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教你练就不得罪人的好口才 03

如何说才会受欢迎,怎样做更易被肯定 作者:郑小兰


在某个家庭,孩子的妈妈把洋葱圈放入孩子的碗里。孩子看到后大声嚷嚷:“妈妈,说了很多次我不吃洋葱!”然后,他撅着嘴巴把洋葱扔到桌上,甚至赌气连饭也不吃了。

另一个妈妈是这样做的,她说:“宝贝,我知道你不爱洋葱的口味,但是洋葱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为了你的健康,妈妈做了特别好吃的洋葱圈,保证你不会讨厌,吃点好吗?”于是,孩子乖乖地把洋葱圈吃掉了。

两个妈妈的差别在哪里呢?在于后一个妈妈提前说出了孩子可能有的反对意见。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最明显的。其实,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往往不是因为事情本身引起的,而是因为自身的意见被反对、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形成的一种抵抗防御机制。

巧妙利用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如果对方逆反心理很重,你可以用冷却法,对他的任性不予理睬。当对方用自己的方式来威胁你时,如大哭,你也不要心软,让他哭好了,等他平静的时候再去理他。

逆反心理就像小孩子的脾气,是可以揣摩,甚至可以被加以利用的。要想消除对方的“逆反心理”,让他愿意接受你的意见,你就要这样做——他在乎什么,你就给他什么。他讨厌不被尊重,你就提前说出他的意见,表示对他的尊重。然后再适当地提出自己认为对他有益的建议,他也就没有那么强的抵触心理了。

陪女士逛街的男士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她试穿时永远会征求你的意见,但是绝不会轻易采纳你的建议,她最后很可能是选了一件你认为最难看的。她问你:“好看吗?”你回答:“好看。”她说:“哪里好看呀,你看了吗?”再选一件,接着问你。你说:“不好看。”她说:“哪里不好看了?我觉得挺好看的呀。老板,包起来,就要这件。”转头问你:“钱呢?”所以,对此无语的男士们,下次你们记得把意见反过来说,就可以了。

看看下面这位男士是怎样巧妙地利用逆反心理,成功地约到了拒绝他很多次的女士。

“小姐,晚上有空去看电影吗?”

“今天不行,心情不太好。”

“家里有事吗?的确,连晚上都还有事情,的确令人厌烦。”

“不是的,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是吗,那就好。还是先打个电话回家吧?”

“不用了,也不是太要紧的事情。”

“那要不一起逛逛吧,不要太晚回家,不就行了吗,正好散散心。”

“好吧。”

如果女士说“心情不好”的时候,男士说“那更应该去散散心呀”,女士就会有被强迫的感觉,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就会说“不了,我想回家静一静”。这位男士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巧妙地提前说出了这位女士可能有的反对意见。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复杂的逆反态度,不是表层心理引起的,而是深层心理引起的,也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当你微笑表示全盘接受他的意见,甚至提前帮她说出来的时候,她又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认为你没必要完全接受,并自己推翻这些意见。既然,她的反对意见都被自己否决了,那还找什么理由拒绝你呢?自然而然就答应了。

在心理学上自己人效应是指人们会对与自己持有某种相似特质和观点的人产生依赖和喜爱的情感。如果你能提前说出对方的反对意见,对方就会对你产生一种神秘的亲切感。研究证实,如果对方和自己的意见一致,人们通常就会觉得这个意见是正确的。

如果你能摸透对方的想法,提前把这当成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对方一定会为“你们的默契”感到惊讶和高兴,在心里把你归为“自己人”,从而迅速卸下心理防备,甚至还可以敞开心扉,使双方产生特别的信赖关系。

事实上,人们一开始的“迎合”,是防止人际交往恶化的预防针,是药丸外美丽的糖衣。当对方对你产生信任和认可的时候,你就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再提出反对的意见,这样,你被别人接受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

说话做事小锦囊 

在说话做事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提前说出对方的反对意见,对方在心理上就会靠近自己。

(1)利用对方的逆反心理

很多人都有逆反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在说话办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把它提前说出来,对方的这种欲求就会更强烈。当然,对方在心理上就会更亲近你,觉得你就是他的知己。

(2)减少自己的逆反心理

相由心生,你的情绪肯定会写在你的脸上。如果你有很强烈的逆反心理,就会被对方抓住你的“小辫子”。因为逆反心理强的人喜欢和别人作对,对方有时候就会觉得你在无理取闹,就会不喜欢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