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说话要懂心理学 03

如何说才会受欢迎,怎样做更易被肯定 作者:郑小兰


孙明是某售楼公司的业务员,他的业绩总是特别好,令同事很是羡慕。同是销售一个楼盘的房子,大家都是辛辛苦苦热情周到地在推销,为什么客户到了孙明这里就总有掏钱的欲望呢?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孙明说他没别的本事,只是会看对方的脾气性格说话而已,并笑着举了个例子。

孙明说:“看房的时候,王小姐看了三次表,一看就知道她是个急性子。她对房子的户型结构等都不太了解,很明显,她看过的房子并不多。我就告诉她,最近公司为了庆祝成立三十周年正在推出折扣优惠价,错过这个机会以后的房价至少会上涨一成。看得出,此时王小姐有点心动,我就趁热打铁地又接了两个电话,说约好了下午带另外两个客户过来看房。王小姐当时就急了,立马就说这房子她要了,第二天她就交了首付。”

脾性,即脾气与性格。脾气在心理学领域的专业说法叫气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性格与气质是人格的两大组成要素。

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心理学上分别从四个方面划分了性格的类型:

1)从心理机能的角度,分为情绪型和意志型。

2)从心理表现方向性的角度,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3)从独立性的角度,分为独立型、顺从型、理论型和经济型。

4)从社会活动特点的角度,分为审美型、社会型、政治型和宗教型。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心理学家将各种人身上的“气质”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多血质——敢怒不敢言的多愁善感型。

2)胆汁质——不定时炸弹样的火爆叛逆型。

3)黏液质——一向温顺,但爆发则不可收拾的双重极端型。

4)抑郁质——低调自我的沉默寡言型。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朋友间的聊天交际,还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迎来送往,都要讲究一定的心理战术。说话做事要因人而异,如果我们不抓住人的脾气性格,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直来直去,那你在职场中遇到挑剔的老板、难缠的同事,朋友圈中善感的朋友,婚恋交往中泼辣的恋人,还不得把你熬成一锅小米粥了?因此,我们要想让自己成为受人信赖和欢迎的人,就需要针对每个人不同的脾气,而采取不同的说话技巧。

对于多愁善感的人,你千万不要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他说:“今天女朋友又不理我了。”你说:“你女朋友真是的。”他说:“她真不想继续相处下去了,怎么办?”你说:“那就别相处了”。看看,你能把这个人郁闷死。他也就是找你发个牢骚,缓解一下压抑的心情,实际上并没有真的想那样做。这个时候,你应该适当地转移话题,适当地进行鼓励,让他心情好起来。

对于脾气火爆、个性叛逆的人,你一定要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如果是领导,他说:“这个方案做的什么东西!”你就应该说:“请领导给点意见,我们再改。”要是你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他就会说:“尽力了就是这个效果?”如果是朋友,他说:“我不想活了。”你就应该说:“好,我陪你一起死。”要是你说:“别这样啊!”他就会说:“活着有什么意思啊?”这种类型的人,也就是图个痛快,脾气上来了找个出口发泄一下,完了就没事了,你要把出口给他留着。如果你硬堵上,他能把战场全转移到你头上,你说你是何苦呢。

对于脾气性格比较柔和的人,往往从表面上看,这种人是那种大家公认的“老好人”。平时默默无闻,亲切友善,有求必应。但是他身上可能有个心理弱点是碰不得的,那是人家的伤口,碰到会痛,再碰会死,还碰就拉你一起死。事不过三,在别人痛的时候,你就应该察觉到,哪里是他潜伏着的痛。你可以跟他私下聊聊,如果他不愿意说就停止打听,他会惊讶于你的细心和体贴,从而对你倍感信赖。

对于沉默寡言型的人,他们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自命清高,被孤立在人群之外。他们或许是真的有才,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也或许是出于某方面的自卑,而不敢融入集体。你大可以适当地对他们表示关心,慢慢深入。孤独中的人会更容易全心全意地接受朋友,想必你不会介意再多交一个朋友吧!

说话做事小锦囊 

生活中,有人爱闹,有人爱静;有人爱哭,有人爱笑。每个人内在的脾气性格决定了他们与人交往沟通中所采取的方式及喜好。因此与人交流,我们要根据对象脾气性格的不同而采取适合的方式,以免因为说错话、做错事而招人讨厌。如何做好这一点,我们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

(1)用心看透人

一个说话惹人喜爱、处世八面玲珑的人,必定是个细心体贴的人。“细心体贴”这个词造得有趣,因为我们想要“体贴”必定先要“细心”,多注意观察体会别人的性格,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就像诸葛亮一样,对多疑的司马懿使出漂亮的空城计。

(2)因人巧说话

性格热情豪爽的人,讨厌别人转弯抹角,你最好跟他单刀直入,否则会给对方留下“装腔作势”的坏印象;性格沉默内向的人,你需要对其适当引导,争取让他说得比你多,这样你才会多了解对方的信息,别人也会觉得你活泼有趣;对于性格死板顽固的人,你不能硬碰硬, 要循循善诱,晓以利弊。总之,我们要根据人们不同的脾气和性格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