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认识压力与解压之道(4)

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 作者:刘余莉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强项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把它找到:当某件事你没有做成功,不是很满意,而这件事不仅没有使你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困扰,反而激励你把它再做一次,把它做得更好,那么这件事就是你的强项。如果有一件事,做得不成功就让你感到很有压力,很没有自信,那么这件事可能就是你的弱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多在自己的强项上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成功,避免压力。

三、术业有专攻

处理压力的第三个?则,就是要避免超负荷工作。

我们有很多人就像一个站在自己田地中央的农民,这个农民这样说,我不用出去工作了,我已?被活儿给包围了。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工作包揽在自己的身上,而又不能把这些工作一一地处理好,这个时候压力就产生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为了把那些最重要的事情做好,我们应该学会去避免放大那些次要的工作。

正如在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我们拿一个放大镜,然后在下边放几张报纸,这个时候,如果保持放大镜不动,并且焦点对准报纸,过一会儿,我们就可以利用太阳的威力,把报纸给点燃。但是如果放大镜不断移动,它的焦点就不断地在改变,那么即使天气再好,阳光再强烈,我们也没有办法把下面的报纸点燃。这就是聚焦的?理。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要放弃那些不必要的工作。

在中国古代的童蒙?典《三字?》上也有一句话,"教之道,贵以专"。这是提醒我们,教育的良好途径就是贵在专一。其实,学之道也同样是贵以专。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家长望子成龙,希望让孩子学到很多的技能。他们星期一送孩子去学围棋,星期二又送孩子去学唱歌跳舞,星期三又让孩子去学英语,到了周末又让孩子去学武术。这样一星期安排下来,让孩子学了很多的东西,孩子的压力也很大,但因为把时间分散了,结果哪一件事情都没有学得很好。久而久之,孩子就逐渐丧失了对这些技能的兴趣。相反,有一位家长,他让孩子选择一门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他喜欢弹古筝,那就给他请一位古筝的老师,让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去弹古筝。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在这一方面就会比别人学得好,当有人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他。所以"教之道,贵以专",就不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也让他更容易有成就。而当他通达了古筝以后,他再去学别的乐器,也是触类旁通,非常容易。

世界上有很多顶级的艺术家、运动员,实际上我们从他们的身上也能够得到启示。比如足球先生,他不可能一边把足球踢成世界第一,一边又把篮球打得很好,同时网球也打得很漂亮,哪一个方面都是第一,这是不可能的。他恰恰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踢足球上,所以才成为世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艺术家也是如此。比如说弹钢琴的,他正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弹钢琴上,在这方面他才无人企及。

这些例子就告诉我们,应该在自己擅长的专业上去努力,避免承担过重的压力。因为一个人一生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一才能够精深,才能够相对容易地获得成功。

四、放下自我减压力

第四个?则就是,要把注意力转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

如果一个人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那么久而久之,他就会有压力。为什么呢?因为总是为自己的利益奋斗,又不可能总是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包括焦虑、愤?、恐惧、失望等。为了避免这种压力,我们就应该?常把注意力转向自身之外的人和事,也就是说你要?常想到去帮助别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