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话题,跟赛弗所宝藏有关。赛弗所宝藏是十四件华丽的古罗马银器,在1980年代初,它经由瑞士神秘地出现在伦敦的艺术市场上。但更神秘的是它的出处。据供货商声称这套银器来自黎巴嫩,但后来盖蒂博物馆发现它的出口许可证是假的。在关于出口许可证真伪的调查中,盖蒂扮演了一个积极的角色。它最终也没有购买这套银器。但是,它下一步本该做的是将此案提交司法机关或其他权威部门,但它什么也没做。
两年之后的1986年,盖蒂宣布自己购进了新的宝贝,一尊比真人还大的古希腊少年雕像。博物馆说,它的前任主人是个瑞士私人收藏家,他从1930年代就持有这尊雕像了。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雕像的年代应该是公元前六世纪。但很快权威人士就提出了不同意见。一位专家这样质疑:“为什么这尊雕像如此的纯白无暇?为什么它头发的风格和双脚的雕塑风格不一样?难道古代的雕塑家们会在同一个作品中混用不同的风格?”除此之外,更大的疑点是,几乎所有的古希腊雕像出土时都是碎片形式的;有史以来,像盖蒂博物馆买进的这尊雕像那样保存完整(尽管它1983年刚到达盖蒂的时候也是分为七大块)的雕像只有十三座。
盖蒂博物馆决定把雕像送去检测,看看它是否来自业内熟知的采石场,并测一下雕像表面的那层沉积物硬壳是用了多长的时间堆积而成的。负责检测的地质学家经过一系列测验,推测这尊石像来自希腊爱琴海以北萨索斯岛上的一个古代采石场,而石像表面的沉积物硬壳,则属于方解石沉淀,这种物质只有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但后来的事实却证明,那尊少年雕像的瑞士来源证明是伪造的,而表明的那层方解石沉淀,也并非像地质学家说得那么绝对,必须经很长时间才能形成。又有供货商给盖蒂博物馆提供了一个未完成的大理石雕像残肢,证明完全是赝品。而这个残肢跟之前的那个少年雕像有多处雷同。于是盖蒂博物馆买下这块残肢,撤下了那尊少年雕像,做了进一步的测试,并在1992年带着这两件物品一起去希腊参加一个国际研讨会。但在会议上,专家们的观点仍然不能统一,而且分歧主要以学科为界:艺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认为那个少年雕像是个赝品,而科学家们都认为是真的。
而在意大利,警方对盖蒂博物馆的怀疑程度更加严重。这并不夸张,原因有两个。第一,意大利考古学家不会忘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狄尔特瑞查?冯?鲍斯默,他在回答那个欧夫罗尼奥斯混酒器的来源时,自相矛盾,破绽百出。而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担任盖蒂博物馆文物部负责人的吉瑞?福莱尔,是冯?鲍斯默以前的学生。此外吉瑞离开之后,盖蒂博物馆的其他工作人员,尤其是是玛丽昂?特鲁,也曾是冯?鲍斯默的学生。意大利人就开始怀疑,冯?鲍斯默在欧夫罗尼奥斯混酒器事件上体现出的对来源不明文物上的轻慢,会不会被他的学生有样学样?
第二个原因跟盖蒂博物馆的出版物《盖蒂博物馆的古希腊陶器》有关。这个古董名录不定期出版,从1983年到2000年,共出了六本。意大利人发现,它里面列举的很多文物,确定无疑是从意大利偷运出境的,而且在名录中也没有提供任何来源证明。对意大利警方来说,至少从这里能够看出,盖蒂的负责人对文物来源证明的态度,确实跟冯?鲍斯默没什么区别。简言之,他们对自己的藏品来源,不怎么关心。相反,他们太急于出名,常常仓促购买藏品,动不动就在杂志上宣称自己又拥有了一个稀世之珍,好让大众知道,本馆馆藏的声望在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