均上升了35%,自愿离职率急剧下降,在一些部门达到了90%。

这本书旨在把这种讲情理的、高效的、双赢的方法介绍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探讨打破工作场所的原因,揭示隐藏在工作场所问题背后人们的态度和信仰。然后我们将描述什么是只问结果的工作环境,它是如何运作、如何解决工作问题的。你也可以在ROWE当中体验你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心得:非常非常地惬意)。

在尝试的过程中,你不必害怕承认ROWE对公司带来的挑战。要告诉你的好消息是,我们并不主张公司从根本上改变它们的价值观、个性特征、或者核心产业。公司和员工不必改变他们的身份,改变的只是工作方式。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希望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让人们相信他们应该在只问结果的环境中工作。我们将会讲述一些故事,给出结果,但我们不会用数据来吓唬你。我们知道,有很好的事实摆在那里――每年由于压力使美国的企业损失300亿美元;平均每个工人每天投入工作的真正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唤起人们的觉悟。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谷歌(Google)中输入work(工作)和family(家庭),或者stress(压力)和productivity(生产率),你将会得到所有你想要的数据。提出为什么工作使我们不快的合理的论点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我们对工作的态度并不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终于,我们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下列问题的办法:

工作方式问题,

被公司当作小孩来对待,

感觉来自于时间的压力。

我们知道这简直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的确如此。你仍然还得工作。但在只要结果的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像成人一样,也被当作成人来对待。

你拿回了自己的尊严。

你拿回了自己的时间。

你拿回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这一切可能是真的,如果你拥有自己的时间、工作、生活,成为一个自主的人,那么你面对的问题将不再是,我今天的确得去上班吗?而是,我能做出什么贡献?

我能为生活贡献什么?我今天能做哪些有益于我的家庭,我的公司,还有我自己的事?

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不是一件易事。你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会来自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包括来自你的内心)。但我们需要这种变化。当你读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正在努力使每个人的工作富有成效,具有公平性和人性化。我们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这种讲情理的方法不会成为异端,而是一种新的规范。

源于ROWE的心声:吉娜的故事

吉娜在一个实力培训团队工作。她也是公司多样化小组成员。她在百思买的四年半中,有三年半是在只问结果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的。她现在有三十五六岁。

当你去一家公司工作,并期望一生都认准了这家公司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父母那一代人。我的母亲失业后,对她打击很大。她的态度是,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

我和公司的关系则截然不同。我们是拿工作来换钱。这不是私人之间的事。我想我们已经扼要地讲清了ROWE到底成功在哪里,因为已经有足够多的人不再想把上司看做是自己的家长。我不想让百思买照料我的余生。他们得公平地待我。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如果对双方都没有益处,那就没有往下发展的必要。

我想,对有些管理者来说,他们仍然有点想当家长的愿望。当上了经理意味着你就负有某种职责。负有职责就部分地意味着拥有了支配权,即支配别人的权力。通常,他们仅仅是因为规则的原因而去强化规则。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他在管理一名员工的时候遇上了麻烦,因为这名员工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我的这位朋友为这位员工大伤脑筋,因为经常找不到他,但他却是公司最优秀的员工之一。我的朋友想提拔他,但却爱莫能助,因为在办公室待够一定的时间是衡量员工的尺度之一,结果这位员工只能失去这样的机会。

我觉得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这家公司丝毫不负责任。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意这位员工呆在公司的时间?这又能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假如我在办公桌下放一个婴儿摇篮,而不好好工作,那会使我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吗?

我还有一位朋友,他是一位经济学家,在一所大学当教授,所以实际上他已经在只问结果的工作环境中生活,只是没有这样的称法而已。但是,他对工作的看法仍然是基于传统的公司模式。他曾经对我说,“他们需要你呆在办公室,否则他们是不会给你提供一份工作的”。

所以我想告诉他,通过结果衡量要比通过呆在办公室的时间衡量好得多。我想用经济术语来阐述。从雇主的角度来讲,某个员工没有呆在办公室是值得奖赏的。风险是他们可能不会做自己的工作。但你不可能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监视某个人,所以风险仍然存在。但是如果给他们自由,那么他们要真正干工作的话,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会更长。如果你已经在ROWE当中,而且你有这种力量,你是不会再想到其他环境中去工作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