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说《项链》里那个虚荣的女人马蒂尔德吗?她为了在丈夫的公司聚会上不显得寒酸,去一个有钱的好朋友那里借了条钻石项链。她如愿地成为舞会上的“明星”,但是却因为弄丢了“名贵”的项链,她在饱受十年还债之苦的同时,也丢了最宝贵的青春。
马蒂尔德的虚荣就是爱面子过了头。用俗话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可见面子对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是“死了都得要的”。有时,面子就相当于自己的尊严、形象,每个人都想在众人面前注意自己的形象,让自己有“面子”,害怕别人不给自己面子。
人们为什么这么爱面子呢?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希望能在他人面前维持一个好的形象,这是人们内心渴望被他人关注和喜爱的天性。当这种愿望被他人无视,自身形象被破坏的时候,人们就会迸发出比平时更加强烈的自尊心,进而对那些人产生抵制和厌恶的情绪。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更是指出,“被尊重与自我价值实现”是人类的最高层次需求,换句话说,就是人一生最终追求的目标就是“有面子”。
互惠原理: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当我们维护对方面子的时候,对方也会维护我们的面子,这些都是相互的。
中国人讲究“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给我面子,我就给你面子。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互惠原理来解释。互惠原理说,当人受到别人的一点恩惠时,会在心里产生一种负债感,相应的也会还给别人一些恩惠作为补偿。在职场上,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用面子来维持的。一个“有面子”的老板,必然是肯给员工“面子”的人。否则,就像下面的例子一样,大家闹个尴尬的收场。
老张是公司里的资深技术员,平时为人和蔼友善,在公司里的人缘很好。同事们有技术上的问题都喜欢请教他。
但是在公司的一次例会上,经理却抓住老张犯的一个小错误,当众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老张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经理继续指责他,甚至说出“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同志”等过分的言辞,最后老张忍不住和他当众吵了起来。大家都很意外,平时脾气那么好的老张竟然当众顶撞领导,经理也很尴尬,草草地结束了会议。
后来,老张在公司里变得沉默了,工作起来也没有什么激情。不久,他就提出了辞职。其实经理知道老张是个优秀的技术员,他走了对公司是个损失,但是考虑上次的“不欢而散”,觉得自己的领导威信受挫,也就不好挽留了。
说起来,他俩都是为了一个“面子”。本来老张在公司人缘好,资历深,很受人尊敬。但是经理当众严厉批评他,让他觉得下不来台,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使得他在以后公司的人际交往中都显得自卑和不合群了。于是,老张出于“不争馒头争口气”的心理,另谋高就了。而经理呢,自从上次被老张顶撞之后,也觉得作为领导的威风被扫了一半,真可谓:“不给人留面子,就是不给自己留面子。”
虽说人就一张巴掌大的脸,尺寸也差不到哪里去,可是一旦事关“面子”,那差别可就大了去了。具体差在哪,当然是因人而异。领导的职位大,面子相应也大一点,所以领导的面子被伤了一点,但还有库存的可以顶住,不像老张的面子,就那么一点,一不小心就伤没了。有的人性格高傲,面子薄得很,一碰就破。对那种资历高的师傅,小辈们还是尽量谦虚点,小心保护别人的面子,这样才能“化百炼钢为绕指柔”,营造一团和气的氛围。
木材厂的客服人员小赵有一天接到一个投诉电话,电话那头的主管非常愤怒,大声斥责他们送去的木材质量很差,完全不合格,他坚持要求退货。
小赵立即赶过去。他先跟怒气冲冲的主管表示道歉,然后请工人继续卸货,并把他们认为不合格的货品分到一边。小赵发现,原来不是木材质量的原因,而是对方主管的检验指标有偏差。那批木材是白松,而对方主管却使用硬木的检验指标,这样显然有问题。小赵恰好是有关白松知识的行家,但他并没有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反而非常谦虚地向对方请教关于木材的检验知识。主管谈到自己的强项,也高兴起来,刚才两人之间那种紧张的气氛也缓解了下来。
接着,小赵小心地提示对方,是不是在针对白松的检测指标上有稍许的偏差。主管的态度渐渐地转变了,也开始思考自己的问题。
最后主管坦白承认,他对检验白松的确缺乏经验,并且向小赵请教相关的知识。小赵为他详细地作了介绍,并坚持说如果不满意,可以退货。
试想,如果当时小赵立即指出该主管“知识方面的错误”,主管一定会觉得“这个资历不如我的家伙”竟然敢嘲笑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双方矛盾会顿时激化。
而聪明的小赵先向该主管请教他的专长,在显示了他的学问渊博以后,给足了对方面子,这才敢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实在是一种稳妥的做法,聪明的转折。而作为该主管而言,因为被“给足了面子”,反而觉得对方太过谦逊,自己显得很不好意思,最后把这批木材照单全收,来补偿心理的负债感。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伤人别伤心。”心痛可以藏着,面子要是挂不住了,却是无处可藏。所以,我们千万别伤他人的面子,小心他跟我们“死磕”。
说话做事小锦囊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希望自己的面子被充分地维护。
(1)给对方找借口开脱
有些人明明知道对方在撒谎,但不仅不拆穿他,还不着痕迹地为对方找借口开脱。对方就会心存感激,觉得你给足了他的面子。相反,如果你不依不饶,当众揭穿他的谎言,让他丢了面子,他不仅不会改正错误,还会对你恨之入骨。
(2)善待他人的尴尬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尴尬的时刻。当别人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维护对方的面子,装做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当对方处理完后,自己再出现。或者我们尽可能地帮助别人处理这些尴尬事,但千万不要有轻视的表情,那是不礼貌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