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考的方法(3)

吾意独怜才:五常谈教育 作者:张五常


得到了一个稍有创见的预感 不要因为未有逻辑的支持而放弃。在我认识的学者中 善用预感的首推科斯(R. H. Coase)。我向他提出任何比较独特的意见 他通常立即回答“好像是对了”或“好像是不对的”。先有了一个假定的答案 然后慢慢地将预感从头分析。

一九六九年 在一个会议上 有人说大地主的农产品售价会是垄断的市价 缺乏市场竞争 对社会是有浪费的。我冲口而出 “怎么可能呢 假若全世界可以种麦的地都属我所有 我一定要将麦地分开来租给不同的农民耕种 麦收成后农民会在市场上竞争出售 那么麦价是竞争下的市价。”科斯在旁立刻对我说 “你好像是对了。”三天之后 我再遇科斯时 他又说 “你好像是对了。”我问他我对了什么。他说 “麦的市价。”几个月后 在闲谈中 科斯旧事重提 “我认为在麦的价格上你是对了的。”对一个不是自己的预感而日夕反复推敲 是名家风范 值得我们效法。

另一个已故的朋友 名叫凯塞尔(R. Kessel) 是行内知名的预感奇才。一九七四年(他死前一年)我有幸和他相聚几个月 欣赏到他的不知从何而来的预感。凯塞尔有一条座右铭 “无论预感是怎样的不成理 总比一点意见也没有为佳。”他又强调 “若无半点见解在手 你什么辩论也赢不了。”预感是每个重要发现缺少不了的 从哪里来没有一定的规格 有时究竟是什么也不大清楚。思考上 预感是一条路的开端 可走多远 到哪里去 难以预先知道 但非试走一下不可。走这路时逻辑就在路上画上界线 将可行及不可行的分开。走了第一步 第二步可能较为清楚。好的预感的特征 是路可以愈走愈远 愈走愈清楚 到后来豁然开朗。“没出息”的预感的特征正相反。

不要以为我强调预感的重要 是有贬低逻辑及科学方法之意。我曾经是卡尔纳普(R. Carnap)的学生 怎会轻视这些学问 我要指出的是逻辑可以辅助预感的发展 用早了却可能把预感抹杀了。

(四)转换角度可事半功倍任何思考上的问题可以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敲。同样的问题 可用不同的预感来试图分析。这些 我认识的高人皆如出一辙 他们既不轻易放弃一个可能行得通的途径 也不墨守成规 尽可能用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想。转换角度有如下的效能 第一 茅塞可以顿开。茅塞(mental block)是一个很难解释的思想障碍 每个人常有。浅而重要的发现 一个聪明才智之士可能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如果将思想的角度稍为转变一下 可能茅塞顿开。想不到的答案 大多数不是因为过于湛深 而是因为所用的角度难以看到浅的一面。重要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间工厂为了生产 对邻近的物业造成污染而有所损害。历久以来 经济学者建议政府用几种办法去压制工厂的生产 从而减少邻近物业的损失。这个老问题到了科斯的手上 他把角度倒转了 “压制工厂生产 等于邻近的业主对工厂有损害 究竟要被压制的应是哪一方 ”科斯定律由此而生。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近十多年来在世界上大行其道的“财务投资学”(corporate finance)。这门学问其中的一个创始人夏普(W. Sharpe)的成名之作 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 首次在原理上断定了资产的市价。虽然这原理还有明显的缺点 但对一个当时高手云集而不可解决的重要问题 稍可成理的答案已足令其驰名遐迩。夏普的“破案”出发点 是把一条当时众所周知的曲线倒转了来画。第二 角度可以衡量答案。从一个角度看来是对的答案 换一个角度看可能是错了。任何推理所得的一个暂定的答案 都可以找到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