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朋友在伤心的时候找你哭诉,你除了递纸巾之外毫无插嘴的余地,对面梨花带雨的女人在临走的时候深情地拥抱你,并感激地说:“谢谢你听我说了这么多,我现在好多了。”影视剧里守着巨大秘密的男主角感觉压力和痛苦无处发泄,只好找到一个树洞来倾诉:“树啊,你听我说,我也不想这样,我不是故意的,再不说我就要疯了。”暂不论那棵树有没有疯掉,并自断经脉,只是足见,在生活中,一个“忠实的听众”对人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研究发现,人们不能成为好听众的主要原因有:没有学习如何做一个听众; 从小只学会了写作、阅读和谈话等交流的技巧;所接受的教育只是加强这些交流的技巧,而不是倾听。
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话乃是人们的一种基本需求,当这种需求被满足时,人们就会对满足自身需求的人产生喜爱、信任和依赖的感觉。也就是说,人们会喜欢那些聆听自己讲话的人。
一位著名的作家受邀参加一次聚会,主人是位植物学家。席间主人非常有兴致地聊起他近几个月出游收集植物样本的经历。作家对植物学毫无研究,知之甚少,但是他被主人的热情和风趣的描述深深吸引住了,整场宴会上他都静静地聆听,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是“外行人”,担心露怯。
在宴会结束的时候,主人竟然表现出对作家格外的欣赏,在众人面前对他极度赞扬,说他是位“非常具有优雅谈吐”的人。作家感到非常意外,因为据大家回忆,在整场宴会上,这位作家的发言不超过三句,几乎没有“谈吐”啊!
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是我们给予他人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渴望展现自己”的心理,认为“我是重要的,我希望被尊重和理解”。我们是否细心观察过,与人交谈时,人们都爱用“我”字开头的句子,如“我今天看见……”“我认为……”“我不想……”
而一旦这种自我展现的欲望被忽略,甚至被强行中断时,即自己的发言被对方打扰或反对时,人们往往会在心里产生不被尊重的负面印象。在生活中,人们由于沟通出现了问题,甚至发生激烈争执的局面,其实,这其中并没有多严重的实质冲突,仅仅是因为“倾听”这个环节出现了偏差。
卡耐基先生说:“最爱挑剔的人,最激烈的批评者,往往会在一个怀有忍耐、同情的静听者面前软化下来!这位静听者,必须要有过人的沉着心态,他必须在寻衅者像一条大毒蛇张开嘴巴的时候静听。”而这样伟大的“静听者”,在生活中必定会朋友多多,运气连连,他那句“您慢慢说,我听着”会像一汪海水一样抚平他人生活中的矛盾和怒气,化干戈为玉帛,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打造出锦缎般的成功。
胡先生在百货公司买了一件衬衣,然而令他气愤的是,这件黑色的衬衣竟然褪色,而且还染坏了他的外套。他来到百货公司,找到当时为他服务的店员,说衬衣褪色的问题。
胡先生本来还是心平气和地描述,可是说到一半就被店员打断了:“先生,这种衣服我们已经卖出去几千件了,而您是第一个来要求退货的。”
“什么,那你是不相信我吗?你看这衣服……”
另一个店员走过来说:“先生,一般黑色的衣服都会有点褪色的。再说,衣服的质量和价位是成正比的,这个我们也不可以保证。”
胡先生彻底生气了,把衣服丢在柜台上,大声喊道:“你嫌我买的衣服不够贵是吗?衣服质量不能保证,你们卖它干嘛?我要见你们经理!你们经理在哪里?”
经理听到喊声立刻赶了过来。仅仅五分钟以后,胡先生带着原来的衬衣,满意地离开了公司。经理是怎么让一个店员嘴里“冲动、暴躁”的客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消了气的呢?事实上经理没有多解释一句话,他只是静静地听客人说完了事情的经过,没有插一句话。
最后,胡先生问:“事情就是这样,经理,你看怎么解决呢?”
经理真诚地说:“我对今天的事情深表歉意。先生您看这样好吗,这件衣服也许只是暂时性的褪色。您先带回去穿一星期,看还有没有问题。如果仍然不满意的话,您再拿回来退换。我们公司是坚决不会把次品卖给顾客的。”
胡先生很快接受了这个提议,并不好意思地说:“经理,其实我也是讲道理的人,刚才是那两个店员把我气坏了,他们根本不听我把话讲完。”
一个人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是和他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如他自己的生活、他的亲人、他的快乐和痛苦。如果你知道这点,你就该记得跟你说话的人,在他的心里,他的事情和他的需要往往比你的重要多。
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喜爱和信任,第一条就是做到有效地“静听”,这就是在暗示:“我对你的生活很感兴趣,你在我心里很重要。”
说话做事小锦囊
为了防止陪人傻坐了一下午结果被人揪着耳朵说:“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话?”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倾听小技巧:
(1)倾听时,要及时反馈信息
我们脸上一定要有相应的表情,或者适当地用语气词“哦”、“是吗”、“然后呢”、“不会吧”……我们对别人的信息及时给出回馈,这表示“我听得很认真”。
(2)中途不要打断对方
切记不要在别人说话的中途发表自己的判断性意见,我们要安静地听完再做结论,这表示“我完全理解和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